普通高校散打课教学常见问题分析

时间:2022-09-22 08:01:20

普通高校散打课教学常见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散打运动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无论是教学方法、手段,还是学校制定的教学制度与计划,以及教师个人专项素质都出现了有待改进的需要,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实践,并对多所高校的散打授课教师进行了采访,归纳总结出散打教学活动中常见的主要问题,希望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普通高校;普通大学生;散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2-0183-02

武术散打运动作为提高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增强学生身体全面力量,改善学生身体柔韧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坚定意志品质的体育活动,普遍运用于各高校的体育教育活动当中。在普通高校开展散打运动的初级阶段,大部分都是以俱乐部形式来开展,它面向的学生大多是有一定基础,或对散打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爱好,同时这些学生的体质较好,对于训练的内容与运动强度适应较快。并且俱乐部中教练对训练时间的把握相对宽松,对训练内容及进度的掌握相对灵活,因此俱乐部的教学活动大多数是成功的。但当散打运动广泛的面向普通大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时,却出现了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主要包括练习的方法与时间、竞赛交流、教师水平几方面。

一、技战术训练不系统

(一)散打基本技术动作训练不全面

1.训练方法不全面

散打基本技术包括拳法、腿法、摔法及防守反击的方法。在练习基本技术时,大部分教师选择了运用长时间原地集体训练的方式,这样虽然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动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但是在实战对抗中,由于对手会不断移动,变换方位和距离,这将直接影响学生自身技术动作的发挥,大多数学生会在对抗中出现技术变形,把握不住出击时机,使攻击后得分效果不理想。所以在基础练习时,应该加强移动中的基本技术练习,提高学生在移动中对距离感和空间感的把握,使学生能够在移动中准确、合理的使用技术动作,从而更有效地达到攻击目的。

2.训练内容不全面

在基本技术训练中,许多学生更多的考虑如何使用拳、腿或使用摔法去攻击对方,而忽视了在实战中对方同样是要做出攻击反应的,因此学生在实战对抗中会出现消极防守、互打互踢或抱缠抱打的情况。这说明在基本技术训练中缺少防守反击的练习,尤其缺少对抗中的防守反击练习。所以应有目的地加强积极防守和防守反击的练习,完善学生个人攻防技术的配合与转换。

在训练内容方面还要注意专项素质的训练。因为参与学习的学生,身体素质不仅有着明显差异,而且普遍偏低,这就直接影响到课程的安排及教学内容的完成。参与练习的学生体质差异主要体现在耐力、爆发力、肢体协调能力和下肢柔韧性几方面。其中下肢柔韧性和散打运动专项耐力的改善与提高是素质训练的重点。散打运动专项耐力的提高有助于实战对抗中技战术的综合发挥,保证在对抗中动作技术准确有力,思维清晰,反应敏捷,战术运用合理;下肢柔韧的伸展程度,直接影响腿法动作的准确性和力量的发挥。部分学生因受柔韧性的限制,不能准确区分各种腿法的差别,而大多数的学生也会因为柔韧性的限制,使得技术动作不稳定,在对抗中容易出现动作变形,不仅得分效果不理想,而且极大的增加了自身的受伤几率。常见病例是使用鞭腿攻击时,攻击腿韧带僵硬,导致股四头肌紧张,使得攻击腿的脚部勾起,这有可能造成内侧韧带拉伤或脚大拇指在击中目标后趾骨挫伤或骨折。因此,加强下肢柔韧性的练习不仅可以提高技术动作的质量,而且可以有效的防止不必要的损伤。

(二)基本战术训练欠缺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以教授学生技术动作为主,对战术的学习基本停留在文字或语言上。对于战术的专门训练基本为零。因些,学生在实战对抗中,大多数是下意识的做出应急反应,而这些反应往往是盲目的,单一的,不连贯的,这很不利于学生掌握及运用散打的完整技术,并且直接影响到实战对抗中攻击的效果。因此适当增加战术运用的专门练习,有助于提高连续攻击的技术动作,增强对抗中应变能力,同时合理运用战术,也能有效的避免互打互踢的“拼命”现象,减少了不必要的损伤。

二、课时安排不合理

虽然不同院校对于课时安排都有一套适应自身条件的规章制度,但在安排课时过程中普遍都会受到课时限制。经过调查,各院校普遍为每学期17~18个教学周,每周上一次课,共两学时,每学时45分钟。而在一学期中,健康标准测试要占到1~2周课时,考试要占到2~3周课时,节假日又会占到1~2周课时,所以真正用于学习练习的课时仅剩12周左右。而在这12周中,学生要熟练掌握且融会贯通散打的基础理论(包括:训练方法、训练内容、各种常见的损伤及预防、运动的消耗与补充、竞赛规则等),基本技术及专项素质等大量内容,课时量是远远不够的。课时的矛盾造成众多教师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不得不选择用大部分时间来“学动作”,用很少的时间来“练动作”,以致于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来消化学到的内容,使得动作变形,技术不规范,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效果。因此,应该适当调整课时与教学内容。

三、高校之间缺乏竞赛交流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只将散打运动做为选修课程开展,并没有充分开发其竞赛意义。个别院校仅将散打比赛作为学生群体活动在校内举办,其弊端显而易见:对手之间过于熟悉,比赛结果没有期待性;低年级学生为场上主力,高年级学生不屑参与;连续参加两次比赛的学生少之又少。因此,增加各高校之间的竞赛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竞赛不仅能够进一步扩大散打运动在高校内的影响,同时还可以提高学校知名度,提升学生的荣誉感,激发更大的练习热情,并可以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

四、教师专业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今天的体育教师被要求一专多能,这势必造成部分任课教师并非散打运动专业出身。由于教师自身没有经过非常系统的专业训练,因此教学方法会有一定的不足,教学手段会稍显单一,这样就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练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所以教师通过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扩大专业理论知识面,以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更好的完成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技术水平,增强实战能力。

上一篇:从电视健康节目看媒体的责任 下一篇: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