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措施中高层建筑的特殊性

时间:2022-09-22 05:43:41

施工安全措施中高层建筑的特殊性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措施必须有规范性的规则和具体方法,它不仅仅是对施工单位的整体形象和效益而言,对高层施工质量以及整体社会效益有着极其重要意义。本文就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措施特殊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施工安全措施;高层建筑、特殊性

1、高层建筑是指10层以上的住宅或商务用建筑,以及总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高层建筑的楼层多、高度大,但并非是低、多层建筑的简单叠加,而是从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等方面,针对高层建筑的特点,提出的一些具体性的规范要求。高层建筑要求施工过程中必须具有高度连续性和高质量,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复杂,除具有一般多层建筑施工的一些特点外,还具有以下施工特点:工程量大、工序多、工艺及工序配合复杂;施工技术准备及材料准备工作量大;施工周期长、工期紧;基础深、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难度高;高处作业多、垂直运输量大;层数多、高度大,安全防护要求严;结构装修、防水质量要求高,技术复杂,机械化程度高。

2.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一方面来自于高层建筑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来自于施工安全管理和控制的问题。

2.1 高层建筑施工自身的安全问题

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不同于一般建筑施工的危险因素。高层建筑安全施工有以下显著特点:

(1) 高层建筑作业高度高。

高层建筑大量的施工作业都是在高空进行的,50 m以上的高空与十多米高度的作业有质的不同。高层建筑楼面预留洞坠人致死更是常有发生,平常不大注意的小石块从百米高空下落可以砸死人。另外,高空作业物料上下困难,就连最方便的自来水也要采用特殊措施才能上去。一个小小火苗容易造成火警,扑灭也较平地困难。因此,大量高空作业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是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必须充分考虑和解决的。

(2)高层建筑施工交叉作业多。

高层建筑层数多,作业立体化,在一个垂直空间许多层次上都要进行工作,上下层次互相造成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如某高层建筑工程,上面有人想看看升降机在哪里,当头探到井道口,而下面正好把升降机开上来,一下子把人轧死。上面落物砸死下面人员的事故就更多了。高层建筑施工不可避免交叉作业。所以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来防范可能发生的事故。

(3)高层建筑施工工期长。

高层建筑施工工期长,一般都在两年左右,大的项目可达3年~4年,许多设施放置以后就要使用一年至几年,在此期间人员变动、气候变化等人为的与自然的因素都能使正常的设施转入危险状态,稍不注意就容易发生事故。例如,高层建筑电缆磨破发生火灾,脚手架倒塌等等。所以,由于高层建筑施工工期长,各种由于时间变化带来的许多不安全因素必须认真考虑。

2.2 施工安全管理和控制的问题

(1)建筑安全立法滞后于建筑市场的发展。

全国普遍存在无证设计、无证施工、超级设计、越级施工、层层转包以及伤亡事故误报、漏报、瞒报、不报现象。

(2) 建筑安全管理落后。

我国很多地区没有专门的建筑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很多企业趁转换

经营机制之机,撤销或合并安全管理机构,削减安全人员,使得施工中安全工作无人负责,无人监督管理。

(3) 建筑市场混乱,缺乏制约措施。

在当前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由于缺乏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一些企业非法转包,越级发包现象严重。还有一些建设单位和非法中介人利用手中的权力,收受贿赂,不顾企业安全资质,使得一些建筑企业资质与所承接工程等级不符,给施工带来不安全因素。

(4) 人员素质低,安全意识差。

建筑行业的许多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事故的应急能力,这是事故高发的重要原因。一些建筑企业招用农民工、临时工,未经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就上岗。这使得施工现场管理混乱,事故层出不穷。

(5) 安全措施经费投入不足。

当前建筑行业安全经费严重不足,直接影响着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化的实施。经费的欠缺使得一些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不能落实。

3.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对应措施

(1)加强施工中的事前预控和过程控制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都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颁布的各项安全规程的规定,用工手续要完备;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机构,编制安全管理网络,使之成为整个工程的完整体系;严格实行书面安全交底,施工单位安全部门应编制教育计划大纲,编制相应的安全知识考试,每个参与工程施工的新进场人员均要进行安全考核,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准入制度。同时,施工单位专职安全人员应巡查工地,随时了解施工过程,检查施工中的防范措施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去执行,检查安全制度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对施工机械设备加强平常的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根据工程进展,分阶段对重点部位举行特别专题安全会议,将安全防范和安全措施安排在施工之前,及时提醒!督促有关单位注意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如发现安全隐患时,要当场剖析原因,及时指正,限期整改。对预防措施和纠正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应跟踪验证,保存验证记录。同时要建立健全奖罚制度,以经济辅助手段,促进施工安全生产。

(2)加强施工中的事前预控和过程控制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都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颁布的各项安全规程的制定,用工手续要完备;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领导组织机构,编制安全管理网络,使之成为整个工程的完整体系;严格实行书面安全交底,施工单位安全部门应编制教育计划大纲,编制相应的安全知识考试,每个参与工程施工的新进场人员均要进行安全考核,严格控制施工人员准入制度。

同时,施工单位专职安全人员应巡查工地,随时了解施工过程,检查施工中的防范措施是否按施工组织设计去进行,检查安全制度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对施工机械设备加强平常的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并排除隐患,根据工程进展,分阶段对重点部位举行特别专题安全会议,将安全防范和安全措施安排在施工之前,及时提醒、督促有关单位注意重点部位的安全防范。如发现安全隐患时,要当场剖析原因,及时指正,限期整改。对预防措施和纠正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应跟踪验证,保存验证记录。同时要建立健全奖罚制度,以经济辅助手段,促进施工安全生产。

(3)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要牢固树立全员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全面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自我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主要包括: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和事故教训进行教育,对照法律、法规认真地进行分析、讨论。通过重视人员的管理、机制的建立、系统的完善、营造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

参考文献:

[1] 容军. 如何加强施工安全管理[J]. 电力安全技术 , 2004,(06)

[2] 冯加良.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J]. 石油化工安全技术 , 2002,(03)

[3] 关于切实抓好施工安全管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的紧急通知[J]. 建筑安全 , 1998,(07)

[4] 李培臣. 高层建筑施工临边的安全防护[J]. 建筑安全 , 2000,(09)

上一篇:我国电力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浅析 下一篇: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中的控制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