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词与颜色认知关系的研究综述

时间:2022-09-22 05:22:31

颜色词与颜色认知关系的研究综述

摘要:对颜色词与颜色认知关系的研究,是探讨语言与认知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Berlin和Kay指出颜色词在许多语言中存在共同规律,通过世界颜色调查确定了11种基本颜色词,并提出了评判颜色词为基本颜色词的四项标准,及颜色词进化过程中基本颜色词的发展特点。关于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学者们分别用语言的普遍进化理论和关联假设两种基本理论进行解释和阐述。随着理论的推进与发展,各种研究方法也不断丰富,利用计算机模拟语言提出了Bayesian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统计方法上以多维标度法为主,实验方法中则采用颜色相似性判断和颜色再认两种经典的实验任务。对颜色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跨文化研究、发展性研究及拓展性研究三个方面。随着科学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先进仪器的广泛使用,对颜色词与颜色认知关系的研究必将从更为微观、全面的角度进行。

关键词:颜色词 颜色认知 语言与认知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10-107-03

1、引言

作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颜色是由光波作用于人眼而引起的视觉经验,因为受不同的外界环境的影响,而逐渐形成基本的颜色概念,并产生基本颜色词。颜色词与颜色知觉相对应,在语言系统中具有特殊性。通过对颜色词与颜色知觉的研究可以探讨语言与认知的关系,因而成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语言与认知研究的最大兴趣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在各学科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理论上的讨论与验证,丰富了颜色词与颜色认知两种理论的发展。

不同语言在其语言解码中有不同的基本分类,但通过世界颜色调查(World Color Survey,WCS)对世界110个民族不同语言的深入研究,Berlin和Kay(1969)将基本颜色词确定为11种,即白、黑、红、绿、黄、蓝、棕、紫、粉、橙和灰,提出了基本颜色词的判定标准:(1)心理上有突显性和稳定性。个体不因语境的改变、个人用法不同而转换对颜色的看法与判断;(2)只有一个词素,具有词汇结构上的单一性。如蓝是基本颜色词,蓝绿则不是基本颜色词;(3)不能包含在另一种颜色内,如scarlet(猩红)包含在red(红)内,所以不是基本颜色词;(4)不具备专指一物的特征,如blonde(金黄色)不是基本颜色词,因为它主要限于描述头发。同时还指出颜色词进化过程中基本颜色词的发展特点:当一种语言在解码时有少于11种基本颜色词分类,那么这种语言在解码时可能有更严格的分类限制,其限制范围如下:(1)所有语言都包括黑和白;(2)如果一种语言中有3种颜色分类,另一种是红色;(3)如果有4种颜色词,就另外包括黄或绿中的一种:(4)如果有5种,就包括黄和绿;(5)有6种颜色词,就包括蓝;(6)如果有7种,就包括棕;(7)有8种或更多种颜色词,就包含紫、粉、橙、灰,或是这几种的联合。不同语言颜色词的普遍结构如下:

然而,这种进化过程是受什么因素影响?颜色认知与颜色词的命名是相互独立,还是相互影响的?是颜色认知影响颜色词抑或颜色词影响颜色认知?这些成为语言普遍进化论和关联假设理论的争论焦点。2颜色词与颜色认知关系的理论解释

2.1普遍进化理论

Whorf坚持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决定人的思维,语言是思想的塑造者,甚至“语言决定一切、主宰一切”,而Berlin和Kay(1969)提出颜色词在许多语言中的共同规律,认为颜色词与颜色认知是相对独立的,其普遍进化理论是对语言决定论的反驳。Heide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系列研究中发现,新几内亚的达尼族(Dani,一个游牧部落)的语言中只有两个颜色词,但他们对不同颜色的记忆和认知与英语讲话者没有差异。其研究发现:(1)两种被试对颜色记忆并无显著差异,该结果证明颜色记忆并不依赖于颜色词的有无;(2)焦点色比非焦点色更容易记住,表明尽管一些民族没有相应的颜色词命名焦点色,但他们对颜色有着同样的感觉。颜色知觉主要是受光波的物理特性和人类的生理特性影响,不受语言中颜色词多少的影响,但颜色词的选择与人的生理构造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因此不同语言中基本颜色词的取向呈现相对一致性。另外,根据人们对事物认知由简单到复杂发展的原则,那些有较少颜色词的民族通常是因为其文明程度还处在原始落后阶段,颜色词的贫乏与其文明发展程度具有一致性,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颜色词的发展也会呈现出相似的进化过程。

2.2语言的关联性假设

该理论认为语言和认知相互作用,即颜色词与颜色认知是相互影响的。Whorf指出,人类没有观察世界的自由,一切观点都受其语言形式的支配,人按照本族语形成的思路来分析自然,分离出的范畴和类型并非先天存在,世界是通过语言来组织的。人们通过潜在协议将自然现象组织起来,赋予一定意义,体现为人们所使用语言的形式,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否则即使接触了同样的自然现象,也不会取得一致看法。近年来,很多实验研究对语言普遍进化理论提出质疑,谢书书等(2008)从实验结果处理和报告、蓝绿两种颜色类别的认知差异、物种比较以及神经心理学研究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语言相对论的学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被试和实验方法证明了语言影响认知,但因为现有的多数实验中含有记忆的成分,语言的效应是直接还是间接的仍然受到质疑。

3、研究方法

3.1计算机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它不仅可模拟语言进化过程,并能解释存在普遍化和类别限制的原因。Huford(1987)提出第一个模型,该模型解释了不同语言是如何表达数字。Smith,Brighton和Kirby(2003)创造了语法结构的词汇归纳模型,之后词汇归纳法被应用到颜色词的发展研究中,但许多细节已有所改变。Belpaeme(2002)提出的模型网络能够表达颜色范畴的几乎任何大小和形状,颜色以C1E L*a*b*空间的形式来表达,该形式可以使计算机模型在这个空间中进行颜色命名,每个被试都能够记住一定词汇且每个词都可以与特定的颜色分类匹配。2005年Belpaeme和Bleys对Belpame2002版模型进行了修订,新模型不再能表达任意形状的颜色范畴,其模型可由包含在CIEL*a*颜色空间的各种限制所解释。

3.2统计方法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是对人类大脑系统一阶特性的一种描述,简言之,它是一种数学模型,可通过电子线路来实现,也可使用计算机程序来模拟,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种方法。其优势表现在四个方面:使用条件宽泛;变量选择具有一般性;参考信息全面;可同时处理多种因素。为了对颜色词与颜色知觉进行量化研究,可以分布建立一个空间,便形成二者之间的关系图以利于研究。

多维标度法(Multidimensional Scaling,MSD)是一种在低维空间展示“距离”数据结构的多元数据分析技术。其解决的

问题是,当n个对象中各对对象之间的相似性或距离给定时,确定这些对象在低维空间中的表示或感知图(perceptual map.ping),并使其尽可能与原先的相似性“大体匹配”,使得由降维所引起的任何变形达到最小。多维标度法的应用可以将颜色词与颜色知觉的抽象思辨关系转换为具体形象的关系,通过对颜色词结构的分析能将颜色词在颜色空间中的三维位置转化为二维坐标,更容易理解和分析。

3.3实验方法

多采用颜色相似性判断和颜色再认两种经典实验任务,颜色相似性判断任务的刺激是同时呈现的,不需要记忆参与,再加上所采用的色块在名称上具有一致性,只是亮度不同,因此语言策略产生直接效应的可能性极低。颜色再认任务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检测被试颜色区分度的知觉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考察包含记忆成分的任务是否与不包含记忆成分的任务有不同的结果,如果出现不同的结果,则说明在记忆过程中确实出现了知觉以外的协助颜色认知的策略。谢书书(2008)等采用两种实验任务对彝族、白族、汉族及纳西族被试的研究得出,语言和文化对黑、白颜色认知的影响属于间接效应,而不仅仅是认知策略的影响。

4、近期研究成果

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研究不断丰富与完善,心理学家试图用一种有效的语言或认知理论来论述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并通过各种实证研究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现有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跨文化研究。比较了解汉、英汉、中西、中韩、中越等语言中颜色词的内涵及认知比较研究,在本土范围内,则对其他少数民族颜色词的概念结构及与颜色认知间的关系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语言中不同颜色有不同内涵与意义,即使在地域上相近、相邻或是族源一致的民族在颜色词分类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体现了语言、文化和生活环境对颜色认知的影响。(2)发展性研究。从被试群体的年龄看,目前的研究主要以大学生和3-6岁的学前儿童为主。对大学生的颜色词分类、联想以及颜色偏好等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将基本颜色词分为三类,非彩色、暖色和冷色,对颜色联想词可分为正价和负价两种类型,包括感觉、情绪、人格特质3个维度。而对幼儿颜色命名能力以及颜色再认的研究发现,3-4岁儿童对基本颜色词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5岁儿童开始有了一定的标准,并出现了类似成人的分类倾向,各民族儿童在命名颜色上呈现出一致的发展趋势,而这种发展顺序与Berlin和Kay提出的颜色发展的普通结构一致。从被试的特殊性看,已有研究者将颜色词与颜色认知问题的探究上触探到盲童、聋童及智障儿童等特殊群体。对特殊群体的研究结果表明,语言影响其颜色分类。(3)拓展与丰富。现有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被试群体和文化差异的变化,而是从更深层更内隐的角度对颜色词和颜色认知进行研究,如陈曦等(2006)研究了颜色词素在词义不透明双字词中的语义激活,是从更为微观的角度对颜色词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刘浩明,张积家.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

2005.13(1):10-16.

[2]Berlin,B.,&Kay,E(1969).Basic colorterms.Berkeley:Uni.

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Heider E R,Olivier D.The structure of the color space in na.

ruing and memo~for two languages.Cognitive Psychology

1972,3:337-354.

[4]WhoffBL.Language,thought,and reality:Selectedwritingof

Benjarnin Lee Whorl.Cambridge,MA:MIT Press,1956.

[5]谢书书,张积家,和秀梅.文化差异影响彝、白、纳西和汉族大

学生对黑白的认知[J].心理学报,2008.40(8):890-901.

[6]Hufford,J.R.(1987).Language and number:The emergence

ofa cognitive system.New York:Basil BlackweU.

[7]Smith,K.,Brighton,H.,&Kirby,S.(2003).Complex systems

in language evolution:The cultural emergence Of composi-

tional structure.Advances in Compl~Systems,6,537-558.

[8]Belpaeme,T(2002).Factors influencing the origins 0f color

categories.Unpublished doctoral thesis,Artificial Intelli-

gence Lab,Vrije Universiteit Bmssel,Brussels,Belgium.

[9]Mike Dowman.Explaining color termpology with an ev01.

utionary model.Cognitive Science.2007(3 1):99-132.

[10]Lindsey D LBrown A M.Color naming and the phototoxic

effects 0f sunlilt 0n the eye.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2,13:506-512.

[11]张积家,林新英.大学生基本颜色词分类的研究[J].心理科

学,2005(1).

[12]张积家,宋文韬,黄庆清.大学生颜色词联想研究[J].语言文

字应用,2006.5(2).

[13]张积家,章玉祉.智障儿童基本颜色命名和分类研究[J].中

国特殊教育,2007.6(84).

[14]张积家,王惠萍.盲童心中的颜色概念及其组织[J].心理学

报,2008.40(4):389-401.

[15]陈曦,张积家,舒华.颜色词素在词义不透明双字词中的语

义激活[J].心理科学,2006.29(6):1359.1363.

上一篇:对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简单探讨 下一篇:林业碳汇――一种新的能源开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