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 识 分 数

时间:2022-09-22 05:10:45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对分数有初步的认识,培养互助、合作的意识。

2.在想一想、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

4.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讲述: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1.(课件出示2只白兔)认识吗?

2.(课件出示2只白兔和4个苹果)师:哥哥和兔弟弟一起去找食物,看它们找到了什么?

生:4个苹果

师:兔哥哥说:“我要吃3个。”如果你是兔弟弟,你愿意吗?

生:不愿意。

师:兔弟弟说:“不行,我们应该一样多。怎么分?

生:每只兔子2个苹果。

师:在数学上分的一样多叫做“平均分”。

3.第二天,兔兄弟又一起去找食物(课件出示2个苹果),怎么分?

生:每只兔子1个苹果

4.第三天,兔兄弟又一起找食物,找的很辛苦,只找到了1个苹果。两只兔子傻眼了,应该怎么分呢?

生1:半个。

(师小结):

每只兔子2个苹果可以用数字“2”表示;

每只兔子1个苹果可以用数字“1”表示;

每只兔子半个苹果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呢?

生1:用0.5表示。

师:还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呢?

生2:用1/2表示。

师:1/2听过吗?

生:听过。

师:像1/2这样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

揭示课题:认识分数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之中。]

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

1.师:谁会读“1/2”

(生:指明读,齐读)

师:哪么1/2是什么意思?让我们来看一下。

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1/2。

师:谁能把这句话说一说?

(指名说,一起说。)

(教师强调:只有平均分,每份才是它的二分之一。)

2.动手操作。(折一折、凃一涂)

(1)学生在小组内,试着折出它的1/2,并用斜线画出来。

(2)小组交流讨论:拿的是什么图形?是怎样得到这个图形的的?哪部分是这个图形的1/2?

(3)汇报成果。

(4)你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3.发现新分数

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一个新的分数1/3。并推出更多的分数。

(折一折、凃一涂)

(1)展示作品。

(2)交流成果:这个分数,你是怎么发现的?(与众不同的折法,教师不仅要给予鼓励,还可以用学生的名字命名为“XX折法”。)

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任取其中的1份,就是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能力。在这个环节设计“折一折”,就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的意义,为后面让学生动手操作,发现新的分数作了铺垫。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创新动力,在动手实践、交流讨论中探究新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

4.大家弄清了“1/2”的意义,怎样写?

教师边示范边解读:“——”表示平均分,叫分数线,“3”表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表示总份数,叫分母,“1”表示任取其中的1份叫分子,这个数读作:三分之一。(写一写)

三.巩固练习,拓展深化。

(1)填一填。

(2)延伸比较分数的大小。(小猴、小猪吃西瓜的故事。)

(3)看图找规律。

(4)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1/41/51/6)

[设计意图:多层次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活跃思维。伴随着学生情感参与的开放题“找身边的分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激起思维高潮,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四.总结反思,评价体验。

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

[课后反思]

一.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的教学,我是本着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思想,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出发点,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主导思想进行设计的。在引入新课时,通过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分苹果”问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在新课学习完后,又鼓励学生找一找身边的分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二.小组合作,交流思考。

本节课中,我注意激励学生动手思考,把思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将操作与思考相结合,手脑并用,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取新知。

三.动手操作,勇于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在现实情境中“做”数学。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动流、动脑思考,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上一篇: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误区 下一篇:生活处处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