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演奏水平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2-09-22 04:54:03

钢琴演奏水平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重要性

摘 要:本文以钢琴演奏的基本概念为出发点,对钢琴演奏具备的艺术性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同时结合当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实况,重点强调了音乐教师的钢琴演奏水平在其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对在未来教学中如何提升其钢琴演奏水平提出了相应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钢琴演奏;初中音乐;课堂教学

初中生一般处在十三四岁的豆蔻年华,其思想与对外界的认知还处于朦胧的初级阶段。通过开设音乐课的方式,能够对其思想与意识予以引导,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帮助其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学校要重视音乐课教学。目前大多数初中学校的音乐课堂都侧重于对钢琴伴奏这一教育模式的应用,故此在实际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钢琴演奏水平的高低对其课堂教学质量与教育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钢琴演奏水平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1.高水平钢琴演奏有助于学生艺术情感熏陶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由自己高水平的钢琴演奏,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进而带领学生跟随钢琴曲中所表现的内容感情去不断思考,以此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思维始终处在活跃的思索、感悟状态之中。如在欣赏《黄河船夫曲》钢琴曲时,教师可以在钢琴上演奏示范,让学生亲身体验并从音乐要素上更深刻地理解该乐曲的风格特征。教师可分段演奏并讲解,让学生仿佛身在黄河的岸边,看到了黄河的惊涛骇浪,看到“船夫”不怕困难、勇于斗争、不屈不挠的形象,在现场钢琴演奏中更好地体会气势磅礴的壮美之感。

2.高水平钢琴演奏可使学生对音乐产生美好向往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与求知的动力,而在初中音乐课堂上,高水平的钢琴演奏,有助于学生对音乐的这一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兴趣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由高水平的钢琴演奏,将学生切实带入音乐的殿堂之中。

笔者在音乐课堂上把钢琴作为我们的“第二语言”,用琴声调控课堂氛围,使学生融入钢琴音乐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欣赏课程中,教师可以用其多变的演奏技巧来即兴模仿其他乐器,如钢琴黑键上的音级构成实际上就是我国五声民族调式的宫、商、角、徵、羽的音阶排列,在欣赏古筝曲《战台风》时,就可以运用钢琴的即兴黑键刮奏来模仿民族乐器中古筝的旋法及音色,从而加深学生对我国五声民族调式及民族乐曲的了解,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独特的魅力。

3.高水平钢琴演奏能提高音乐课堂的整体教学水平

中小学音乐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歌曲演唱教学,对于音乐教师来说,如果具备较强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就可以更好地表现出歌曲中所蕴含着的丰富思想感情,能够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歌唱热情。学生在开始演唱的时候,情绪就会被调动,心理上有所准备,就会有感情地歌唱,且不会出现起唱不整齐、速度不统一等问题。

如学习校歌《梦想放飞的地方》,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歌曲的风格,笔者分三段弹奏,通过三段不同的情绪,用不同的演奏方式来让学生体会。第一段活泼欢快的旋律用半分解和弦式伴奏音型与断奏的方法表现轻松欢快的艺术形象;第二段抒情柔和的旋律用分解和弦琶音伴奏;第三段较坚定、有力的旋律用柱式和弦伴奏。同时,笔者提醒学生在演唱时注意钢琴伴奏的力度与音型的变化,学生能自觉地控制住自己的声音,努力地表现歌曲。

二、如何实现初中教师钢琴演奏水平的提升

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为保障音乐课堂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完成对其所教的班级艺术的感染,就必须要求教师自身在钢琴弹奏方面具备有一定的演奏水平。

1.现实演奏条件因素

钢琴演奏是一个技术性的艺术再现,包含着很多演奏技巧与方法,这也是对演奏者本身乐器演奏功底的考验。现在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的就是教师自身的基本功。在教学中要想实现教师钢琴演奏水平的提高,在平时的练习中就需侧重于提高教师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视奏能力、钢琴音乐的表现力等。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了很强的硬件技术条件,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有全新的提升。

2.心理情感因素

仔细感悟钢琴乐曲内包含的情感思想,对其钢琴演奏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强对钢琴乐曲的演奏内在思想情感的把握。在音乐课堂中,要想演奏好钢琴乐曲,真切再现作者的情感思想,就要求教师先要对作者的时代背景及相应创作环境进行调查与了解。通过网上或是图书馆收集资料的方式,教师可以对作者的生平及所处环境、时代大背景进行详细的了解与分析,并设身处地地感受作者创作时的思想,进而在课堂教学中将其思想融入其中。

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其独特而悠扬的声乐效果与高雅的外形,征服了许多人的心。为此,初中音乐课堂中,采用钢琴演奏的方式教学,是一个新颖而又有益的教学模式的尝试。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一个高水平钢琴演奏有助于实现对学生艺术情感的熏陶,并以此建立起其对音乐的美好向往,进而使初中音乐课堂整体教学水平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孔楷.国际中小学校外教育研究现状及我国的策略选择[J].外国教育研究,2004(6).

上一篇:利用interlib系统建设总分馆打造共享阅读品牌 下一篇:探究初中英语教育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