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化影响下版式设计中设计元素结合的地域表现方式

时间:2022-09-22 03:48:43

楚文化影响下版式设计中设计元素结合的地域表现方式

【摘要】楚文化历史艺术价值元素与当代版式设计元素的合理结合,从版式设计的设计组合元素入手,融入楚文化设计艺术中色彩、图形、排列等方面的特色。

【关键词】楚文化;版式设计;色彩;图形纹样;排列构成

【Abstract】Chu elements of cultural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artistic design elements of the rational combination of layout, design of layout design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elements to start, into the Chu culture Design Art colors, graphics, arrange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features

【Keywords】Chu Culture Layout Design Color Graphic patterns Order form

经济高速发展对现代平面设计所产生的影响日益深刻,上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与工业化发展,因而产生的作为平面设计的重要类别的版式设计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版式设计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所涵盖的领域越来越广,范围也日益拓展延伸,涉及到包装、广告、报纸、书籍、产品手册、宣传单、公关赠品、网页设计等各类平面设计领域。

从艺术性的价值角度来看,版式同样也是作为某一个体或群体事物的艺术表现的载体,尤其是在文化方面,随着物质追求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的精神要求也日趋上升。版式设计已经不再是仅仅为围绕着经济物质的价值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起版式设计成果和产品自身所蕴含的艺术审美性。

在世界各国的版式设计都迅速发展并逐渐形成特色,世界经济离不开持续增长的中国经济时,世界文明也离不开中国文化的璀璨光辉。文化元素所影响的设计者思想是能够左右设计者自身的设计理念的,而设计理念是关系到版式设计意新、形美、变化而又统一,并具有审美情趣的关键。我们中国的版式设计也不应仅仅局限于国外的设计风格,而是应该综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的宝贵财富,来发展独具风格的版式设计。

随着中国在世界发展潮流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展现在世界的面前,形成一股中国风的追捧热潮。其中,楚文化是一支充满魅力并且独具风格的南部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

楚文化为楚族楚国楚地人民所创造,在缔造和发展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曾起过不可估量的作用。楚文化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角度审视楚文化的发展轨迹,还可以进一步发现它在创业、开放、创新、爱国、和合所具有创新特质,楚文化的这些创新特质,既是历史时代的产物,又是伟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集中展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更是当今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精神遗产。楚文化的研究和应用已不仅是一种流行更是一种发展趋势。

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汉字或图形或色彩都独具特点,顺应发展的步伐,我们理所应当的将楚文化元素融入到版式设计当中,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好传统文化元素尤其是楚文化的宝贵资源优势来发展独具中国特色的版式设计理念,来创造我国版式设计更好的发展前景。

楚文化的设计特色自始至终都是文化宝库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洗礼之中,变得尤为光彩夺目。

楚文化地域所出土的艺术品是楚文化设计特色最显著的代表,色彩搭配丰富绚丽,造型奇特神秘、精致新奇,纹饰繁密、品种繁多、铸造精良。无一不展示着古代楚国人民非凡的创造能力、无尽的才智和想象力,体现着无穷尽的生命活力,代表着楚人独具一格的审美观和文化精神,代表着同时代的最高艺术成就。

色彩

在色彩方面,大自然的神奇创造了色彩,将原本单调的生命变得绚丽缤纷,色彩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它为人类的世界增添了乐趣和美好,人们从不同的色彩视觉中享受不同的心情,感受不同的情感。在版式的设计中,色彩心理对于整个版式的效果影响是什么重要的,色彩的运用恰当与否自然也是版式设计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了。

楚人对其有着强烈的爱好。在楚文化历史遗迹中的相关资料记载显示:“楚人尚赤,日中有火,火为赤色”。黑、红两色对比鲜明、强烈,一直以来为中华民族所追捧,黄色则是若干王朝所钟爱的皇家色彩。

楚地出图的漆器数量极多。楚人喜爱漆器,漆器能够展示绚丽迷人的色彩,根据发现,已出土的漆器有红、黑、黄、白、绿、蓝、紫、褐、金、银、桔红、海蓝、暗红等诸多色彩。如透雕座屏彩绘,就运用了红、绿、黑、金、银等数种漆色。。楚人漆器多使用红、黄、黑三色,楚漆器多以黑漆为底,以红漆和其他各色描花。

丝织物和刺绣在楚人的手中也表现出艳丽丰富的色彩。楚墓出土的丝织品颜色多样,有红、黄、绿、蓝、紫、棕、褐、黑及藕色等。五颜六色的丝织品,能满足楚人对色彩的欲求。刺绣的色彩也十分复杂,有红、绿、蓝、棕、黄、褐、黄、金黄、深红、朱红、桔红、草绿等等多种色彩 。

从色彩心理学角度,运用心里色彩理论(心理色彩指彩测试心理学家吕舍尔分析的颜色与性格的关系,包括:红色、蓝色 、黄色、绿色、.茶色 、紫色 、灰色、黑色)分析在版式设计中具有楚文化特点的红、黄、黑三色则能够更好的在版式设计中合理的添加楚文化地域特色,让受众注意到版式设计成果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红色,类似于新鲜血液的颜色,是三原色和心里原色之一,红色代表着激情和光荣,红色代表永不言败的精神气质,象征热情、权威、自信、性感,是个能量充沛的色彩。当人们想要展现权威与自信的时候,红色将会是不错的选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吉祥、喜气、 热烈、奔放、激情、斗志、革命。五行中的火所对应的颜色就是红色;在中国古代,许多宫殿和庙宇的墙壁都是红色的,红色传统上表示喜庆。

在上图中,红色让整幅画面的色调产生跳跃感。让人眼前一亮,深深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并且采用红色来表达激情与热烈,与主题呼应。

黄色,是所有色相中最能发光的色,给人轻快,透明,辉煌,充满希望的色彩印象,艳黄色象征信心、聪明、希望;淡黄色显得天真、浪漫、娇嫩。设计运用时,稍添加别的色彩就容易形成新的色彩。中国封建朝代,明黄色是皇帝专用颜色,如“以黄为贵”。 在中国的五行学说中,黄色是土的象征。另外,黄色是黄金的颜色,因此也有财富的含义。和红色一样是四个心理学基色之一,以及减法三原色之一,代表活泼、明快与温暖,喻示开朗外向的性格和着远大的理想。

上图的设计作品使用黄色作为主色调,轻快、活跃充满前进的希望,让那个人对奥运的精神特点有了一个形象化的认识,同时还能展示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庄重和威仪。

黑色,黑色是一种具有多种不同文化意义的颜色。而且一向不会过时,一直都位于时尚的前沿.。象征高雅、低调、权威、创意等;也意味着防御、执着和冷漠,当人们需要白线权威和专业、展现品味时多使用黑色。在时装界,黑色代表稳定、庄重的样式,为万能搭配色,能与所有颜色搭配。黑色具有高贵,稳重,科技的意象,也是一种永远流行的主要颜色,适合和许多色彩作搭配。而在心理学角度中,作为心里原色的黑色代表独立性强、努力上进、神秘和无所不能的力量。

图形纹样

在图形纹样上,楚人信仰神灵,相信天地万物皆是由神所创造和主宰的,神也成为他们想要表现的主要。各种神的形象都是来自于人们对自己生活所见部分的重新组合。传说中的龙凤就是一种虚拟的动物,之后再与现实生活中的其他相结合构成想象神灵形象,在楚地出土的青铜器、丝织物等历史文物当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如曾侯乙墓编钟架铜人、虎形挂钩、编磐架立兽、蟠龙建鼓座、墓兽和虎座飞鸟。

凤是人们心目中的瑞鸟,被认为是百鸟中最尊贵者,为鸟中之王,有“百鸟朝凤”之说,与龙、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天下太平的象征。古时比喻有圣德的人,也是中国皇权的象征。古人认为时逢太平盛世,便有凤凰飞来。龙凤呈祥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图腾。民间美术中也有大量使用龙凤作为吉祥标记的类似造型,使用在物品上。 “凤”其甲骨文和“风”的甲骨文字相同,即代表具有风的无所不在,及灵性力量的意思;

虎,我国古代对虎的形象十分崇拜,对虎的崇拜源自楚文化中对虎的图腾崇拜。人们虎看作是百兽之王,一直受到汉民族的崇拜,是正义、勇猛、威严的象征。自汉代以后虎一直成为劳动人民喜爱的保护神,而没有成为帝王的象征,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化与发展,崇虎的文化意识,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观念。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兽面和殷商青铜器上的兽面都与虎的形象相似,而到今天我国的彝族、白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称虎是其祖先。

羊,羊象征洁珍贵,示吉祥之意,是“祥瑞”的象征。羊,与上古先人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动物,不仅是供膳的,又是祭祀的祭品,伴随中华民族步入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影响着我国文字、饮食、道德、礼仪、美学等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除去上述的有关于神像传说的图形纹样外,在楚地历史遗迹当中还有像云纹、几何纹、等多种造型活泼、别致的样式,这些样式多出现在玉器造型、青铜器的坠饰等多个品种的文物上,充分体现了楚国劳动人民对于美的热爱和极致的表达。

排列及其组合方面,楚人也有自己图特的表现方式,以此来阐释对于自己所处时代的文化精神的表达。尤其是楚人重视曲线、弧线的飘逸和动态的美感。像青铜器中的升鼎,动态活泼,栩栩如生。楚人善用线条,改变了原有呆板、压抑之感的气氛。动态美在楚人的漆器等表现更为淋漓尽致。这些回旋卷曲的排列,难以捉摸,给人一种飘逸之感。形成、流畅的动感。

排列构成

楚人把南视为至尊,而把北象征为失败、臣服。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座北朝南,皇帝登基为“南面称尊”;战败则称“败北”。这更说明楚人在工艺美术的视觉表达安排上,严谨而又富于艺术性的特点。在楚地出土的织锦、刺绣等文物遗迹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版式设计是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广告设计的精髓之处,在平面设计中其运用更是随处可见。楚文化是中华文明千年的宝贵一场,是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遗留。二者的结合是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与古文化遗产相结合,既促进文化的发展,又能够在社会生活中获取更大的价值。由大的艺术门类出发,一句可操作性原则选择了版式设计这一当今社会广泛运用的类别。将历史地域文化元素的艺术性和版式的实用性结合。既有历史艺术价值又体现出现代的气息。

版式设计将其所含的构成元素如:文字、色彩、图形等,借艺术形式的表现方式来建立起版面良好的视觉组织秩序,以便于更好的更好的传达主旨内涵,达到版面最有力的诉求效果的一门平面设计中相对具有独立性的设计艺术。

版面的装饰因素是由文字、图形、色彩等通过点、线、面的组合与排列构成的,并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的手法来体现视觉效果,既美化了版面,又提高了传达信息的功能。在整个平面设计中包装设计、标志设计甚至展示设计都受到版式的影响。

由版式设计这一入手点开始,依据正常的艺术设计有总到分思维逻辑模式,考虑到构成完整版式设计作品的元素,然后再由这些元素出发进行创作设计的思考。其次,变通性特征户要体现在该项目的研究不拘限于版式设计这一种思路,而是变通的融合了与版式中文字,色彩,图像相关的其他设计方法。例如有文字推出的字体设计模式、色彩推出的色彩构成理论、图像推出的图形设计思路等,虽然这些模式、理论和方法在版式设计元素之外,但是却都可以在版式元素中加以运用。此外,研究涉及的图形设计本身也包含着扩散性思维的设计思路。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坐落于荆楚文化古城荆州,因此标志主要图形元素为逐日的飞凤为原型,展翅的飞凤同时又蕴藏着"人""文"的汉字形象在其中.另外,图形的设计元素还如同一名奔跑的少年.整个图形元素象征着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人文的特点,体现了学校的"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特色,表现出学校培育人才和厚德载物的良好氛围.

色彩方面,该标志采用红色为主的色调,使标志整体充满激情与活力,既符合国际现代的简约设计风格,从色彩心理来讲又能在第一时间抓住注意力,充分将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其中,展示了文化特色。

此标志的设计充分运用了楚文化历史遗留中的相关设计元素,图形的原型为金凤展翅,色彩由黄色向红色过渡,将数字8隐含金凤的形象之中,又能够清楚的表现主题。

版式设计无论是从其自身的设计元素角度看,还是从其设计成果的角度分析,都是一项较为复杂的门类,它涉及到包括版式设计、基础图案、三大构成(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装饰画、图形创意、字体设计、插画设计、书籍装帧、广告招贴设计、网页设计、楚文化的色彩和纹样理论、心理学色彩理论在内的诸多领域的知识。由版式设计向引出其中所涉及的构成元素,即文字、色彩、图形极其之间的搭配,而后有这些构成元素扩展推出其他的平面设计门类的知识;在版式实用性和艺术性二者结合的角度考虑时,考虑在版式设计中融入具有中华文明特色的文化元素,在中华文化中选择了南部文化的杰出代表―楚文化,将楚文化作为设计元素的文化设计理念之后,依据版式设计元素要求择取文化相应的要素进行研究,寻找二者最好的融合点,是我们将文化历史财富与现代化设计相运用的重要理念。

参考文献

[1]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2]《江陵马山1号楚墓》,文物出版社1985年

[3]《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

[4]后德俊《楚国矿冶髹漆和玻璃制造》,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5]《国宝大观》,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

[6]《江陵望山沙冢楚墓》,文物出版社1996年

[7]《荆州天星观二号楚墓》,文物出版社2003年

[8]《色彩构成》,湖北美术出版社2006年

[9]《版式设计》,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图形创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上一篇:演讲中的控场技巧之我见 下一篇:当死亡遇见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