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转换语法角度解析英汉中的歧义句

时间:2022-09-22 03:18:10

从转换语法角度解析英汉中的歧义句

摘要: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吸收了有限状态的语法、短语结构的语法的精华,又克服了它们的缺点。乔姆斯基关于语言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观点,是考察不同语言为什么能够相互翻译的一个重要视角。转换生成语法、语言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理论的创立是语言学研究领域中的一次革命性的变革。歧义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形成涉及语言学各个方面,表现为语音歧义,词汇歧义和结构歧义。本文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着手,对歧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转换生成语法;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翻译理论

中图分类号:H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201-01

一、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背景

乔姆斯基认为,有限状态的语法犹如一台机器,当转动它时能够从一种状态变换成另一种状态。从开始态到结尾态,经过一些成分(状态,词)的组合,就是句子,这种句子由自左至右选择的系列的词所生成,在最左边的一个词选定之后,就决定了下一个词,如“The man comes”和“The men come”就是这样组合的句子。这种语法用数目有限的递归规则对有限的词汇进行操作而生成无穷数目的句子集,其要点是,第一个词的不同决定了第二个词的相应变化,以后的每次选择都由前面已经出现的成分决定。这种语法的优点是形式非常简单,而且对与通讯理论有关的学科非常有用。但对于英语的句法研究来说,它却不能造出英语中所有合乎语法的语句,不是描写自然语言的令人满意的模式。

短语状态的语法比有限状态的语法前进了一步。短语状态的语法比有限状态的语法具有更大的生成能力,可以生成后者所不能生成和无法处理的句子。这种语法的基本原则是进行“构成分析”(constituent analysis),是形成句子的一套规则,即将语句分解为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然后再对这两种短语进行分解,形成一套短语结构的改写规则。如英语句子The man hit the ball (那个人击中球)就是按照规则推导出来的。短语结构规则已经从结构上分析了句子如何形成,因而成为分析句子结构的一种基本方法。

乔姆斯基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大脑里天生具有构成语言特殊规则和原则的理论设计的能力,语言学的任务正是要揭示儿童大脑的初始状态和内化了的语法规则,并从心理学的角度认为语言能力是生成语言过程中的潜在能力。其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语言模式时期、标准理论时期、扩充式标准理论时期。乔姆斯基在第一语言模式时期,提出了短语结构规则:一种不受上下文的制约(context-free),一种受上下文的制约(context-dependent)。同时乔姆斯基也举出了短语结构语法规则的三个方面的局限性:第一,短语结构语法无法处理把两个句子合成一个句子的问题;第二,表现在动词上;第三,还表现在处理主动态和被动态的关系上。这些是短语结构语法无法解决的。所以乔姆斯基发现转换规则(transformation rule),可以增加词素、减少词素和改变词素的次序。

二、乔姆斯基运用转换规则对歧义结构的分析和解释

乔姆斯基认为有些歧义结构,用直接成分分析法解释不清的,可以用转换生成法来分析解释。

例:The paintings of madmen.这个例子就有两种可能:

一是“疯人作的画”,二是“关于疯人的画”。可以派生出两个句子:They paint madmen(他们画疯人)和Madmen paint(疯人作画)。

三、歧义结构的分析和解释

歧义结构就是包含不止一种意义的结构。歧义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歧义结构指语音、词义、语法等方面引起的;狭义的歧义结构是由于层次、结构关系或语义关

系不同而产生的,即语法歧义结构。如:

(1)还欠款八千元。(还有“hái”“huái”两个读音,口语中才分辨得出来。)

(2)他走了一个小时了。(“走”有“两互向前移动” 和“离开”两种意思,是由于词义的多义而产生歧义的。)

四、转换生成语法在分化歧义结构中的作用和局限性

在分化歧义句式上,“层次分析法”优于“句子成分分析法”,而“转换生成法”分析歧义句式的能力更强,即是说层次分析能分化的歧义句式,变换分析能分化;层次分析不能分化的歧义句式,变换分析也可以分化。

五、结语

在形式语言学看来,语言研究成果的表达应该走形式化的道路,而自然语言的语义在许多情况下是模糊的,具有歧义性,难以做到明确、精确的说明,所以,近年来,很多研究采取了语义取向的方法,即在研究形式句法时以语义作为切入口。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这种以语义取向为入口、以句法为基础的方法是研究深化的表现。歧义句的不同语义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的句法结构。寻求句法和语义的接口,歧义句在这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语料。

参考文献:

[1]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1.

上一篇:浅谈当代的中国画以及中国画的当代性 下一篇:如何学习写意花鸟画的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