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TC试点项目在江阴市的实施效果分析

时间:2022-09-22 01:02:52

PITC试点项目在江阴市的实施效果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主动提供的艾滋病检测咨询(PITC)工作进展及效果。方法:按照PITC工作规范,流程及相关工作内容要求,对2009年7月~2010年12月到医院就诊/住院的患者开展相关工作,收集相关信息并与2006-2008年同期开展的检测咨询情况作比较分析,探索PITC工作的效果。结果:2009年7月开展PITC后,医院HIV初筛日均检测数明显增加,初筛检测阳性人数、转介检测治疗人数较2006-2008年同期显著增加。结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主动提供的艾滋病检测咨询(PITC)服务成效显著。

[关键词] 艾滋病;检测咨询;PITC效果分析

2005年专家估计,我国约有73%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知道自己被感染[1],这些人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关怀,并且继续在传播给他人。医疗机构作为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管理的重要窗口以及艾滋病防治工作的主要阵地,应切实开展防治工作。为不断探索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方法和策略,有效提升艾滋病防控能力,江阴市艾滋病防治领导小组根据国家技术指南(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的要求,由市卫生局制定并下发了“江阴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务人员主动提供HIV检测咨询实施方案”,于2009年7月份在部分医疗机构开展PITC工作。现将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对象

根据“江阴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务人员主动提供HIV检测咨询实施方案”,确定在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所、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门诊部、祝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南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个医疗机构率先开展PITC项目示范点工作。

1.2方法

对确定开展PITC项目的6家单位进行资质确认,6个单位均获得上级批准“艾滋病初筛实验室”资质,并具备开展PITC项目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对符合开展PITC门诊条件的单位的负责人和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医疗卫生机构科室内设置明显的告知牌、编印告知书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小册子(就诊者人手一册),开展全员培训,要求临床医生、实验室工作人员了解PITC项目的目的;掌握开展医疗卫生机构开展PITC时采用“知情不拒绝”的方法;医务人员主动提供HIV检测咨询应遵循3C原则,即:(知情不拒绝、咨询、保密),及相关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对检测出HIV/AIDS的病人处理和病人的管理等内容,并要开展HIV/AIDS病人转介服务。

建立门诊登记和网络报告和月报制度,要求各科备有统一的PITC门诊登记簿,采集的信息包括就诊者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就诊科目、通信联系方式,要求每月底各科根据不同科目分类统计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统计后再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把HIV检测数据分类进行网络报告。

明确开展PITC服务示范点服务范围:市级医院:术前病人、受血者;性病、泌尿、皮肤、肛肠门诊就诊病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门诊、美沙酮门诊、结核病门诊就诊病人;二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孕产妇门诊就诊者、产前妇女。

HIV检测初筛试验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初筛阳性后送确认实验室进行确证试验。

2.结果

2.1 见表1。5年筛查检测人数共340649人,检出HIV阳性人数128人,阳性检出率为0.0375%(低于中国一般人群艾滋病的感染率0.05%),与我市属于艾滋病低流行区是一致的。

2.2 VCT门诊5年累计检测7721人,检出HIV阳性人数29人,阳性检出率为0.376%,为总检出率的10倍,每年的检出率基本持平;羁押人员5年累计检测人数15020人,检出HIV阳性人数10人,阳性检出率为0.0666%;特定人群累计检测12438人,检测检出HIV阳性人数42人,阳性检出率为0.0337%;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累计检测20217人,检出HIV阳性人数5人,阳性检出率为0.0247%;义务献血人员累计检测79197人,检出HIV阳性人数10人,阳性检出率为0.0126%;PITC累计检测94136人,检出HIV阳性人数32人,阳性检出率为0.0340%。

2.3 HIV阳性人数128人中,VCT门诊检出29人,占22.6%,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检出5人,占3.9%,羁押人员检出10人,占7.8%,义务献血检出10人,占7.8%,特定人群检出42人,占32.8%,PITC检出25人,占25%。

2.4 PITC筛查工作2010年全年开展59475人超过2008年全年筛查的57281人,占2010年全年筛查人数122931的48.4%,HIV阳性检出人数25人也超过2008年全年HIV阳性检出23人,占2010年全年阳性检出人数55人的45.5%。

3.讨论

3.1 PITC在经济较发达和医疗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容易推广,病人的接受率较高,对早期发现感染者和预防控制艾滋病有着重要意义[2]。市妇幼保健所在婚前检测中发现1例阳性者已怀孕2个月,即对该病人开展了转介服务,市妇幼保健所及时与上级部门联系,负责把阳性孕妇转介到无锡妇幼保健院,启动了母婴阻断措施,有效地阻断了二代传播。

3.2 PITC是对VCT检测覆盖面不够的一个很好的补充[3]。VCT门诊虽然发现了不少病例,但门诊检测人群局限于就诊者主动到VCT门诊,并且大部分来自高危人群,普通人群很少到VCT门诊,VCT门诊且采用的方法是以自愿为原则,存在部分就诊者只咨询不愿意检测,为此,达不到我们所要的目的,只咨询不检测就发现不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通过PITC服务,可以在普通人群中扩大检测覆盖面,尽可能在早期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

3.3 我市六家试点医疗机构虽然已开展PITC工作,但部分医院门诊实施情况不尽人意,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有的医院门诊量大,要增加门诊医生工作量,怕麻烦;二是就诊者不愿意暴露身份,不愿意咨询,病人等待时间长,有意见;三是收费有困难。PITC的全面推广还需要加强政策倡导,争取政府部门尤其社会劳动保障部门的支持,把HIV检测费用列入医疗保险范围和增加单病种限额费用,卫生行政部门要制定和完善服务策略,进一步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全面提高医务人员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形成,让市民更多的了解艾滋病危害,增加主动接受检测的意识,才能早期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控制艾滋病传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工作进展[H],2006。

[2]吴欣华,许云亚,等.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PITC)试点效果分析.卫生软科学,2010,24,05.

[3]杨凯程,唐丽,等.PITC项目在开运市人民医院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05,09.

上一篇:CR系统摄影条件的控制 下一篇:计划生育的技术规范和良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