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腆酮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22 12:31:43

【摘要】 目的 观察胺腆酮治疗室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3例室速患者,首剂3~5 mg/kg静脉注射,注射时间>5 min,继之以1.0~1.5 mg/min维持静滴,若心室率控制不满意,每10~15 min重复注射1.5~3 mg/kg,可重复2~3次,24 h总剂量1 200~2 000 mg。结果 观察96 h内有效率达81%,副反应27%。结论 胺腆酮治疗室性心动过速临床疗效安全有效。

室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极易引起心脏性死亡,需要临床医生有效控制。胺腆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在应用于心律失常治疗中日益增多,本文收集63例室速病例,应用胺腆酮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采集的63例室速患者均为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胺腆酮治疗的患者。其中男35例,女28例,平均(61.2±8.7)岁,60岁 46例。基础疾病:冠心病(包括陈旧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梗死)2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混合性心脏病(高心病合并冠心病)5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心肌炎4例,无明确心脏病3例。入选标准: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120次/min。

1.2 方法 首剂胺腆酮3~5 mg/kg静脉注射,注射时间>5 min,若心室率控制不满意,间隔10~15 min后重复注射1.5~3 mg/kg,可重复2~3次,以后以1.0~1.5 mg/kg静滴维持,24 h总剂量1 200~2 000 mg。24 h后逐渐减量。用药期间行持续心电监护,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监测,治疗前后查心电图。

1.3 观察指标 记录用药后24 h、48 h、72 h、96 h心率下降幅度,是否转为窦性心律以及药物副反应。

1.4 疗效判定 多参数心电监护,疗效分以下两种:有效:心室率100次/min。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治疗63例室速中,其24 h、48 h、72 h、96 h有效率分别为52.4%、65.1%、71.4%、81%,在96 h内有12例治疗无效,占19%。见表1。

2.2 药物不良反应 胺腆酮治疗过程中,共有17例发生不良反应,占27%,3例发生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在45~53次/min,1例在24 h后心率上升至60次/min以上,2例在24 h心率恢复正常;7例发生静脉炎;2例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停用胺腆酮,予阿托品1 mg静推后恢复正常;5例发生低血压,血压

3 讨论

本组63例室速患者中,绝大多数为器质性心脏病变。这类患者易致心肌缺血,诱发心衰,恶化心律失常,死亡率极高,必须采取措施终止。本组资料观察显示胺腆酮治疗室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

胺腆酮药理作用复杂,虽属III类抗心律失常药,但静脉应用早期主要表现为I、II、IV类抗心律失常药作用,III类作用出现较晚。胺腆酮主要电生理作用为延长心肌电位时程,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及心室的有效不应期,阻断失活的钠通道及内向慢钙通道,尤其在失活状态,能抑制ATP敏感的钾通道,因而对室性心动过速疗效较好。另外,胺腆酮虽然延长QT间期,却使QT离散度减少,使心肌复极趋于一致,提高了致颤阈值,降低心室颤动发生和死亡率。

胺腆酮有减轻周围血管张力作用,故注射要慢,如出现血压降低,可静滴多巴胺以维持血压;另外,为了避免静脉炎发生,长期大量应用时,最好中心静脉给药。

胺腆酮具有疗效确切,且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使用安全性较大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上一篇: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48... 下一篇: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