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病理分析

时间:2022-09-22 11:53:06

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病理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征象及病理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GIST患者的多层螺旋CT扫描和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资料。结果:肿瘤位于食道1例,胃10例,小肠3例,发生于结肠1例;肿块最大径3~15cm,8例为腔外生长,4例为腔内生长,3例混合性生长。大多数密度不均匀,可发生囊变或坏死,增强扫描肿瘤实质部分大多中等至明显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光镜下观察,梭形细胞型9例,上皮样细胞型4例,梭形及上皮样细胞混合型2例,免疫组织化学特征:CD117阳性13例(86.7%),CD34阳性10例(66.7%),Vimentin阳性14例(93.3%),SMA阳性7例(46.7%)。结论:GIST的多层螺旋CT检查能准确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对肿瘤诊断有很大的帮助,GIST的确诊依赖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多层螺旋CT;免疫组织化学

由于受到病理技术手段的限制,胃肠道间质瘤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以往多归为消化道平滑肌瘤、肉瘤或神经源性肿瘤等。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及电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近年来证实GIST是一类独立的来源于胃肠道原始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1],这类肿瘤既具有向平滑肌分化的特征,也具有向神经分化的特征,是胃肠道最常见的一种独特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2]。本文回顾性分析经15例GIST患者的多层螺旋CT扫描和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资料,分析和研究其CT影像学特点和病理学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15例GIST患者中,男11例,女4例,年龄31~75岁,平均55.9岁。均经病理证实,并有完整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资料。临床表现主要有腹部不适或腹痛、腹部肿块及便血,均未见肠梗阻征象。

1.2 CT检查方法 采用GE64层螺旋CT机,所有患者检查前禁食6h以上,扫描前口服含10%泛影葡胺水溶液1200ml。先行平扫再行双期增强扫描,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依病变范围而定。增强扫描时从肘静脉高压注射欧乃派克(300mgI/ml)80~100ml,注射速率3ml/S,动脉期延迟25~30s,静脉期延迟60~70s。扫描参数:120KV,350mAs,层厚为5mm,采用标准重建算法,部分患者行冠状位MPR重建。

1.3 病理检查方法。全部标本采用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试剂抗体选用CD117、CD34、NSE、SMA、Vimentin,Ki-67试剂盒均为福建迈新公司产品,免疫组化染色方法采用LSAB法。

2 结果

2.1 GIST的分布、生长方式 本组 15例GIST中,肿瘤发生于食道1例,胃10例,小肠3例,发生于结肠1例;肿块生长方式,8例为腔外生长,4例为腔内生长,3例混合性生长。本组GIST中,12例术前准确定位,定位准确率80%(12/15),术前CT诊断GIST10例,未定性5例。肿瘤最大径3~15cm。

2.2 GIST的多层螺旋CT扫描表现 平扫肿瘤呈均匀等密度有3例(图1),瘤体内可见坏死或囊变区,呈低或稍低密度灶12例,其中1例病灶可见明确溃疡形成(图1)。2例出现肝脏转移。双期增强扫描肿块呈均匀强化2例,1例轻度强化,其余12例呈不均匀强化。肿瘤实质部分CT值30~50HU,增强后大部分病例实质部分中等至明显强化,动脉期CT值增加>20HU,平均增加25HU,静脉期肿瘤实质部分持续强化。

2.3 GIST的病理表现

2.3.1 组织学特征,胃肠道间质瘤的细胞形态多数为梭形细胞样和上皮样细胞样,其胞浆红染,核长条形,两端钝圆或细长,染色质分散或深染,核仁不明显。组织学生长方式呈编制状、旋涡状及栅栏状排列;间质改变包括出血、黏液变性、灶状炎细胞浸润、囊性变等。恶性者瘤细胞异形性较明显,可见瘤巨细胞和病理性核分裂。

2.3.2 免疫组化特征: CD117阳性13例(86.7%),CD34阳性10例(66.7%),Vimentin阳性14例(93.3%),SMA阳性7例(46.7%)。

3 讨论

3.1 GIST 的起源及病理诊断 1983年,Mazur等[3]根据肿瘤的分化特征提出了GIST的概念,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胃肠道间质瘤起源于胃肠的间质细胞--Cajal细胞,该细胞是胃肠道中唯一表达原癌基因c-Kit(CD117)和CD34的细胞。GIST免疫组化在诊断中起重要的作用,其中CD117和CD34阳性标记是确诊GIST最有价值的免疫标记物[4]。DOG1是新发现的GIST诊断标志之一, 认为其敏感性甚至优于CD117,约36% CD117阴性的GIST患者DOG1表达阳性[5]。2011年,Bozzi等[6]引研究发现,胃肠道间质瘤除了表达CD117和CD34以外,还表达与骨髓MSCs相同的表面标志CD 133、CD90和CD44,且肿瘤细胞呈均质性;并认为胃肠道间质瘤可能是依赖于Kit癌基因的原始细胞克隆性增殖而形成。GIST不再采用良恶性来判断其生物学行为,通常采用危险度的评估,包括:原发肿瘤的部位、肿瘤的大小、核分裂像、是否发生破裂等[7]。

3.2 GIST的CT表现 GIST通常发生于肌层,向腔内或腔外生长,少数混合性生长,有文献[8]报道GIST生长方式特殊,86%为外生性生长,发现胃肠道外生性生长的肿瘤提示GIST的可能性。本组8例为腔外生长,3例为腔内生长,4例混合性生长。由于肿瘤大多向腔外生长,临床很少出现肠梗阻征象,本组也未见肠梗阻病例。多层螺旋CT期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胃肠道管腔、管壁及其周围情况,可以良好地显示GIST的密度、大小、形态、生长方式、内部组织特点等,MPR图像重建可以更好地明确肿瘤的边界以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对于肿瘤的定位和定性有一定帮助。病灶较小的GIST肿块密度一般较均匀,当肿瘤直径>5cm,肿瘤中心部分多有不同程度坏死、囊变,少部分病灶内可见出血,钙化罕见。这与文献报道一致,陈涛等[9]报道大部分GIST瘤体内见片状坏死囊变区,且瘤灶越大,坏死区越大或越多,这与本组病例相符。GIST瘤体大小在良恶性鉴别中有一定价值,毛俊[10]等报道良性肿瘤大小未超过5 cm,形态规则且密度均匀。溃疡是肿瘤的恶性诊断征象,本组有1例肿瘤内出现溃疡,当肿瘤的黏膜溃疡破溃并与胃肠腔相通时,气体或阳性对比剂可以进入其中。

上一篇:胎儿唇腭裂超声诊断分析 下一篇:粘连性肠梗阻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