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半岛电视台

时间:2022-09-22 11:52:44

“探秘”半岛电视台

采访多哈亚运会,一直有个心愿未了,那就是探访号称“海湾CNN”的半岛电视台。这个成立于1996年的年轻媒体,是什么“神秘的力量”让它在短短10年时间内由名不见经传到声名鹊起?在卡塔尔这个弹丸之地,半岛电视台发出的声音凭什么能让全世界都侧耳倾听?

当地人提“半岛”竟变色

抵达多哈当天,记者就多方打听半岛电视台总部究竟在哪里。但令人奇怪的是,一向被认为是城市活地图的出租车司机却很少知道,这更增添了半岛电视台的神秘。

不过,既然有亚运会正在举行,记者也不愁在赛场上遇到来自半岛电视台的同行。通过他们,记者吃惊地了解到,原来半岛电视台距离亚运会主新闻中心很近,开车大概也就10分钟。那么为什么多哈出租司机很少知道地点呢?“他们中很多也是刚刚来到多哈打工的。”半岛电视台同行这样解释。但据记者了解,当地人是很回避半岛电视台的。因为他们对国际热点时事,尤其是对战争新闻的极力追逐,与喜好宁静中立的当地人实在格格不入。这一点,记者是有体会的,在多哈街头,记者几次被误认为是半岛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因为胸前的采访证上,“半岛都市报”的英文第一个单词就是“PENINSULA”(半岛)。那天在家乐福买食品,导购先生本来是笑脸相迎,但在突然看到记者胸前的采访证后,他竟一脸惊恐地看着记者。当得知此“半岛”非彼“半岛”的时候,他才将信将疑地挤出一点笑容。

费尽周折进“半岛”

在一个比赛相对较少的下午,记者在当地一位朋友的陪同下开始了探秘之旅。依靠半岛电视台同行画的简单地图,我们驱车很容易就找到了目标。

半岛电视台距离去往运动城的主干道不远,但其门脸远不如它的名气那样引人注目。坦率地说,在看到长长的铁丝网和两个作为简易建筑构成的“大门”后,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那些铁丝网甚至不如公路对面的球场护网精致。

两名穿着深蓝制服的保安走近我们的汽车,在肯定地告诉我们,这就是半岛电视台的同时,更肯定地告诉我们,不能进去!即使我拿出自己的亚运会采访证件,他们依然坚定地摇头。

结束这次失败的“探险”之后,记者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半岛电视台体育频道制作中心主任塔哈尔。

在他的热心帮助下,我们按要求提供了去参观的记者姓名和证件号码,12月14日晚上,我们终于接到好消息:12月15日上午10点半,半岛电视台会派专车来接中国记者!

坐在半岛电视台的宝马、奔驰车中,,经过了两道戒备森严、检查严格的门卡,我们终于从一个小门进入了“半岛电视台”。

神话诞生于不起眼的院落

半岛电视台特意为我们这次参观配备了一个翻译――法特玛女士。当她告诉大家,我们已经走入半岛电视台的核心区域时,大家有些疑惑――目之所及,只有几栋高不过两三层的小楼。在这片大不过几千平方米的区域内,两个频道的主演播厅算是两个主要建筑。从规模上而言,似乎比国内一些市级电视台还小。建筑主要是白色,配以蓝色屋顶,十分清新醒目。大院内绿草成茵,棕榈树随风摇曳,行人很少,因而静得让人有些烦躁。

难道神话竟诞生于如此不起眼的院落?

自由墙前默哀鞠躬

就在大家迫不及待要在半岛电视台台标前留影的时候,法特玛女士严肃而诚恳地告诉大家,作为记者,你们应该先到自由墙前。

那是一块纪念碑,白色底座,黑色碑身,蓝天白云之下,庄严肃穆。大理石碑身上前后有40块正方形的突起石块。“那上面镌刻着从1996年至今,在新闻岗位上殉职的600多名新闻记者的姓名和遇难日期,”法特玛女士低声说。

碑身之前,还立着一个有机玻璃的牌子,铭文告诉我们立碑的缘由。在立碑者,也就是半岛电视台的同行们看来,这些殉职的同行是为了新闻自由和新闻公正而献身的,值得所有新闻工作者景仰和纪念。因此,他们命名此碑为自由墙(Freedom Wall)。

在碑身上,我们也找到了三位中国记者的姓名,他们是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

没有人提议,大家自觉地站到纪念碑前,默哀一分钟,向这些杰出的同行们三鞠躬。

博物馆中的避弹衣

自由墙对面是半岛电视台的阿拉伯语频道演播大厅。而要进入该大厅,首先必须经过前厅里的一个纪念馆。

这同样是一个令人心绪难平的所在。一进门,你就可以赫然看见正对大门的橱窗,最上面陈列一个钢盔,一件避弹衣。这是半岛电视台一位同行的遗物,他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遇难。

还有一位名字相当拗口的摄影记者,他现在还在关塔纳摩监狱采访。这里有他的一个陈列柜,里面放着他和妻儿的合影,还有一份提前写好的遗书。大意是如果遭到不测,请家人不要太悲伤……

在另外一个橱窗内,记者看到了泰西罗・阿鲁尼的照片。他是半岛电视台第一个采访拉登的记者。不过,据说因为他在新闻领域中过分“活跃”,如今已在某国遭监控,行动颇不自由。

五湖四海精英云集

或许因为半岛电视台的战争新闻实在太突出了,所以在走进他们办公室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会是一派忙碌和紧张。事实却并非如此。半岛电视台的同行们有的在大厅的电脑前写稿,查阅资料,有的在技术设备室编辑,但也有人在喝着咖啡,表情却是若有所思。不过,现场是一片安静,令我们的快门声显得突兀。

半岛电视台内有一面墙,贴满了编辑记者的照片。这是该台的精英。作为阿拉伯地区的电视台,自然少不了阿拉伯记者,记者墙上显示也是如此。不过,就当时我们访问时所见,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记者似乎更多。

法特玛女士特别介绍了一位阿拉伯记者给大家认识,他曾经在数年前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采访。有意思的是,记者试图问他,为什么半岛电视台总能播出举世关注的拉登讲话,他却王顾左右而言他,意思是半岛电视台出色的新闻采访绝不止于此,在其他领域同样杰出……

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如此走马观花是很难探究半岛电视台是如何崛起的。不过,谁又能说我们没有获得部分答案呢?或许,在自由墙和避弹衣前,大家已经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单位:半岛都市报)

上一篇:公交移动电视新闻资讯类节目传播现状 下一篇:草和树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