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育的难点与对策

时间:2022-09-22 11:43:29

小学英语教育的难点与对策

英语课程在小学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社会对其关注度也越来越高。自从2001年开始,我们城乡各级小学都开设了英语课程,发展至今,小学英语已经成为小学课程中重要的一部分。加强小学英语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但是,在小学英语教学开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过于狭隘。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之上,教材是课堂教学核心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将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在教材之上。但是,新的课程标准更加突出课外教学资料的开发与利用,教师应该通过教材引入更广泛的内容,让学生透过教材了解社会知识、自然知识。可惜,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仅仅是利用教辅资料进行讲解。教辅资料和网络资料虽然可以更加便捷地梳理教材的知识点,脱离了教材的语言环境,很多词汇和语法知识就会变得枯燥无味。 2.教学情境设置形式化。英语学习需要积极的情景作为支撑,在这种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下,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可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在设置教学情景时一定要与教学的内容紧密结合。可是,很多英语教师在进行情境设置时都存在着形式化的问题。这种形式化的情境虽然和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联系,但是超越了生活的实际,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创设和生活接近的情境,才能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词汇和语法的掌握能力,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和发展。 3.创新型课堂过于“自由”。新的课程标准更加突出自主性学习,提倡给予学生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可是,由于教师自身水平的限制,其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还不到位,或者仅仅停留在了形式层面,并没有对其核心内容进行深入的挖掘。 4.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缺乏目的性。传统的英语教学突出的是学生死记硬背和机械性记忆,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英语教学的需要。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为了实现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刻意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其教学设计却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致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二、解决小学英语教学问题的策略 1.激发学生英语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激发之下,学生就会主动的进行知识探索。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的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 2.为学生营造积极的英语学习氛围。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机会进行听说训练。可是考虑到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应该利用更多的方法,通过简单的肢体语言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英语。比如,在讲解“drink”一词时,教师可以做出喝水的动作;在讲解“eat”一词时,教师可以做出吃饭的动作。 3.实现积极的评价策略。我国小学各个班级的人数都较多,英语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同时,由于课程任务较重,教师将主要的精力都投放在了课堂教学之上,忽视了对学生的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是标准化的,对学生的评价仅仅是按照其成绩,这样的评价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违背了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所以,我们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策略。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该考虑到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利用评价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 4.利用多媒体加强学生的语音学习。小学英语应该突出学生的语音、语感的学习,而随着多媒体设备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造积极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英语日常对话。教师可利用视频和幻灯片等形式创设具体的情景,在此情景下开展对话,以此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逼真的语言环境。 总而言之,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营造积极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英语学习中的五法探讨 下一篇:谈英语教育中的PBL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