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基础研究,提升油藏的整体开发水平

时间:2022-09-22 10:41:52

强化基础研究,提升油藏的整体开发水平

【摘要】濮城油田自1980年投入开发,历经30年的开发,目前已经进入油田开发的中后期,卫79—濮98油藏是属于濮城油田复杂断块的一个高压低渗裂缝性油藏。该油藏于1989年4月投入开发。针对目前该油藏整体低液量,高含水的特点,2011年油藏管理人员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经过一年的治理,有效的提升了油藏整体开发水平。

【关键词】基础研究;创新性;储层细分

一、强化基础研究,制订整体方案,全面提升油藏整体开发水平

1) 开展强化基础研究所需做的工作

油藏处于开发阶段的中后期,为更好的提高采收率,提升油藏开发水平,实现长效开发,必须重新认识各小层水淹程度及剩余油分布类型,因此油藏的基础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收集、整理油水井吸水剖面,产出剖面资料,分析历史注采关系,对油水井重新分产,了解各井区采出程度、水淹程度,明确剩余油分布类型及分布规律。

卫79—濮98油藏属于高压低渗油藏,构造复杂,内部小断层较多,由于井网控制程度较低,导致构造认识不清,需要利用三维地震解释系统,利用新处理的800km2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研究区构造精细解释研究,精细刻画断层。

2)明确方向,制订部署方案

强化基础研究,能够更好的对油藏情况了然于心,对下步措施工作量以及部署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进行强化基础研究工作后,哪里是油、哪里是水,心中有数。什么地方可以补孔、什么地方可以压裂、什么地方需要完善井网,信心十足。

二、创新性进行基础研究,提高油藏开发水平

1)创新性进行构造刻画、地层对比

根据研究区及邻区现有的地质、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精细制作多口井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准确的层位标定,在人机联作解释工作站上,编绘沙三下1、沙三下2砂层组构造图3张。

地层精细对比是油藏描述的基础。地层划分的细致程度、对比的可靠性是油藏描述成败的关键,亦是基础研究的的重点和基础。在前有的基础上重新划分地层,编绘出分小层砂体有效厚度图、渗透率图、水淹图等各种图件共57张。这项基本工作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剩余油分布状况。

根据上述工作,重新部署油藏工作量,使油藏的开发变得清晰明朗。

2)创新性进行油藏综合模型研究

在地层、构造、沉积、储层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构造特征及储层分布规律的研究,搞清该区油藏类型和油藏地质特征。使用先进软件,进行整体数字建模工作,可以更加直观的观察到剩余油的分布,为下一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进行非常规储层研究

非常规油气资源是非常丰富的,类型也多种多样,非常规油气藏的研究与开发,作为新的资源接替领域,目前已被多个国家抢占。在新的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的情况下,非常规油气藏开发经济效益显著。

V79-P98油藏储层单一,主力层水淹,为了更好的提高油藏采收率,对非常规油藏进行摸排以及挖潜是老油藏开发的重要接替工作。非常规油气藏在V79-P98断块带表现为薄砂体以及泥质砂岩。

通过观察现该油藏南部在沙三中7有一组薄砂体发育;通过实践,对油井VC79和79-5进行压裂试油,均喜获高产。累计增油达到1700t。

另外,对油藏北部沙三中8泥质页岩进行试油发现79-24、79-22等井均有工业油流。因此,部署一口非常规水平井V68-P1。对油藏整体开发起到了良好作用。

可见,运用新思路,开拓新视野,为油藏开发打开了一新的天地。

三、强化油藏基础研究工作所获得的效益

通过强化基础研究工作,油藏工作人员摸排了一批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油藏开发水平,且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对非常规类薄砂体储层研究,在VC79-2对应层累计吸水4.2万方的前提下,对应油井79-5实施对沙三中7薄砂体压裂,初期自喷生产日产液16t,日产油14.6t,含水22%。目前日产液5.6t,日产油4.7t,含水21.2%。累积增油1008t。

经过反复对比,并且在水井W177注上水的基础上,对油井79-25实施沙二下3补孔措施。该井日增油1.6t。目前累积增油208t。

截止2011年9月,该油藏油井措施累计增油0.1238×104t,水井调配累增油0.0286×104t。合计增油0.1524×104t。创效379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6.2。

综上所述,强化油藏基础研究工作,明确了油藏开发的方向,并且为下一步整体方案部署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还可以使油藏工作人员在对油藏反复认证的过程中,提升自我,为油藏的高效开发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国内外风电现况分析 下一篇:云浮供电局新建投运220kV输电线路跳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