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学龄前儿童英语启蒙教育初探

时间:2022-09-22 10:35:37

山区学龄前儿童英语启蒙教育初探

【摘 要】英语启蒙教育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后续的英语学习非常重要,贵州山区的学龄前儿童英语启蒙教育现状却令人担忧。师资力量匮乏、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内容随意、语言环境缺乏,这些问题都是山区学龄前儿童学习英语的障碍。本文分析了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以期抛砖引玉,为发展山区学龄前儿童英语启蒙教育尽一分力。

【关键词】山区 学龄前儿童 英语启蒙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5-0168-01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在深入进行,全球经济一体化把东西方交流的需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英语教育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从改革开放初期的青少年英语教学到少儿英语教学,如今又提前到了学龄前儿童英语启蒙教学。

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局限性,中国学龄前儿童的英语启蒙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在各方面条件都欠佳的山区,学龄前儿童英语启蒙教育鱼龙混杂的现状更令人担忧。

一 师资力量严重匮乏

笔者走访了生活的山区县城四个规模相对较大、声誉较好的幼儿园(平均人数达180人)。四个幼儿园的英语老师中,仅有一位是英语专业的专科毕业生。大多数幼儿园英语老师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英语教育知识不足,严重的是这些老师在语音方面存在各种问题,典型的如/n/和/l/混淆,元音发音不到位等。儿童对于语音语调的敏感性是非常强烈的,孩子心目中老师的地位最高,基本上完全服从老师的指令,一般都会模仿老师不正确的发音。

二 教学形式单一,教师没有深入研究英语启蒙教学

走访的这四个幼儿园的英语课堂,无一例外地用到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遗憾的是老师们对于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也仅局限于展示,没有进一步展开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各种感官从而挖掘孩子们的语言学习潜能。英语教学中的视、听、说、唱、练、玩几个环节不完整,大多数情况下就是看动画片,跟着老师重复一些固定句型直到能完成机械性地问答。或孩子跟着光盘学会几首英语儿歌就算完成教学任务了。

另外,幼儿园英语启蒙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过大,教学的目标考核也无科学依据。笔者走访的四所幼儿园使用的教材不是根据教学需要针对性、系统性地使用,而是教师根据自身爱好和一定利益关系而定。有的幼儿园小班可能用的是牛津幼儿英语课本,中班又换成了迪士尼神奇英语,大班再变成剑桥少儿英语。考核由老师把握,主观评价居多。

而家长方面,能够配合幼儿园英语教学的家庭寥寥可数。孩子的英语学习局限在幼儿园的英语课堂上,学习英语的家庭氛围几乎没有。家长在孩子的英语学习中没有能扮演重要的角色。语言习得有两大情景:自然情景和教学情景。自然情景是学习者在生活和社会环境自然地运用语言;教学情景是学习者在语言课堂学习实践语言。在大量母语的干扰下,孩子的自然情景自然转向了母语习得而不是第二语言习得。英语学习教学情景的不足和自然情景的缺乏都让双语徒有虚名。

这些问题有其客观必然性,是地域处于劣势的山区经济发展滞后、人力资源开发滞后、观念落后等多种因素叠加的后果。目前,山区英语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相对较容易,而在各个幼儿园应聘的英语教师大多是英语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薄弱的非英语专业毕业生。“英语教学非常特殊,因为语言不仅是教学的工具,也是教学的内容。在学生没有工具的前提下传授英语,教师不仅要有优秀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特殊的教学本领和职业技能,能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让学生获得这种工具。要获得这种职业技能,英语教师必须系统地接受语言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对从事学龄前儿童英语启蒙教育的教师进行统一培训。

而幼儿园英语教学形式单一的问题,在师资问题得到解决之后,教学形式的问题应当会有所改观。教师凭借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按照兴趣产生、发展和演化的规律去培养孩子的兴趣。根据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幼儿学习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理论,学龄前儿童处在感知运动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主要通过对物体的触摸、摆弄以及身体的运动来认识客观世界和自我。教师可以实施游戏教学法,充分利用儿童认知直觉的特征,选择形式活泼、富于色彩和动感的、贴近孩子生活的幼儿英语教材,使用配套的音像数据,综合运用听说读演唱等多种学习方式,做到每堂课都是精心设计的教学呈现。课前准备、课后总结,养成良好的、常态化的教学反思习惯,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学龄前儿童英语启蒙教育教材铺天盖地,丰富多彩。幼儿园应当给孩子提供一个纯正的英语语言学习条件,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生理特点和认知特点,针对同一班儿童系统使用一套固定教材。

解决当前山区学龄前儿童英语启蒙教育问题还有很多更好的办法。希望以此文为砖,引出玉来。有人把儿童比做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身处教育资源不足的山区,儿童是缺乏阳光、缺乏营养的花朵。社会各方都有责任行动起来,为这些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充分挖掘其第二语言的潜能,让他们有一天能真正参与到国际化发展中发挥他们的才能。

参考文献

[1]欧卫红.双语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邹为诚.外语教师职业技能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3]鲁子问、康淑敏.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8:22

上一篇: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关系 下一篇:旅游物流概念界定与资源配置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