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在企业家专题会发言

时间:2022-09-22 09:44:15

领导在企业家专题会发言

同志们

一、民营经济是发展的重要支撑。

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战略选择,近年来。大力支持、强力推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广大民营企业家的不懈打拼下,民营经济日益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最具活力的增长点。2010末,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595户,完成工业增加值67.67亿元,占全县GDP51.4%2010年全县纳税总额为17.78亿元,其中民营经济纳税总额为16.52亿元,占全县纳税总额的92.9%全县工业纳税总额为13.89亿元,占全县纳税总额的78.2%其中铁选企业纳税10.66亿元,占全县工业经济税收的76.8%占全县纳税总额的60%纳税超500万元的企业79户,纳税额10.74亿元,占全县工业纳税额的77.3%占全县纳税额的60.4%纳税超1000万元企业29户,纳税额7.16亿元,占全县工业纳税额的51.5%占全县纳税额的40.3%小塘第一铁矿纳税超亿元。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县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和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民营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未来经济的走向、未来经济的态势、未来整体的经济质量。发展经济的同时,各位企业家致富不忘根本。或捐资助学、扶贫解困;或修桥铺路、投资公益;或参与建设、发展设施农业,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一提的小塘铁矿刘永海同志捐资3000万元支持县城区引水工程,成为“义捐第一人”积极参与和无私奉献下,经过全县人民共同努力,形成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二、清醒认识我县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差距和问题

还应清楚地认识到县民营经济存在差距和问题。从我县的企业现状上看,看到成绩的同时。县的大多数企业刚刚完成原始积累,企业规模、企业档次、企业竞争力上还很弱,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企业规模偏小,整体素质偏弱。多数企业无法经受市场行情的波动,抗风险能力较差。二是设备装备水平低,生产效率低。县大部分企业设备比较落后,主要为国产中低档设备,装备自动化水平低。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层次低。县铁矿产业还停留在以初加工为主的阶段,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滞后,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差。四是行业管理不规范,不良竞争尤为严重。县拥有工业企业595家,但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行业管理不很规范,无序竞争、恶性竞争依然存在仍存在挖人才、争原料、抢市场等问题。五是企业管理粗放,企业家队伍素质亟待提高。大部分企业管理方式仍然是家族式管理,缺乏企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和对产业政策的解,洞察和分析市场能力较差,市场开拓意识、经营创新观念较差,造成企业生产效率低,跑冒滴漏严重,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和企业经营风险。六是全县民营企业中叫得响的名牌产品少。制造”品牌为数少之又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无法依靠科技手段来增强核心竞争力。

三、要站在新起点。努力实现我县民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要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努力构建高效、节能、低碳,具有深厚发展潜力的工业新格局,为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计划完成15.29亿元,全年工业增加值计划实现105亿元。要实现这一目标,各位企业家的责任重大,没有全县各骨干企业的税收支撑,实现这一目标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希望各位企业家能够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措施,抢抓机遇,为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县将以“工业主导、项目牵动、产业立县”为核心发展战略,一是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十二五”期间。加速构建“辽宁乃至东北地区钢铁制品原料供应基地、全国有机食品示范和农产品加工基地、中国北方瓷都、辽蒙边界最具活动的中等城市”将倾力打造陶瓷、铁选加工冶金铸造、膨润土加工、轻工及农产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将继续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发展战略,重点抓好五项工程:即围绕工业企业提升工程,培育壮大规模骨干企业;围绕工业项目工程,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围绕产业集群工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施并购工程、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工程,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2015年,全部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70亿元,年均增长32%总量实现五年翻两番,再造三个工业。广大企业经营者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发展振兴中担负的神圣职责,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强化机遇意识、发展意识,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振奋精神,增强信心,集中精力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开创企业发展的新局面。

要通过自身扩张、裂变式发展、合资合作等方式,二是要努力实现企业发展的新突破。要认真研究落实企业加快发展的任务目标和具体措施。骨干企业要把扩大投入、膨胀规模作为加快发展的首要任务。新上项目,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努力实现企业规模扩张,实现做大做强。同时,要不断促进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努力在提高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上求突破,力争保持更快的发展速度,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建的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力争早日投产达产,早日见到效益。

大力支持公益事业。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三是要积极参与设施农业建设。更是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今年我县设施农业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各位企业家要积极参与和鼎力支持。目前,省市县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强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部分企业通过“专业化公司+农户”等形式,通过有效运作,已经效益初显。希望各位企业家更新观念,抓住机遇,转型升级同时,向农事产业开发等领域拓展,把一部分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建设中来,用工业反哺农业,以农兴工,以工助农,提高企业抗风避险能力,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同时希望各位企业家多支持公益事业,多为家乡、为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乡的父老乡亲不会忘记你人民将会感激你

自觉规范企业行为。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四是要依法治企。避免与法律法规相抵触造成企业利益损失。要本着对社会、对职工负责的态度,重视安全生产和职工权益保护,要保证企业不能出现安全责任事故,要积极为企业职员参加养老、失业、工伤保险,为职工解除后顾之忧。要积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杜绝偷税漏税、恶意逃债、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污染环境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四、要强化保障服务。为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从各个方面给创业者提供广阔发展空间。这一方面,一是要解决好怎样进一步“放开”问题。发达地区发展民营经济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最大限度放开市场、放宽政策、放活个人、放飞企业。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放下包袱。这一点,对职能部门的同志来讲尤其重要。并不是让大家违背上级政策,更不是要大家去做违反法律的事情,而是要求大家本着“以人为本”理念,善于把上级政策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让当地企业享受到最为宽松的政策。要正确处理好管与放、给与取的关系,真正做到思想上放心、放胆,工作上放手、放开,政策上放宽、放活。

一定要正确处理好执法与维权的关系,二是要处理好怎样进一步“保护”问题。各执法机关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努力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惩戒处理和教育规范相统一,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起步阶段,需要格外的关爱呵护,一定要多做保驾护航的实事,多做铺桥架路的好事,多做排忧解难的善事,使一切守法经营的中小企业都能够顺利成长、健康发展。各有关部门要坚决摒弃部门和小团体利益,善于算大帐、算发展帐、算长远帐,对一切影响发展环境的收费项目,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能减少的一定减少,必须收取的要按下限征收,并实行公示制度,自觉接受企业和社会的监督,真正体现出收费的合理性,执法的透明性和公开性。

各管理部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要牢固树立“政策有底线、服务无底线”思想,三是要处理好怎样进一步“服务”问题。服务。自觉强化服务意识,做到多服务、不干预;多帮忙、不添乱;多设路标、少设路障;多讲“怎么办”少讲“不能办”企业经营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怀着感激的心态看待企业、看待经营者,有了问题要积极帮助他解决,出了过错要及早提醒打招呼,违反了法律要善意进行执法,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便利化、人性化、无微不至的服务。

五、要心存大志向。切实打造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

离不开干事创业的企业家群体。座的企业家都是精英、希望,经济要取得大发展、快发展。也是宝贵财富。要千方百计为企业家队伍成长壮大创造良好环境,全社会营造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的浓厚氛围。要进一步加大奖励鼓励力度,对于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县委县政府在给予物质奖励同时,赋予其应有的政治荣誉和社会地位。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既是企业的骄傲,也是一个城市的品牌。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光荣感、自豪感和自信心,自觉把企业发展与全县大局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实现个人价值与体现社会价值紧密结合在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创造财富、奉献社会中去。衷心希望各位企业家:一要加强学习。要站在市场经济的最前沿,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对市场的预见性和前瞻性。二要与时俱进。思想上要破除得过且过、小富即安的思想。现在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民营大企业,叫得响的民营企业品牌,这迫切要求我企业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开放的眼光和胸怀认识和管理企业,要善于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敢为天下先,敢走创新路。三要自强不息。企业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企业发展的历程中,难免要经历挫折和失败,希望我企业家要善于适应各种环境,做到顺境时不忘乎所以,困难时不惊惶失措,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坚定搞好企业的信心。四要有社会责任感。企业家尤其是座的各位优秀的企业家,不仅有一定的财富,还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深受社会的尊重。希望我企业家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做到财大了不气粗,富裕了不忘本,回馈社会,扶贫济困,多行慈善之举,多为利民之事,努力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提升教育教学实施意见 下一篇: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资金监管工作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