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植株全钾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时间:2022-09-22 06:53:10

作物植株全钾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摘要 分别用重量法、原子吸收机法和火焰分光光度法测定大米、黄豆、圆白菜3种作物植株的全钾含量,对不同测试方法进行比较,并探讨不同稀释倍数和不同曲线浓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量法检测的结果严重超过允许误差,不适合用于植株全钾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较为准确、灵敏度较高、重现性好、可靠,可用于植株的全钾检测,其中火焰分光光度法更为优越。

关键词 作物;植株全钾;重量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分光光度法;测定;比较

中图分类号 O6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237-02

目前,作物植株全钾的检测方法没有国标、行标,在广西地区甚至尚无地标,钾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四苯基合硼酸钾重量法、火焰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1-2]。因此,在日常检测工作中,笔者对作物植株全钾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2011年灵川县各种小区试验的大米、黄豆、圆白菜植株样及生物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主要仪器设备:真空泵、4号玻璃坩埚、干燥箱(能维持120 ℃±5 ℃),火焰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机。

主要试剂:15 g/L四苯硼酸钠溶液、40 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400 g/L氢氧化钠溶液、溴水溶液、硫酸、30%过氧化氢、钾标准贮备溶液。

1.2 测试方法

1.2.1 试样溶液制备。①重量法。称取过35目的风干试样5 g,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约150 mL水加热煮沸30 min,冷却,定量转移到250 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干过滤,弃去最初50 mL滤液,得滤液a,备用。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分光光度法。称取过35目的风干试样0.5 g,置于凯氏烧瓶底部,用少量水冲洗沾附在瓶壁上的试样,加硫酸5.0 mL和过氧化氢1.5 mL,小心摇匀,瓶口放一弯颈小漏斗,放置过夜。在可调电炉上缓慢升温至硫酸冒烟,取下,稍冷后加15滴过氧化氢,轻轻摇动凯氏烧瓶,加热10 min,取下,稍冷后分次加5~10滴过氧化氢并分次消煮,直至溶液呈无色或淡黄色清液后,继续加热10 min,除尽剩余的过氧化氢。取下稍冷,小心加水至20~30 mL,加热至沸。取下冷却,用少量水冲洗弯颈小漏斗,洗液收入原凯氏烧瓶中。将消煮液移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静置澄清或用滤纸过滤到具塞三角瓶中,得到滤液b,备用。

1.2.2 测定。①重量法。吸取1.2.1中滤液a 25 mL,置于200 mL烧杯中,加EDTA溶液20 mL,加酚酞溶液2~3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红色出现时,再过量1 mL,在良好的通风柜内缓慢加热煮沸15 min,然后放置冷却或用水冷却至室温,若红色消失,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红色。在不断搅拌下,于试样溶液中逐滴加入四苯硼酸钠溶液,加入量为每含1 mg氧化钾加四苯硼酸钠溶液0.5 mL,并过量约7 mL,继续搅拌1 min静置15 min以上,用倾滤法将沉淀于120 ℃下预先恒重的4号玻璃坩埚式滤器内,将盛有沉淀的坩埚置入120 ℃±5 ℃干燥箱中,干燥1.5 h,然后放在干燥器内冷却,称重。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的稀释倍数用同一条曲线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吸取1.2.1中滤液b 5.00 mL分别于50、250、50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或另按要求吸取、定容),上机测试。原子吸收机测试所用的曲线浓度是0、2.00、4.00、6.00、8.00、10.00 μg/mL。火焰分光光度计测试所用的曲线浓度是0、5.00、10.00、15.00、20.00 μg/mL。测定不同稀释倍数用不同曲线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分别吸取1.2.1中滤液b 5.00 mL分别于50、100、250 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上机测试。原子吸分光光度法测试所用的曲线浓度分别是:0、5.00、10.00、15.00、20.00 μg/mL;0、2.00、4.00、6.00、8.00 μg/mL;0、1.00、2.00、3.00、4.00 μg/mL。火焰分光光度计测试所用的曲线浓度是:0、5.00、10.00、15.00、20.00 μg/mL;0、3.00、6.00、9.00、12.00 μg/mL;0、1.00、2.00、3.00、4.00 μg/mL。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测试方法对植株全钾检测结果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重量法检测的结果严重超过允许误差;测定值偏离实际值不可避免,该方法不适用于作物植株全钾检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分光光度法的检测结果的误差都较小,都在允许误差内,均可以用于植株全钾检测。

2.2 不同稀释倍数用同一条曲线对植株全钾检测结果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的稀释倍数用同一条曲线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是:稀释倍数越大检测结果越高,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稀释倍数增大,检测结果增高更加明显。由于稀释倍数加大,吸光度值变小,但使校正值加大,从而使计算结果偏高[3-4]。

2.3 不同稀释倍数用不同曲线对植株全钾检测结果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稀释倍数的加大,测定所用的曲线浓度也相应减小,使待测溶液的浓度保持在标准曲线的中部,测定的结果都比较准确,都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分别用重量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火焰分光光度法来测定作物植株的全钾,探讨了不同稀释倍数和不同曲线浓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旨在找出这3种测定方法中日常测试最适合用来测定植株全钾的方法。测试结果表明,重量法检测的结果严重超过允许误差,不适合用于植株全钾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火焰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与原结果偏差均在允许范围内,结果较为准确、灵敏度较高、重现性好、可靠,都能用于植株的全钾检测,但是火焰分光光度法更为优越,因为火焰分光光度法的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试样处理好后数分钟可完成测定,并且火焰分光光度法对操作费用和技术要求不太高,测定结果稳定,可节省成本和减轻化验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在用火焰分光光度法测定植株全钾时,为了减少样品、试剂的浪费,同时又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5-6],检测植株所用的稀释倍数以10倍为佳,曲线浓度以0、5.00、10.00、15.00、20.00 μg/mL为宜,该结果可为同行在测定作物植株全钾时提供参考。

4 参考文献

[1] GB/T 8574-2010复混肥料中钾含量的测定 四苯硼酸钾重量法[S].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0.

[2] NY/T 87-1988土壤全钾测定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8.

[3]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土壤分析技术规范[S].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75-77.

[4] 北京农业大学.农业化学[M].2版.北京:农业出版社,2003.

[5] 焦桂珍,张凤侠,赵云强,等.烟叶中氯和钾常规法测定前处理改进初探[J].河南农业科学,2008(8):150-151.

[6] 孙兰香.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测定土壤速效钾[J].现代农业科技,2008(17):200.

上一篇:初探大学英语分组教学法 下一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