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古井的记忆与想象

时间:2022-09-22 06:25:45

建水地处滇南,距省会昆明220公里余。为滇南交通要冲,军事、文化之重镇。从它的名字,就可以想见它与水有着不解之缘。《元史・地理志》有载:“建水城,唐元和间蒙氏所筑,古称步头,亦云巴甸。每秋夏溪水涨溢如海,夷谓海为惠,历为大,故名惠历,汉语日建水。”

建水境内有南盘江和红河两大水系,支干河流众多。南盘江起源于云南曲靖市沾益县的马雄山东麓,最终流向我国南海。红河源于大理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在中国境内经河口县进入越南,向南流入太平洋。这些河流,就像这个地方的精灵。

古代寺庙就是他们用来神灵沟通的场所,古民居就是他们居住的地方,古桥还在承担连通河两岸的重任,古井更是建水人生活的水源。

小城建水虽处云南极边,却是一个古迹众多、人文荟萃的地方。在这个重造“现代古迹”的年代,建水人依然保持着数百年来的传统。那些已经使用百年历史的建筑和设施,仍旧还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古代寺庙就是他们用来神灵沟通的场所,古民居就是他们居住的地方,古桥还在承担连通河两岸的重任,古井更是建水人生活的水源。

在自来水已经普及的今天,建水人对古井情有独钟。建水城里的井成了各处的标志,只要提到某一口井,当地人就可以讲出它的方位,有什么特色,水的口感怎样。对这些,他们常常是津津乐道,乐此不疲。

建水古井的数量众多,其中最出名的有六口。一幅有趣的对联将它们串到了一起:“龙井红井诸葛井,醴泉渊泉溥博泉。”分别指建水的龙井、红井、诸葛井、东井、小板井和大板井。除了这六口著名的井之外,建水县城里还有许多其他的古井分布,这些古井造型多样,又各具特色。

更有趣的是,在一些井中,还有红鲤鱼自由地游弋。取水人看到了它们游动的身影,就知道可以放心地取用。

古井在建造之初是为了汲取生活用水,但是建水的先民却不只停留于此,他们把古井的安全性和美观性也纳入了考虑的范围。有直径三米的大井,也有几十厘米的小井,这样的小井分为“二眼井”,“三眼井”,“四眼井”,还有方形井、圆形井和月牙形井等等。在建水,随处可见,这些造型优美、构思独特的井的踪迹。

井沿一般由石材打造。较大的井口是用多块打成弧形的青石拼接而成,也有用一块巨石打出多个井口的。多眼井的井沿较小,这首先保证了取水人的安全,另外可以把取水人分开,多人同时取水。这样别具匠心的设计既美观,又实用。更有趣的是,在一些井中,还有红鲤鱼自由地游弋。取水人看到了它们游动的身影,就知道可以放心地取用。

在建水建城之初,东井就是本地先民的水源,建水为“唐元和间蒙氏所筑”,如此算来,此井已有千年的历史。

位于县城东门外的东井是与古城相伴而生的。乾隆《重修东井碑记》载:“东井创自建城之初,载在郡志名曰醴泉,俗名水井殿。重修于嘉靖十四年。”“醴泉”语出《礼记・礼运》,正所谓“天降甘露,地出醴泉”。天地对应,醴泉即出东井,堪与甘露相媲美。在建水建城之初,东井就是本地先民的水源,建水为“唐元和间蒙氏所筑”,如此算来,此井已有千年的历史。

而《建水县志》的编纂者根据井旁分别立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的四块重修碑记中的其他证据,认为此井只能上溯到元代,但这也说明此井至少应有70a年以上的历史。井还是那口井,除了多出的几块碑记、打水绳索的勒痕之外,似乎没有太多的变故。如今附近的人还是来这里汲水,我们还依然看到在这里洗衣、洗菜的家庭主妇忙碌的身影。井旁的两块石板,历经数百年乃至千年的磨砺,棱角已平,表面光滑如凝脂。

在建水的农贸市场上,卖豆腐的小贩一再强调自己出售正宗西门豆腐,他们会因此而稍稍抬高价格。价格虽高一些,主妇们却乐于多花上几毛钱,买到用大板井水做的豆腐。

在建水的西门外有一口重要的古井――大板井,旧志中称其为溥博泉,相传此井掘于明洪武年间。踏着车辙深深的青石板路,在一条悠悠小巷的尽头,就可以找到大板井。井沿直径约三米,井水清澈见底,甘冽可口,为当地井水之上品。建水人喜喝此井之水,用之泡茶,回味甘甜。用于做汤,则味道鲜美,口感更佳。

此井附近有多家豆腐作坊,它们用的都是大板井之水。建水城中便有了本地公认的品牌――西门豆腐。在建水的农贸市场上,卖豆腐的小贩一再强调自己出售正宗西门豆腐,他们会因此而稍稍抬高价格。价格虽高一些,主妇们却乐于多花上几毛钱,买到用大板井水做的豆腐。她们熟谙这种豆腐的特点和购买诀窍,所以小贩也不曾用其他豆腐来冒充,自然是以诚信为本了。

有些人在其中掺入了自来水,或是其他井里的水替代,以降低劳动力付出,但是建水人的大板井情结很快就把他们淘汰出局。只有那些诚实劳动的人才能赢得信任和尊重。

在建水,因对大板井水的需求,而产生了送水产业。一些本地人以贩卖井水为生。每天贩水人奔波在建水的街巷,为古城的居民送去甘醇的井水。曾有外乡客加入了这个行列,有些人在其中掺入了自来水,或是其他井里的水替代,以降低劳动力付出,但是建水人的大板井情结很快就把他们淘汰出局。只有那些诚实劳动的人才能赢得信任和尊重。有一对勤劳的建水夫妻,他们每日送水,收入很好,他家的送水车也从马车,变成了电动的三轮车。

每天清晨,小贩们赶着马车、开着机动三轮车来到大板井边取水。他们或挑或提,取水装车,运到城里,沿街叫卖。建水人的一天也从在他们浓浓乡音的叫卖声中开始了。县城里的人家里都会有一只缸,用来盛放西门水。虽然桶装水已经遍及全城,建水人还是更乐于这天然的井水。它是无以替代的。与其说它比矿泉水好喝,不如说他是建水人传统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多少年来的心理沉淀,又怎么是朝夕可以更改的?

时间仿佛凝固了。那一直传承的泡茶要领,古老的铜壶,发黑的门面,古稀的茶客,使人依稀回到古城的旧日。

明清时期的建水是滇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贾云集,古城里开了许多茶馆。而如今老式的茶馆已经被新鲜的酒吧和会所代替。不过建水古城里还有数家老式茶馆坚守着自己的阵地。

在建水的老街上,茶馆的幌子高高地挂着,木制门窗已经变得漆黑,门口灶台上的水壶冒着热气。泡茶必须用当天的西门水,盛水的桶应是木桶,舀水要用木瓢,烧水要用铜壶,在水烧开之前不能揭开盖子,茶具用完之后当天就要清洗。

茶客们每日聚在这里海聊,有的推牌九、打麻将,有的打扑克,喝着用西门大板井水泡的茶,吸着建水特色的水烟筒,仿佛外面的纷繁世界与他们无关。时间仿佛凝固了。那一直传承的泡茶要领,古老的铜壶,发黑的门面,古稀的茶客,使人依稀回到古城的旧日。

至今建水许多地方还保留有XX营、XX所的名称,我们也只能从这些片段的记忆中,想象当年大批的江南军民迁入建水的景象了。

在建水的古井文化中,充满了对于移民来源地――江南的想象。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从江南调集大批军民到边疆屯田,建水也是主要的屯田地之一。《民国建水县志稿》载:“明初,万中等指挥到临屯田,始为汉族萌芽之期。到洪武十三年,移江南大姓以实临安,汉族渐增。”由此改变了建水少数民族占主体的人口格局,城垣也由夯土变成了砖石,建水在滇南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至今建水许多地方还保留有××营、X X所的名称,我们也只能从这些片段的记忆中,想象当年大批的江南军民迁入建水的景象了。

这些来自江南的士兵和移民揣着对自己家乡的怀念,把建水当成了他们想象中的“江南”。在建水城南有一口“龙井”,这个名字就是把西湖“龙井”之名直接拿来使用。在建水城西南有一座古老的庙宇――指林寺。建水有这样一条关于指林寺的民谚:“先有指林寺,后有建水城。”民间一般认为指林寺太久远以至于无法确知它建于什么年代,这不过只是为了烘托指林寺的悠久与神秘。

据指林寺内《重修指林寺碑记》载:“其肇创之始,命名之义无碑志可考。俗传谓赵宋时,其地荒寂多林木,居人旦旦见一鹿止于中,率众往捕之,踪迹无所睹。俄一异人出誓其林曰:‘鹿处此非一朝夕,汝辈欲何为耶?’言既亦不复见。众皆返走,咸惊以为神。因相与立小祠祭之,甚是灵验。”而到元元贞年间有了正式的记载,当地人何昌明在此修建一殿二塔。

指林寺的神秘与灵验还与寺内的运木井的传说有关。这个传说同杭州净慈寺运木古井与济颠和尚的传说如出一辙,甚至把那根留在井里的木料也描述得神乎其神。只是这里故事的主人公变成了本地人――疯摇城(此人本名姚成)。疯摇城正是一个建水本土版的济颠和尚,正直善良、惩富济贫,又整日疯癫。

古井,对于建水人来说,是生活的支撑和生命之源。它给传统的生活留下了一片空间维护着建水人那延续数百年的生活方式,更承载着他们祖辈对自己家乡的想象。古井,养育了一代代的建水人,陪着他们走出过去,步入现在,也会伴着他们走向未来。

上一篇:人江南北 稻米飘香:四大米市与人间天堂 下一篇:深入亚马逊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