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9-22 06:17:23

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进一步深入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大力推动下,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分析阻碍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共建的主要因素,以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特点,从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建设中心、特色文献和特色数据库建设入手,提出开展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共建的思路。

关键词: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共建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139-01

在贯彻十精神,加快基层惠民文化建设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有着重要意义。由此,本文将以云南地区为例,试图就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存在主要问题与对策作论述。

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信息化共享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十二五”期间,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2013年初,文化部关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通知指出进一步推动“十二五”时期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纲要特意指出要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产品译制工作,建立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建设中心,在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组织协调下,开展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数字资源的征集、整合、译制及服务工作,建设一批贴近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反映少数民族特色、帮助少数民族农牧民群众生产致富的数字文化资源。逐步丰富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种类。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丰富。云南是偏远的边疆省份,又是多民族聚集地区,26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涉及民族的土司宗教文化、服饰礼仪文化、歌舞戏剧文化、美术工艺文化、民俗节日文化、饮食起居文化、特色语言文化等,这是人类文明难得的瑰宝,也是民族地区取之不尽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文化在人类文明传播的过程中,留下了丰富的云南特色文化资源。

(三)民族地区基层网点的覆盖面拓宽。随着云南省“数字乡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工程的陆续展开完成建设,民族地区网络体系建设普及度逐步的提高。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基本建成,数字资源初具规模,技术平台日趋成熟。网络信息工程建设的实施为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传输共享构筑了坚实的技术平台。

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信息化共享工程建设的存在问题

(一)政府经济投入与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相差太远。在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期间,云南多数州市财力困难,州市中心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无法发挥州市支中心应有的指导和辐射作用,也加大了省级中心的工作量。某些县级图书馆舍破旧、狭小或新建,造成“安不了”的现状。

(二)民族地区文化管理人才缺乏。随着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深入和继续开展,大量加大了文化资源管理的工作量。而相反的是,适用于民族地区文化管理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云南省某欠发达的州市图书馆人员仅20人,县级图书馆平均仅6人左右。另外,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同大众文化差异较大,而且数字化资源的管理也对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民族文化管理人员在数量和人员技术水平等方面均不能满足现如今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的需要。

(三)民族地区特色文化共享资源缺乏。现有资源对读者缺乏吸引力,造成“用不上”的现状。在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期间,虽拷入大量资源,但是资源内容缺乏针对性。适合本地区群众使用的民族语言文字资源极度缺乏。同时地方特色文化资源采集、制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自有特色资源量明显不足。问形成专业化更强、品牌化的特色数字化资源。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当前,文化共享工程已从共建进入到全面共享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三个重要转变,即工作重点从侧重设施建设向侧重管理服务转变;建设方式从铺摊建点的规模化建设向专业化和品牌化转变;发展模式从单一化向社会化转变。实现三个转变,本文建议从一下几点入手:

(一)争取财政持续加大投入,逐步实现服务功能转变。地方财政要按照规划任务,确保配套资金的落实,同时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加大对文化共享工程的投入力度。建立工作激励机制,对共享工程建设、管理、服务工作成绩突出的地区和单位予以奖励,调动各地做好共享工程工作的积极性。实行“黄牌警告制”,简历专业检查组,定期不定期对各级支中心、网培学校进行抽查,对管理和服务中存在严重问题的支中心、网培学校予以“黄牌警告”。

(二)完善培训制度、健全人才队伍。建立完善的分级培训制度,形成梯次结构得当、层次健全完整的共享工程人员培训体系,由省分中心负责州市支中心的人员培训,州市支中心负责县级支中心的人员培训,县级支中心负责网培学校(分校)人员的培训,做到层层抓培训。加强文化共享工程各级中心的机构建设,建立文化共享工程人力资源支持保障体系,培养一支既具备较高技术素质和专业知识,掌握数字文化服务的基本理念,又能熟练运用数字文化服务技能的人才队伍。

(三)大力建设特色鲜明的数字化文化信息资源。充分发挥省级分中心在资源建设上的示范作用,重点建设一批主题鲜明、体系完整、质量上乘、特色突出的数字资源库,着力打造《云南独有少数民族多媒体资源库》、《云南农业信息多媒体资源库》等精品资源。在资源建设中,要着重加强地方特色资源建设,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抢救、保存与传承,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资源的比例。

总之,通过各方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加大资金投人,完善培训制度,健全人才队伍,健全特色数字化资源库,实现设施、管理、服务、队伍、资源、技术方面的共享, 努力构建完善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共享平台。

【参考文献】

[1]周和平.加快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N].中国文化报,2007(20).

[2]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二五”规划纲要[J].文化教育网,2013.

上一篇: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诊治体会 下一篇:特重度烧伤患者康复期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