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到“外”,“苦”“乐”并重

时间:2022-09-22 06:09:44

一、从“内”到“外”

“内”,指的是课内,包括课本内和课堂内;“外”指课外,包括课本外和课堂外。“从‘内’到‘外’”,指教学内容从课本内到课本外的拓展,教学活动从课堂内到课堂外的延伸。

1.教学内容的拓展

在现有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篇目、篇幅不可谓不多。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选文为例,古代诗文几近半壁江山:必修1~5,每一模块的“阅读与鉴赏”部分共四个单元,除必修1只有一个单元的文言文外,必修2~5都是一个古典诗歌单元和一个文言文单元。在人教社出版的选修系列教材中,还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散文选读》等专门的古诗文教材。那么,“向课本外拓展”有何必要呢?

首先,“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古诗文学习要多少积累才能促成“质的飞跃”?难以定量,应该是多多益善(当然会受制于教学时间)。所以教学内容囿于课本篇目是难以满足教学需要的。其次,“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例子(或者叫“样板”)的选择不必囿于课本。在新课改背景之下,不少学校和老师采取校本教材开发甚至是教师个性化教材开发的做法,是值得赞赏和借鉴的。

其次,即便我们按照课本篇目安排教学内容,也有“向外拓展”之必要。背景上的深入了解,内容上的佐证或对照,情景的设置,兴趣的激发……都需要老师“顺手拈来”。例如,我们在讲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如果能够引入白居易《新制布裘》进行比较阅读,体会“推己利以利人” 与“宁苦身以利人”的区别,也许学生对“诗圣”的理解是会有所不同的。那种局限于一诗一文读背串讲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有深刻的体悟和长久的记忆。

2.教学活动的延伸

“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是一个教育常识,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我们理应追求高效的课堂。但在追求高效课堂的同时绝不能忽视课外活动的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可以为自主、探究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古诗文学习,无法速成,需要下一番沉潜涵泳的功夫。这往往难以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之内实现,“向课堂外延伸”成为必然的选择,而且也完全符合“生活即语文”的教育理念。

延伸的真意,必须是自主、探究的落实,而非课堂教学任务的外移;必须是有助于知识拓展、能力提升的综合实践活动,不能只是简单机械的作业训练。这种延伸,可以是配合课内教学内容的资料搜集;可以是朗诵比赛,可以是小品表演,可以是古典诗词创作(有条件还可以将学生习作结集出版,作为他们诗意成长的见证),可以是基于学生兴趣和自主选择,而又框定在古诗文范围内的课前演讲或读书报告,可以是按作家、作品、体裁、意象、话题等进行的专题研究……

这样的延伸,必能使古诗文教学多姿多彩,生机盎然。

二、“苦”“乐”并重

“苦”指的是苦功,“乐”即乐趣。“‘苦’‘乐’并重”,是指教师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语言知识训练,让学生下足苦功;又要致力于课堂教学艺术的提升,让教充满乐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强调训练与追求课堂教学艺术是并行不悖、相互交融的。

1.严格的语言训练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古人的这一训诫,在当下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大有被吞没之虞。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论争之中,语文教学中的“训练”渐渐淡出语文话语圈;在新课程背景下,提“苦”字更显得不合时宜。即便有人谈到训练,也多是表达能力训练、思维能力训练等,少有人理直气壮地谈起语言知识训练。

但我始终认为,中学古诗文教育虽然肩负着文学教育和文化教育的使命,基础还是语言教育,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最根本的目标。 “一怕文言文”的心态折射出的正是中学生文言阅读水平普遍低下的现实。语言教育不花一番大力气进行训练是难奏其功的,所以,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语言知识的艰苦训练,或许看起来不那么“科学”,却是有效的途径。我们这些做语文老师的,回想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又有谁没有经过字词、翻译等方面的严格训练呢?

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整理,文言语法的辨析,文言文段的书面翻译……这些应该是常规性的训练任务,不应该在热闹的教学改革中被革掉。

2.有趣的课堂教学

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要“使学生喜欢”,靠学生单方面的涵泳难以办到,靠冷冰冰的训练难以办到,语文教师只有努力让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富有趣味,才能让古诗文教学课堂充满魅力。一直以来,大家对古诗文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多有探讨,富有启迪。我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1)还原历史现场。古代诗歌也好,散文也罢,貌似带着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冰冷与古奥,其实它也总是特定时空、特定人事遇合的产物,字里行间满溢着与我们一样的“人”的举动与悲欢、思索与迷惘。语文老师要善于通过讲解、引导,将文字背后生动鲜活的历史场景――那一个个名字背后的故事,那一个个故事背后的情感与智慧等等――加以还原,让学生获得一种“在场感”。例如,读游子之诗,要能让学生领略到明月秋霜的寒光,雁鸣鹃啼的凄凉;读帝王将相的传记,要能让学生感受金戈铁马的英武,运筹帷幄的气度……学生只有“在场”,才能“不隔”,注意力、理解力、情感、思维诸要素才能得到彻底释放并形成合力,学习效果达到最佳;而语言积累、文学熏陶、文化濡染等“场效应”才能得以实现。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有些人便很是排斥“讲授”,我觉得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若只是照本宣科式的“串讲”、填鸭式的“灌讲”,那自然是要反对的,但如果是通过讲解让学生获得强烈的“在场感”,恐怕就是必须的了。

(2)激活思维能量。语言与思维紧密相连,决定了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思维的参与。这样的说法似乎有些无聊,但事实是在古诗文的教与学中确乎存在着“死记硬背”的现象,确乎存在着“古诗文就是读读背背”的片面认识。为什么已然背得“滚瓜烂熟”的课文学生一写就错(如将“艰难苦恨繁霜鬓”的“霜鬓”写作“双鬓”)?学生为什么总记不住一个词的若干义项?为什么翻译文言文时纰漏百出(如将《雪屋记》中的“木处而颠,土处而病”译为“住在木屋里会掉下来,住在土屋里会生病”)?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由此及彼、前后贯通的分析方法:没有将如霜白发与杜甫之老年相联系起来理解;没有将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联系起来记忆;没有将前文的“太古之人,或巢于木,或处于穴”和后文的“圣人为屋以居”贯通起来推敲(如此便知上古无屋,便不可能是“木屋”“土屋”)。即便是解决这样细节性的问题,也显示出了思维的力量,更不用说文意的理解,思路的把握等等问题了。因此,教师在讲授时注重思维训练,无疑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能量,体会到思维本身的乐趣与效果。

(3)锤炼教学语言。教学语言的锤炼是语文教师永远的追求,专门论述者很多。但课堂教学语言有很多指标,诸如简洁、优美、深刻、幽默等,哪一项在古诗文教学中最能起到激趣的作用?当然是幽默。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能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加深受众理解。还记得大学时一位老师给我们讲解“佛祖”“菩萨”的区别,他打比方说,佛是董事长,菩萨是总经理。在那个“董事长”“总经理”还比较稀有的年代,老师的这一解释让我们倍觉新鲜而有趣,而且让我们豁然开朗,印象极深。

(4)优化课堂活动。课堂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这也是一个常识。但从“满堂灌”到“满堂问”“满堂放”“满堂动”的变迁,可知我们对“双边活动”的理解常常出现偏差。教师的讲授、示范、释疑、评价,学生的诵读、讨论、质疑、写作……这些都是课堂活动的基本形式,如何组织才是“优化”?我觉得并无定规,但务必让学生保持充沛的兴趣,感受到收获的快乐。总之,课堂活动形式一方面要追求新颖、丰富,一方面也要追求自然、实效。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开中学

上一篇:影响远程学习者学习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下一篇:试论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