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中期妇女终止妊娠的心理因素分析与护理

时间:2022-09-22 05:51:59

孕中期妇女终止妊娠的心理因素分析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2-0254-02

【关键词】中期引产;心理学;心理护理

终止妊娠对于女性来说,无论是心理上抑或是身理上都无疑是一种重磅型的打击,所以引产后做好心理护理对家庭乃至于医院来说是重中之重。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展及转归有一定的影响。女性妊娠以后,其心理会随着妊娠的进展而有不同的变化[1]。对于孕中期终止妊娠的孕妇来说,常会出现焦虑、恐惧、忧郁等一系列应激反应,这种应激心理常可导致引产失败、出血、宫缩乏力等病理反应。因此,做好中期引产孕妇的心理护理,对于引产顺利进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将2011年一年时间在我院行中期引产孕妇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11年1~12月,我院共收治中期引产孕妇66例,其中初产妇36例,占54%;经产妇30例,占46%。已婚者40例,占60%;未婚者26例,占40%。年龄最大40岁,最小18岁。术式:羊膜腔内注射术40例,约占60%;药物流产26例,约占40%;术后自然流产62例,占94%;钳刮术流产4例,占6%。

2心理特征分析

2.1焦虑:大部分孕产妇,尤其是初产妇,由于对分娩知识缺乏,如:何时出现腹痛、多长时间胎儿可以排出等,从而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住院作为一个新的压力源,作用于孕妇也可以产生或加重焦虑。即使在同样的环境下,孕妇的焦虑水平也不同[2]。

2.2紧张不安、恐惧:中期引产对于错过早期人工流产机会或由于某种原因不宜继续妊娠者,是不得已采取的方法。另外,有些夫妇从优生优育角度考虑要求终止妊娠,是计划生育的补救措施,一般多采取羊膜腔内注射术,迫使妊娠终止,对此孕妇易产生紧张、恐惧感,担心有生命危险,害怕手术疼痛,尤其是初产妇担心影响今后的生育功能,顾虑重重,有一种不安全感。

2.3消极抵触:多发生在已经生育过一胎或现在有一女孩的妇女。由于对计划生育政策不理解,想不通,重男轻女,其本人及家属不愿引产,不能与医护人员很好的配合,态度生硬,个别住院期间悄悄离开医院,给医疗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2.4自卑,怕别人知道:常见于自尊心强的未婚女性。由于未婚先孕在孕早期又因害羞而错过人流机会,不得已而引产。她们常偷偷来院,选择离单位及家庭远的医院,住院期间不愿意多说话,怕与人交谈,更不愿听别人讲话,尤其是打听姓名和地址。有的无人陪伴,因无人体贴而产生自卑忧郁感,甚至产生情绪障碍,给引产工作造成困难。

2.5绝望,悲观:常见于未婚先孕后又被抛弃的女青年。她们承受着精神及肉体的双重痛苦,又怕亲友歧视,对于前途失去信心,悲观绝望,甚至有轻生的念头,无形中阻碍了引产术的顺利进行。

3心理护理

3.1消除顾虑,避免产生孤独心理:在接待孕妇入院时,医务人员应主动热情,详细介绍入院须知及生活环境,以消除孕妇对医院的陌生感,消除不必要的顾虑。经常深入病房,在做好介绍医院相关制度的同时,针对孕妇不同的思想顾虑,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

3.2增强产妇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和安全感:医护人员要以亲切的态度注意倾听产妇的陈述,了解她们的感受,耐心解答她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详细告知解决的方法,并针对不同文化层次、性格和社会角色,注意沟通方式及语言艺术,让孕妇感到亲切、可信,在对其进行的一切操作和检查前要注意和孕妇的交流,征得她们的同意。检查时要细心认真,力求动作轻柔敏捷,以娴熟的技术让她们放心。

对有消极抵触心理的孕妇,接触时语言柔和避免刺激性语言和发生冲突,认真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纠正她们重男轻女的错误思想。经过我们的细心宣传教育,具有抵触情绪的妇女多能配合检查及手术,顺利完成引产。

对于自尊心强的孕妇我们首先重视保护性医疗制度,保护她们的隐私,不询问她们不愿讲的事情,对他们照顾体贴,不歧视她们,从而使她们从自卑中解脱出来面对现实,打消顾虑,以良好的心态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

3.3妊娠合并症及胎儿畸形引产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尤其重要患者当中多是生育高峰期的妇女,有些人患有心、肝、肾等疾病,而这些病本身就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何况还合并妊娠,这类患者常因道听途说对病情的严重性有所了解,因而思想特别紧张。不仅要详细了解其现病史及生育史,而且要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用娴熟的技术,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热情的态度对待患者。还有一部分是胎儿有畸形的,他们往往担心下一次怀孕时会有同样的情况,所以心理特别恐惧。针对这样的患者,应安慰患者,帮助其寻找原因,介绍其多年一些有关孕期保健的书籍,重视产前检查,必要时夫妇双方体检。

3.4未婚先孕妇女心理护理在中期妊娠引产患者中占较大比例这类患者年龄往往比较小,除了胆怯、紧张、自责、羞愧、尴尬外还会担心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担心会不会影响以后的怀孕。除了常规护理外,还应以崇高的道德观去教育她们,给她们说明引产、流产对身体的危害以及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暗示她们要自尊自爱。当然,对于那些因涉世未深,上当受骗或因一时冲动而致受孕者,我们更应谨慎对待。她们大都沉默寡言、情绪抑郁、心情紧张。我们要有职业同情心和责任感,关心体贴她们,用医务人员特有的温暖去抚慰其心灵的创伤,同时也应为她们保密,不能到处宣扬,伤害她们的自尊心。

3.5加强孕妇对引产知识的理解,增强自身素质:引产前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使她们对引产这一事件有正确的评估,利于保持自身情绪的稳定,情绪稳定的孕妇遇到心理压力时更倾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缓解压力,积极的应对措施利于孕妇对于引产这一事件的正确评估,如此循环往复,促进孕妇的心理健康[3]。另外,医务人员应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与患者沟通能力以及语言的艺术性。

4总结

通过对96例引产孕妇的心理分析体会到心理治疗是现代医疗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引产孕妇的医疗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面对的是阅历、知识层次不同,心态复杂多样的孕妇,医务人员良好的仪表、语言、举止、情感在工作中可以改变和影响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实践证明,对不同心理状态的孕妇,进行个性化的疏导,更利于顺利完成引产手术,同时也可以避免引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

参考文献

[1]王玉琼.母婴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4-55.

[2]张琪,罗桂祥,黄亦武,等.心理护理对妊高征患者的影响与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1):100.

[3]王玉琼,陈静,郭秀静.产前心理干预对产褥期妇女应对方式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7):623.

上一篇:优质护理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 下一篇:肿瘤护理工作中与患者的沟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