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时代下,如何进行深度阅读?

时间:2022-09-22 02:01:39

碎片化时代下,如何进行深度阅读?

碎片化的时间是一定的,但不应该把内容碎片化。阅读要像享受大餐一样,保证完整性。也就是说在碎片化中,阅读依旧还是可以选择完整、系统、深度的阅读。

数字化阅读和碎片化都已经成为既定事实。随之而来的浅阅读、段子、鸡汤泛滥等现象,这让很多专家学者表示担忧――“浅阅读”席卷来袭,深度阅读岌岌可危。

亚马逊中国在2016年“世界读书日”前夕再次联合新华网进行了“2016‘全民阅读’调查”,并了《亚马逊 2016年“全民阅读”调查报告》,分析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和独特需求,为他们提供更佳的选书、购书和阅读体验。通过覆盖全国500多个城市、11800多位受访用户的数据调查。

在这份报告结合了多年来亚马逊中国对中国市场的深入研究以及读者在线消费行为的分析,并从读者行为、喜好等多个维度对阅读热点和趋势进行了全方位的权威解读,其中也包括了深度阅读相关的话题。

社交媒体阅读=浅阅读?

在《亚马逊 2016年“全民阅读”调查报告》中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结论:在阅读方式上,男性偏爱深度阅读,女性偏爱浅阅读;在各年龄段中,60、00后更爱深度阅读,80、90后更爱浅阅读。

调查数据显示,男性每天通过社交媒体的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比例为45%,而女性高达55%;男性每天读书时间高于1小时的比例为41%,而女性仅为36%。90后是社交媒体的重度用户,每天通过社交媒体阅读超过1小时的比例高达54%,每天读书超过1小时的比例为41%。受访者中00后和60后每天读书时间超过1小时的比例,比社交媒体阅读时间超过1小时的比例高出约12%。

对照着这组数据和得出的结论来看,这组数据背后存在着一个使这个结论成立的条件:社交媒体阅读=浅阅读,读书=深度阅读。

“浅阅读”兴起于网络小说与网络媒体,随后膨胀于碎片化的SNS、微博,微信等,具备便捷、实时、高速、开放、草根、圈子等特征的社交媒体,这也是“浅阅读”的特点所在。

百度百科中归纳了“浅阅读”的四大特征:1.浅阅读产生的背景是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的爆炸;2.浏览式娱乐式阅读成为浅阅读的重要特点;3.浅阅读的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到电子与纸质并存;4.浅阅读的过程由以前在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

标题党、一图读懂XX、数字解读等形式,都是基于社交媒体的浅阅读属性而演变出来的。“短、快、新、活”都是社交媒体所追求的特点。这么看来社交媒体阅读和浅阅读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浅阅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不够系统、完整等问题这么看来确实存在。

有评论指出,碎片化让阅读变“轻”的同时,也让真正有效的阅读变得艰难,对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每天面对汹涌而至的信息,如果一个人不想成为被动的接收器,就必须具备更高的理性思维和判断力。同时,让自己在碎片化时代下,依旧可以选择完整、系统、深度的阅读,也是有方法可循的,这也是碎片化阅读应有的能力所在。

时间是碎片化的,但阅读的内容未必如是

与“社交媒体”一词如影随形的除了浅阅读,还有碎片化一词。不少专家对数字阅读所引发的碎片化、浅阅读增多现象表示了担忧。在他们看来,重网络阅读、轻纸本阅读等现象影响了青年人的读书兴趣,使读书成为一种被动和强制性的行为,无法感受到蕴含其中的无尽乐趣。

《亚马逊 2016年“全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对读书时间的调查分析显示:在较为放松的整块时间,进行的深度阅读仍是大部分用户会选择的方式,同时一天中各个碎片化时间是非常重要的补充。用户最主要的读书时间集中在睡前和周末,分别占比78%和48%,其次是早晚上下班的通勤时段,占比35%。

爱书的读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如通勤路上、午休、如厕等时间进行阅读。通过对该调查报告数据背后的分析发现,深度阅读仍是读书的主要方式,碎片化阅读时重要补充。

也就是说,阅读的时间是碎片化,但阅读的内容并非全是碎片化的。就如白岩松所说的那样――碎片化的时间是一定的,但不应该把内容碎片化。阅读要像享受大餐一样,保证完整性。也就是说在碎片化中,阅读依旧还是可以选择完整、系统、深度的阅读。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处理微博上、知乎上那些有趣的碎片化知识时,可将它们作为起点。以“趣点”为出发点,探索背后的原理、背景、应用,去查资料,顺藤摸瓜。这个知识点本身是没有太大价值的,有价值的是你去探索的过程。你经过探索了解到的东西,才能纳入你的知识体系,成为你思维的一部分。

带着“问题”阅读更有效率

与“深度阅读”还是“浅阅读”密切相关的除了阅读“客体”之外,阅读的目的也十分重要。

《亚马逊2016“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业余爱好”和“职业知识储备”是排名靠前的两大阅读目的。文学小说以74%的比例高居阅读榜首。39%的社科和25%的经管类图书居于次席。心理励志和哲学也分别在国人阅读五大题材中榜上有名。

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在题材选择上有各自的显著特征,对比各个年龄段,亚马逊中国副总裁石建军发现,00后偏爱原版图书和教材教辅类书,这跟大部分00后处于求学阶段,有学习的需要密不可分;90后多读文学和心理励志类图书,这体现了他们刚刚步入社会后对于人生经验的渴求;80后对经管以及孕产育儿类书籍情有独钟,很多80后已经是管理层中坚力量并且为人父母,他们生活与工作同等重要的现象也反映在了阅读上;70后则爱读生活和少儿类图书,因为现在都倡导科学育儿,70后在带小朋友的时候也在努力吸收新知识;60后的最爱是社科及哲学图书,60后的朋友们已经步入“四十不惑”的人生阶段。

同时,阅读内容的群体性特征表现明显。亚马逊中国大数据显示,纸书读者排名前五的图书题材为文学、少儿、社科、经管和艺术;电子书排名前五的图书题材为文学、经管、社科、科技和少儿。

导致这些数据差异的行为原因,很大一部分就如石建军分析的一样,因处在不同阶段的人的需求不同而不同。当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时,如何抓住自己所需并不随波逐流地去阅读?

在《学会学习》一书中,就列举了多种阅读技巧和方式,其中第一条就是明确阅读目的。书中提到,做一件事总是有很多种方法,无论是解决一个难题、画好一幅画,还是对理想的结果精益求精。出于不同目标的阅读,也是如此。把你的阅读速度、阅读目的和读物性质匹配起来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阅读前应当断定阅读材料的类型、确定阅读的目的、设定阅读速度之后则可以开始阅读了。

撇开阅读介质,就单纯的读书来说就应回到问题的原点,明确看这本书之前是想解决什么问题,带着这些问题,主动、创造性地去从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甚至不应局限在一本书,可以在几本书之间展开“主题阅读”。

能否“用”起来,才是关键

其实阅读的重点在于有没有主动阅读、有没有独立思考、有没有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而不是阅读的介质本身。换句话说,读一本书也可能是碎片化阅读,如果不加思考和内化的话;读一篇微博也可能不是碎片化阅读,假如它拓宽了你的视野、引发了你的深入思考并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的话。

同时,读书不用追求“读完一本书”,而应该追求“从这本书中获得了什么东西”。一本书的内容不可能100%对你有用,其中肯定有你所不感兴趣的东西,也有你所无法接受的东西,没关系,接受你所能接受的即可。不用务求全部读完。甚至,读一半,放回去,再跳着读别的书,也是很好的方式。读书应该为自己所用,而不是让自己去迁就它。

无论是社交媒体带来的碎片化阅读,还是具有完整和系统性质的深度阅读,最终能否“用”起来,才是关键的。而“为自己所用”的实践,就是把内化之后的知识进行输出,试着用自己的话去表述出来。很多时候,感觉自己懂,却未必真懂。说一遍、写一遍的过程其实就是在行动和实践中找到自己的问题。

上一篇:浅析高校武术散打选修课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下一篇:活得久是件值得庆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