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多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2 02:00:19

【前言】“一文多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多层次就是对同一文本,围绕“一个”具体设计,从不同层次进行了解、认识、体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虽是同一种学习行为,但因为处于不同的认识层次,学生的所得也会有变化。下面看一个课例。黄厚江老师在教授《季氏将伐颛臾》时,采用传统学习古文的方法,不靠讲,...

“一文多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教的篇目非常多。在如此丰富的教学资源下,学生获得的语文素养(知识、能力等等)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有一点也是我们应该面对的,即教师对教材处理的策略问题。本文探讨了“一文多读”的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一文多读;高中;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可见,对于重要的文本,我们应该不怕浪费时间,通过“多读(不专指朗读)”,来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只从处理文本的一个方面,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一点看法。

一、多层次

多层次就是对同一文本,围绕“一个”具体设计,从不同层次进行了解、认识、体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虽是同一种学习行为,但因为处于不同的认识层次,学生的所得也会有变化。下面看一个课例。黄厚江老师在教授《季氏将伐颛臾》时,采用传统学习古文的方法,不靠讲,主要靠读。这是针对当时教文言文满堂灌这种传统教课方式,设计了9个层次的读:

(1)课前对照注释读课文;(2)指名一个学生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3)全班齐读,注意字音、句读和文气贯通。(4)教师范读,学生感受教师读的有味道的地方,注意字音、句读、语气的问题;(5)对照注释再读课文,指出理解有困难的问题,力求做到能口头翻译;(6)分角色读这篇课文。(先请两个男生,再请两个女生,师生一起评价);(7)座位临近的两个同学选一个段落尝试用白话进行对读;(8)教师读第三小节,让学生发现疏漏;(9)质疑阅读,发现问题。

这样多层次的“读”后,最后的效果是什么?“文言文是可以‘读’懂的。”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最起码是:教学生学课文时要注意多层次。而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可能是太过繁杂,什么都有,什么都不深入。

二、多角度

有时对一篇文章,多读(阅读)几遍,每遍确定一个角度,从而可以对文章多方位认识、解读。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稍作借鉴。比如在教《我为什么而活着》(选自苏教版必修五)时,笔者对学生提出了如下引导:①第一遍,快速读课文,了解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形式。②第二遍,结合段首句,概括主要段落的内容。③第三遍,结合段落内容,深入探讨几个比较含蓄、深刻的句子的含义。④第四遍,出示不同的译文,比较表达效果。⑤第五遍,选取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或针对课文提到的某一个角度,抒写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本文篇幅较短,所以可以多读几遍。有时课文可能篇幅较长,那么可以选取“部分”进行多角度的赏析解读。在这方面,余映潮老师就做了很好的示范。比如在指导学生赏析《云南的歌会》第4段时,余老师给学生提示如下赏析角度:“①品味、发现这段文字中的线索;②品析其衬托、照应手法的运用;③欣赏其语言运用之美、细节描写之美;④说说比拟手法的表达效果;⑤阐释本段文字布局谋篇的点面结合之美;⑥根据本段文字说说对“情景交融”的理解。”

可见,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多角度的精读训练,可以充分挖掘文本的价值,从而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当然,选择文本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应该选经典的、适合这样操作的文本。

三、多版本

有些文本在选进教材的时候,编者基于一定的考虑对原了删改。其中的有些改变可能不会对学生的学习有太大影响,但细微之处还是应该引导学生揣摩一番的。比如老舍先生的散文《想北平》在选入教材(苏教版必修一)之后,与原文有细微的差别。但这一点差别也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加以利用。笔者在教学本文时,在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这一环节上,就给学生出示了原文,让大家比较、体会,看看哪一种更好?比如在第5段,原文是“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而选文删去了“几乎是什么地方”以及“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学生讨论后一致认为,“几乎是什么地方”是从范围上强调:北平处处皆自然。而删去的后一处是直接体现作者对北平的无限之爱,“天下第一”不是客观评价,是作者对北平爱的程度之深。所以,支持原文。再比如选文第6段与原文在细节上出入较多。这里只举一个例子。原文是“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也足以招来蝴蝶呀!”而选文是“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其中仅对“翩翩”一词,学生普遍认为“无胜于有”,因为作者这里的语言非常之简洁,几乎没有用过什么形容词。而这里多了“翩翩”,不但不显其美,反而不协调。因而学生戏说:这儿偏偏多了个“翩翩”。我课后反思,这样的比较不一定多严谨,但从认识、研读文本和体味语言来说,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但是有的文章改动之后和原文就有较大的出入,甚至选文和原文的主题等有明显不同。比如《柳敬亭传》(苏教版《传记选读》),“黄宗羲的《柳敬亭传》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名篇……但几乎所有教材选用此文都删去了原文末段,又不附作者在文末的按语,遂使读者在对课文的主旨、人物的评价、作者的意图等的理解方面出现歧异。”我在教授本文时,首先按照选文让大家讨论主题,得出一个结论:体现柳敬亭的爱国思想。这应该符合编者的意图。然后再出示原文,让大家思考,从而引导他们认识:黄宗羲真正的写作意图,“并不是歌颂柳敬亭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气节”,文章的深层意蕴,在于作者“通过柳敬亭一生遭际,写出自己作为亡明遗民的怀念与怅恨。”[4]其实,涉及多版本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在必修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教材对“强虏”一词的注释:劲敌,指曹军。一本作“樯橹”,指代曹操水军。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来比较这两个词的不同,请学生谈他们的想法。

总之,在处理有关文本时,通过多版本的比较不仅可以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关键是可以借此引领学生更深地进入文本。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不能对所有文本同等看待。应该选择合适的文本,静下心来,带领学生细细品味,深深研读,其中“一文多读”便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上一篇:大语文教学观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下一篇:高中女子排球课的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