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

时间:2022-09-22 01:45:25

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市政工程建设的发展也十分迅猛,而人们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本文概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点及应用,探讨了市政道路工程中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U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公路中的建设发展迅速,但工程质量并不是很高。为了更好的控制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本文将结合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点、混凝土的搅拌与运输以及混凝土面层铺筑等方面进行论述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管理,加强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管理,以确保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特点及应用

在我国市政工程中,市政道路发展迅速,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抗滑等优点,且具有较强的耐磨抗压性能:

1、强度高、承载能力强

水泥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压、抗弯、抗拉和抗磨等力学强度。混凝土路面的抗弯强度达4.0MPa~5.5MPa,抗压力强度达30MPa~40MPa,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扩散荷载能力。

2、稳定性好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水稳定性好、热稳定性好,特别是其强度能随时间而增长,因而,水泥混凝土路面用于气候条件急剧变化地区时,不易出现沥青路面的某些稳定性不足的损坏。 

3、耐久性好、抗侵蚀能力强 

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好,无需很多的养护和维修,使用耐久且水泥混凝土对油和大多化学物质不敏感,具有较强的抗侵蚀能力。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的显著特点,能适应现代汽车运输载重量大、速度高且密度大的要求,决定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所以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市政道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市政道路工程中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

1、混凝土路面施工材料的控制 

根据混凝土路面施工进度计划,在施工前分批备好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包括水泥、砂、石料及必要的外加剂),并在实际使用时核对调整对已选备的砂和石料抽样检测含泥量、级配、有害物质含量、坚固性;对石子抽检其强度、针片状颗粒含量和磨耗等。如含泥量超过允许值,应提前1~2d冲洗或过筛至符合规定为止,若其它项不符合规定时,应另先料或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已有的配合比试验参数或以往的经验,得出初拟设计配合比,再按初拟设计配合比进行试拌,考察混合料的工作性,按符合要求的情况作必要的调整;然后按符合要求的情况再做必要的调整,得到设计配合比,最后根据混凝土的现场实际浇筑条件,集料供应情况(级配、含水量等)、摊铺机具和气候条件等,进行强度和耐久性试验,进行适当调整,得出施工最优配合比。

2、市政道路施工的测量放线工作

测量放样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应根据设计图纸放出中心线及边线,为加强路面标高和平面位置的控制,便于施工放样和检查验收,提高路面的施工精度,路面开工前,在已验收的路基中心线上设置控制桩,每100米不少于4个,该控制桩既控制平面位置又控制高程。控制桩设置时无论标高,还是平面位置,一定要保证精度,设置完成后进行一次复测,确保定位准确万无一失,真正起到控制桩的作用。同时根据放好的中心线及边线,在现场核对施工图纸的混凝土分块线。要求分块线距窨井盖及其它公用事业检查井盖的边线保持至少1cm的距离,否则应移动分块线的位置。放样时为了保证曲线地段中线内外侧车道混凝土块有较合理的划分,必须保持横向分块线与路中心线垂直。

3、混凝土市政道路施工的钢模板安装工作

根据施工过程,在基层检验合格后,即可安设模板。模板宜采作钢模,长度3~4m,接头处应有牢固拼装配件,装拆应简易。模板高度应与混凝土面层板厚度相同。模板两侧铁钎打入基层固定。模板的顶面与混凝土板顶面齐平,并应与设计高程一致,模板底面应与基层顶面紧贴,局部低洼处(空隙)要事先用水泥浆铺平并充分夯实。模板安装完毕后,宜再检查一次模板相接处的高差和模板内侧是否有错位和不平整等情况,高差大于3mm或有错位和不平整的模板应拆去重新安装。如果正确,则在内侧面均匀涂刷一薄层油或沥青,以便拆模。

4、混凝土路面振捣浇筑平整度施工控制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为了确保道路的平整,必须加强对拌和混合料的控制以及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成型过程的控制。首先,需要选择较为先进的混合料拌和机械设备,确保施工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其次,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根据一定的方向和次序进行,确保层面具有较高的平整性,在进行抽浆刮平以及搓平板的时候,应加强前后工序衔接性的控制,防止横向痕迹的出现。在影响平整度的施工技术中,抹面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为了更好地防止由于模板接头出现错位或者模板凹凸不平而影响平整度,在进行横向的搓刮之后,需要增加纵刮的环节,并加强检查,在检查的时候可以用三米长的直尺进行辅助,需要注意的是,在搓刮之前必须先清理干净模板顶。

运输机具的配备要适应混凝土的凝结速度和浇注速度的需要,使浇注工作不间断,拌和机不储存。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及规定的坍落度,如发生离析及坍落度不合要求,则进行二次搅拌,运输机械保证不吸水、不漏浆。

浇注混凝土前,对模板、钢筋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和积水应清理干净;模板内涂刷脱模剂或废机油。摊铺混凝土从一端向另一端推进浇筑,并在整个宽度内连续进行,中途如因故停工,应设置施工缝。摊铺厚度考虑振实预留高度,略高于完成的路面标高,人工摊铺时,严禁抛掷和耧耙,以防离析。采用振动棒、平板振捣器或振动梁振实,并用滚杠、整平板并辅以人工整平,清理所有的表面自由水,然后修整镘平,修整完成后收浆、压纹。

5、市政道路接缝的处理技术

纵向施工缝:对旧混凝土板的缝壁涂刷沥青,并避免涂在拉杆上,待浇筑完加宽板在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用切割机在缝的上部切割4cm深度的缝槽。

横向缩缝:横向缩缝每4m一道,深度6m,采用切缝法施工,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用切割机进行切割。

横向施工缝:每天工作结束或浇注工序中断超过30分钟混凝土已初凝时,应设置平接横向施工缝。横向施工缝与缩缝设计位置吻合,与路面中心线垂直。

胀缝:设置一条胀缝,缝宽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隙上部浇注填料,下部设置胀缝板。胀缝传力杆的活动端交错布置。 填缝:缝槽在混凝土养生期满后用规定的填缝料及时填缝,填缝前必须保持缝内干燥清洁,防止砂石等杂物掉入缝内。

三、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对各种道路病害的预防措施 

裂缝产生由于混凝土内外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度差产生温度应力裂缝。而收缩性裂缝主要是因为混凝土在浇筑完成以后,在完全的硬化和成型之前,没有采用相关的养护措施,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塑性收缩,产生的收缩性裂缝。

为了有效控制裂缝出现,需做好保温工作。水泥混凝土路面割缝完成后即可进行保温养护,采用土工布浸湿后覆盖浇水养护,每天洒水次数根据气候而定,水泥砼面层一般养护期为14~21天,气温低时适当延长。也可以选择防水岩棉被或者是塑料薄膜,覆盖在混凝土表面,也可以采用十厘米左右厚度的蓄水来进行养护,蓄水方法有利于降低内部及表面存在的温差,防止裂缝出现,但是需要较长的养护周期。而采用薄膜覆盖法等进行养护具有良好的效果,其能确保混凝土的表面处于潮湿的状态,从而加强了其强度和稳定性。有利于补偿收缩的正常发挥。养护期间禁止车辆运行,在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

结束语

为了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需要不断的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完善,必须做好施工前期的技术准备,加强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加强管理检测,保证市政工程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廷坚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管理学家.2011

[2]林大鹏 探析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J].活力.2010

[3]史国强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

上一篇:桥梁减隔震设计研究 下一篇:论城市规划管理现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