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的“褶皱”手工奖杯等

时间:2022-09-22 01:43:01

《ICON》的“褶皱”手工奖杯等

《ICON》的“褶皱”手工奖杯

菲尔・坎坦斯(Phil Cuttance)是一位三年前从新西兰搬去伦敦的工业设计师。去年三月,他的FACETURE花瓶系列曾经在米兰家具展上大放异彩,这次又被选为2012 ICON奖的奖杯造型。

FACETURE系列花瓶在外型上有着和扎哈建筑那样奇异的造型,但是其真正的设计制作过程却十分的“简单”和手工化。菲尔在他自己的视频里就详尽地展示了花瓶的诞生过程。菲尔为这个系列制作了一个独特的木制“机器”。在着手制作花瓶之前,他必须先想好每个花瓶的最终艺术呈现形式,再通过不同颜色的水溶性树脂导入模具。因此,每一个花瓶都呈现一种数字建模一般的线条和锐利精确的外表。菲尔对《ICON》杂志说,现在他的特殊木制“机器”已经在他工作室成为了摆设。因为同样风格的灯罩设计和大量的奖杯订单导致他不得不一周7天坐在工作室进行加工。由于FACETURE这种独特的设计形式,即便菲尔使用电钻代替手工搅拌树脂,制作的进度依然十分缓慢,因为他仍然需要手工将树脂掏空。

讲述色彩的人

众凯特・吉布(Kate Gibb)

本期《+81》杂志报道了日本艺术家饭田龙太(Ryuta Iida)与贺寿田中(Yoshihisa Tanaka)这对艺术搭档和他们的工作室,Nerhol。在艺术创作的最初阶段,往往是由贺寿田中最先开始利用周边的信息作为素材,然后由饭田龙太将这些素材进行塑造并最终完成作品。这种特殊的工作方式也造成他们的艺术作品总是那么的吸引人们的目光。如同这组名为“误区焦点(Misunderstanding Focus)”的艺术人像摄影作品系列,他们找来模特并请他们尽可能的在三分钟内保持不动,然后将这期间拍摄的照片叠加起来而制成。当然,人不可能完全静止不动。所以他们将这三分钟光拍摄下的照片叠起来以后,以分层的方式一张张往下进行切割,最终形成了这些扭曲的仿佛在流动的人像。这系列作品旨在探讨时间,以及人类肉体的脆弱与缺陷。

+81:是什么让你们钟情于艺术的?又是什么让你们开始一起进行艺术创作的呢?

Nerhol:我们最初是在饭田龙太的一个展览上遇到的,并且当下就开始讨论是否要一起进行创作,后来我们才想到取Nerhol这个共同的名字代表我们。Nerhol这个名字源自于日语思想源泉(neru)和重塑材质(hour)两个字的结合体,也正如我们平时的工作状态。

浅叶克己的视觉日记

日本设计杂志《IDEA》按年表方式全面向读者介绍了日本资深设计师浅叶克己(ASABA Katsumi)的作品及设计生活。浅叶克己是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TDC(Tokyo Type Directors Club)奖创始人,是一位享誉东方的字体专家。

浅叶克己从事设计创作长达四十多年,曾荣获无数美术指导奖项,是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会员、亚洲字体专家、日本乒乓球协会会员,现为东京造形大学和京都精华大学客座教授。他曾为西武百货、日清食品、武田药品、三得利以及麒麟公司等品牌做过广告和包装设计,他的设计作品不但继承了日本传统设计中追求典雅的风格,还将自己的各种创意和理念融入到设计中。浅叶克己创作过大量的平面设计作品,而字体设计方面尤为表现突出。他将亚洲文字作为他毕生的研究对象,在他眼里文字有着不一样的美,他经过几十年对文字的透彻研究和反复实践,终于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字体艺术形式。浅叶克己对亚洲字体及象形文字表达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也是促使他在1987年成立东京字体指导俱乐部TDC的直接原因。他曾对源于丽江一代的罕有象形文字“东巴文字”作过深入地研究,并将其研究所得写成多本书籍;此外,他更成功举办过以象形平面设计为主题的展览,并于中国及美国巡回展出。《IDEA》杂志这次对浅叶克己的专辑十分详尽地细数了他多年来的创作历程。

上一篇:讲故事的人: 张立洁 下一篇:关于“例外”和“无用”的一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