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工程后的巨人

时间:2022-09-22 01:25:45

绝密工程后的巨人

【编者按】

于敏,河北宁河县人,1926年生,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1960年底开始从事氢弹技术理论研究,被钱三强称为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1965年底于敏开始从事氢弹技术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后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所以于敏院士有中国“氢弹之父”之称。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5年、1987年和1988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学生时代初露才华

1926年8月16日,于敏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他父亲当时是天津的一位小职员。于敏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度过的,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他留下惨痛的记忆。

于敏7岁时开始在芦台镇上小学,他的接受能力很强,成绩总是全班第一。后来,他因成绩优秀,在天津最好的耀华中学念高中。毕业前夕,其父失业,在同学父亲的资助下,1944年,于敏考取了北京大学工学院,条件是毕业后到资助者的公司就职。大二时,有关方面发给每个学生每月一袋面粉,凭着这袋面粉和对物理的兴趣,于敏辞谢了资助,转到理学院物理系,靠吃窝头就咸菜完成学业。此后,他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并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教授们的欣赏。

在北大期间,他很少参加娱乐活动,他留给同学们最深的印象就是在一旁静静地看书。于是,同学们送给他一个雅号――“老夫子”。但是,他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当时政治腐败,民怨沸腾,北大经常闹,于敏也十分关心国事,常常与大家一起上街游行示威。1947年,美国大兵中国女大学生,激起全社会的不满,学生组织游行示威。那次,于敏因有事耽搁去晚了,赶紧向同学借了一辆自行车,穿小胡同去追游行队伍。游行时,他连眼镜都被挤掉了。

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考取了张宗遂先生的研究生。张先生病后,胡宁教授担负起指导之责。在两位先生的悉心教导下,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不久,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这个所1950年才成立,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

改变人生的特殊任务

在我国研制第一枚原子弹尚未成功时,有关部门就已做出部署,要求氢弹的理论探索先行一步。为什么提前研究氢弹?原来,原子弹和氢弹有很大差别,氢弹是利用原子弹爆炸的能量点燃氘、氚等轻核的自持聚变反应,瞬间释放巨大能量,又称聚变弹或热核弹。氢弹的威力要大得多。

时间回到五十多年前,1961年1月的一天,于敏奉命来到钱三强的办公室。钱三强向他传达了上级决定让他参加热核武器原理预先研究的消息。从钱三强极其严肃的神情和谈话里,于敏明白了,国家正在全力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理论也要尽快进行。

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做为核弹家族的一员,原子弹中国有了,但是国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都是威力更大的氢弹。当时,正在中国近代物理所进行理论研究的于敏接受了一项国家重任――研制氢弹。一边是自己十分热爱,研究了十年,即将取得重大成果的原子核理论研究,一边是未知的挑战和国家的需要,他毅然选择了后者。

对于于敏的选择,他的一位老同事曾有过这样的评价: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是很大的损失。于敏生性喜欢做基础研究,当时已经很有成绩,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意味着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开始另外一种人生。事实也如此,当时的于敏清楚,国家需要他,他一定会全力以赴。并且那时候他还想着是不是等到氢弹研究出来以后,他再回到原子核理论的研究上,因为从兴趣上,他是喜欢理科的。后来事情的发展就不由他了,所以就在武器研究领域里面一直工作下来。

氢弹是公认的在原理和结构上十分复杂的系统,核大国对氢弹技术都是严格保密,转到这一领域的于敏没有任何前人经验可循,从零开始,对氢弹的原理进行研究。于敏很快钻进去掌握了氢弹的相关知识。一年后,于敏根据上级指示调入核武器研究院,带领部分同事去上海出差,用那里的计算机集中力量攻克氢弹原理,他带领大家选择出来三个最有可能实现突破的模型进行验证。当时,计算机的技术叫做吐纸带,一个时刻打印出一张纸来,这张纸各个空间点的物理量,像温度、速度、压力等这些物理量都排在上头。有一天很有趣,于敏说这个量不对了,给的方程和参数有问题,检查了半天也没发现逻辑指令上有什么错误。就这么排查,最后发现一个晶体管坏了,换了以后,全部的问题就解决了。

在同事眼里,于敏比计算机还准,好像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于敏洞察入微的能力为氢弹模型最后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测算,一个无可挑剔的预案结果出现了。这三个月也成为中国氢弹史上最著名的百日会战载入史册。

于敏回想当年,在大西北核武器实验现场,冬天温度摄氏零下30度,道路像搓板,吉普车颠得厉害,头顶不停撞顶棚,幸好车顶棚是帆布的,碰头一笑就过去了。自然气候恶劣,后勤补给匮乏,真苦啊,但国家利益、社会责任冲淡了这一切。当时基地的伙食,他如今也记不大清了,只记得聂荣臻元帅布置下任务,要尽快弄出个响的、全当量的。“”这么乱,拖下去干扰更大。于敏和已逝的两弹功勋邓稼先是同事、挚友。那些年,只要他俩一起到实验基地,基地人员就会说,又要有“响”了。

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爆炸威力同于敏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试验成功的这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在北京守候在电话旁,他早已成竹在胸。知道消息后,他表现出了难以置信的平静。他说,他这个人不大流泪,也没有彻夜不眠,回去就睡觉了,睡得还很踏实。

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了七年零三个月,前苏联用了六年零三个月,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法国用了八年零六个月,我国仅用了了两年零八个月,成为世界上研制成氢弹速度最快的国家。

高瞻远瞩的战略预判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院领导中有的上调离开,有的因其他原因调离,科技骨干严重流失,学科领导人匮乏,核武器的研究又正处在新的关键时期,必须要确保我国核威慑能力的有效性,迅速赶上先进核国家的水平。当时核武器的研究远非像外界有些人认为的那样:两弹突破标志着核武器物理的基本问题都已认识,剩下的只是技术上的进步了。其实我们在深入地研究核武器物理,了解核爆过程每个阶段的物理现象、规律和产生机理等方面,都远未做到知其所以然的程度。

此时的于敏深知任务的艰巨和重要,他毅然再次放弃突破氢弹后回到基础研究的夙愿,承担起研究院副院长兼理论所所长的重任,成为了核武器理论研究领域的带路人。此后的近二十年里,他殚精竭虑、日夜操劳,带领大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核武器研究道路,以最少的核试验次数取得了最大的科技进步,迅速提高了我国核武器理论设计的水平。我国核武器研制中的6次突破,其中的4次是在这段期间完成的。

1986年,研究院的工作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与当时已经病危的邓稼先院长一起,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先进核国家核武器发展的水平,预料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将要全面禁止核试验。根据我国当时的核武器发展实际情况,他们认为,如果不及时做好应对准备,不抓紧完成必要的核试验,使我国的核武器达到新的水平,一旦签订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就可能使我们处于极为不利的被动局面。为此,于敏和邓院长一起上书国防科工委,汇报了我国核武器研制的情况,呈述了自己的意见。他们的报告很快得到了领导的认可。

在于敏的逻辑里,如果不定型武器化,你掌握的东西只是一个方案,还不能够对敌人构成反威慑。事实又一次证明了于敏的判断,1996年,《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于敏为我国核试验部署,推动核武器装备部队形成战斗力,争取了最为宝贵的十年。

“国产专家”的“品质”

于敏是继2009年孙家栋、2013年程开甲之后第三位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弹一星”元勋,也是其中少有的无出国留学经历的“国产”科学家。

于敏没有留学经历,也很少和国外同行进行过学术交流。但他并不缺少国际视野。他在北大学习期间就养成了良好的研究习惯,遵从导师胡宁先生的教导,随时关注国际上的最新研究进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梅尔和江森的一篇有关壳模型的论文使他认识到:从事理论物理研究,一定要非常重视物理实验。后来与之共事的科研人员无不惊讶于他对相关物理实验的了如指掌。后来他又敏锐地抓住了“幻数”这一当时理论物理的国际前沿问题,在丹麦物理学家玻尔等人提出原子核内具有能隙现象之后,他又和同事们抓住“超导对”这一本质问题,很快把研究工作带上国际前沿。

1955年,日本物理学家朝永振一郎率团访华,对于敏的才华产生了深刻印象,称于敏是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对此于敏深有感触,他认为自己确实是国家培养的土专家,没有留过学出过国。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土”是一个缺点,有机会一定要出国进修,回来报效祖国。

于敏认为自己这一生留下了两个遗憾,一是这一生没有机会到国外学习深造交流;二是对孩子们关心不够。其实,于敏的一生中,应该说有无数次出国的机会,但是由于工作的关系,他都放弃了。

他说,他这一生在和别人的交流方面有无法弥补的欠缺。博学,就必须交谈,交谈就不能是单方面的,不能是‘半导体’,必须是双向交流。但从他所从事的工作来讲,和外面接触总有一个阀门,因此交谈起来吞吞吐吐,很别扭。不能见多识广,哪能博学?所以,从此以后,他就决定不再出国了,把机会多让给年轻人一些。

对于第二个遗憾,于敏则念念不忘。于敏儿子于辛回忆自己的童年记忆,印象中父亲总是很忙,记得父亲曾经教过自己一次如何看懂电路图的方法,他兴奋地跟自己的同学分享,非常得意。经常有很多叔叔来他家里找父亲谈事情,这个时候妈妈就会拉着自己和姐姐出去玩,因为这是保密工作的要求。于辛有了孩子后,于敏将自己的亲情几乎都倾注在这个孙子身上,为了给孙子辅导作业甚至提前备课。于敏的女儿于元回忆父亲退休后的生活,父亲抱怨女儿不去看他,经常自己来找她,于敏对家庭的眷顾之情可见一斑。

淡泊名利的老人

1988年,62岁的于敏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的岗位上正式退了下来。退休后,他每天早上7点钟起床,洗漱完毕,先打一打太极拳,做一做健身操,然后吃饭。他说,他做的健身操、太极拳,都是野路子,不规范,锻炼身体活动筋骨罢了。饭毕,看一些科技资料、电视新闻,然后上网看看评论和消息。一上午的时间就这样打发了。午饭后还要睡一会儿。然后,起来看看报纸和专业的书籍。剩下的时间大多消耗在读史上了。

于敏虽然是一位大物理学家,但他最大的爱好,竟然是中国历史、古典文学和京剧。他从小就会背不少古诗词。退休后,工作少了,他至少一天要拿出3个小时的时间来读他喜欢的书。这些书包括《资治通鉴》、《史记》、《汉书》、《三国志》、《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隔三岔五地,他还会去看上一次打小就爱看的京剧。他说,年轻时最爱看《三国》,年老了最爱看《红楼》。

在于敏家客厅的墙上高悬着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他觉得作为一个科研人员,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就是自己完全遵守科学的规律,不为物欲所动,不为权势所屈。不管上面有多大压力,他觉得不科学就不做,不为利害所移。外面对自己有利,对自己有害,不能移动一点基本信仰。对于取得的成绩,他淡然处之,对于外界的盛赞,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很多人称呼于敏为“中国氢弹之父”。对于这样的称呼,于敏极力反对,他常常对身边工作的人说,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少不了我,我缺不了你,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

原中顾委常委、国务委员张劲夫在《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的回忆》中提到,“研制氢弹工作主要是于敏做的,方案是于敏提的”。在《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中,“于敏”的条目下赫然写着:“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他说过,一个现代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聊以了。

上一篇:日本侵略者对开滦的贪婪侵蚀和占领 下一篇:档案管理中引入RFID技术的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