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企业技术管理的探讨

时间:2022-09-22 01:23:02

对建筑企业技术管理的探讨

建筑企业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各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部门,它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资技术基础的部门,提供生产能力和长期耐用消费资料的物资生产部门,建筑生产具有生产场地流动性大、生产周期长、可变因素多、耗费劳动量大等特点。因此,在建筑生产中加强管理科学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建筑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不仅对建筑企业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大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

建筑企业 技术管理

一、技术管理概述

1、技术管理的基本概念

技术管理是建筑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技术管理对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稳定企业生产技术工作秩序,保证安全生产以及生产全优的建筑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筑企业技术管理,就是对生产技术工作进行一系列组织指挥、调节、控制、协调、教育和激励的总称。

2、技术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正确贯彻执行国家技术政策和上级有关施工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保证工程质量,建立良好的施工秩序,保证企业文明施工,充分发挥各级技术人员和工人群众的作用,不断更新原有技术,在先进水平上不断进行技术开发,提高企业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考核技术工作的经济效果,不断降低工程成本,多、快、好、省地完成施工任务。

企业技术管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艺管理、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技术管理制度、技术组织措施管理、环境管理、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和技术开发管理等方面的组织工作。

3、技术管理的原则

(1)、从实际出发,正确贯彻国家的各项技术政策、规范和规程。

(2)、严格按照科学技术规律办事,坚持一切经过试验的原则。

(3)、注意节约,讲求经济效益。

二、标准化管理

1、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标准化是合理组织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科学依据,其次是标准化是组织专业化生产的可靠技术基础,最后标准化能够从技术上保证建筑产品高质量、高速度、高工效、低成本,从而使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2、标准的分类和企业标准化

(1)、标准和标准化

(2)、标准的种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标准、企业标准

(3)、企业标准化:企业技术标准的制定,修订与贯彻执行

三、技术管理制度

建筑企业的技术管理制度主要有:

1、技术责任制。我国建筑企业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一般为四级技术责任制。

一级,总工程师责任制负责企业的全部技术工作,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政策,领导技术开发工作,编制大、中型的施工组织设计等。

二级,高级工程师责任制,全面负责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主持编制中小型施工组织设计,组织重点工程的图纸会审和技术高低等。

三级,专责工程师责任制,负责施工队伍的技术管理水平,主持编制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贯彻各项技术方案,参加图纸会审等。

四级,单位工程技术负责人,开工前施工预算的编制,参与编制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负责单位工程的图纸会审等。

2、施工图纸学习与会审制度,经过认真学习图纸后即可进行施工图纸会审,图纸会审一般应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设计、土建、机械化施工、设备安装等专业施工单位参加。

3、技术交底制度,在工程正式施工以前,为了使参与施工任务的技术人员和工人了解所担负工作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和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作业,所以必须执行技术交底制度。

4、材料、构件实验制度,做好建设工程材料和检查工作,是合理使用资料,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

5、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制度。

6、工程技术档案制度。

四、技术组织措施管理

技术组织措施,是建筑企业为完成施工任务,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作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在技术管理上采取措施。

1、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的内容

技术组织措施计划一般包括下列内容,加快施工进度方面的技术措施,原料,材料,动力和燃料的节约措施,提高和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充分利用地方材料,综合利用废渣,废料的措施,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的措施改革机关,提高机械化施工的措施。

改进施工工艺和操作技术,合理改善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措施,改进施工机械设备,提高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的措施,保证安全生产的措施,保证环境的措施,充分发挥职工所创造的质量信得过小组的作用,发动群众广泛提合理化建议的措施,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控制数字。

2、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的编制。

3、技术组织措施计划的贯彻。

五、环境管理

什么是环境:所谓环境,是指以人为中心的所有一切客观事物的总和。

人类社会生活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环境都给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的重大影响。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为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自然环境的活动产生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为政治经济服务的精神生活。

自然环境是指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如大气、水、土地、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各种矿物资源和围绕人类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等。

环境管理就是人类在生产,生活的社会活动中,对自身的危害实施控制,并转换为有利的方向发展。

上一篇:怎样加快推进市政工程建设 下一篇:小学语文作业批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