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效果观察

时间:2022-09-21 11:45:24

激光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效果观察

【关键词】激光;微波;宫颈糜烂

【中图分类号】R71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174-2

宫颈炎分为急性与慢性宫颈炎,临床以慢性宫颈炎最常见,是已婚育龄妇女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宫颈糜烂严重影响广大妇女身体健康,需要积极进行防治,我院在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应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35例。疗效满意,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抽取我院在2002年1月至10月采用CO2激光治疗宫颈糜烂96例,为A组;我院在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应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35例为B组。经妇科检查、宫颈刮片、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活检等方法排除了宫颈癌,诊断为宫颈糜烂。按宫颈糜烂面积分度:Ⅰ度指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Ⅱ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Ⅲ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1]。A组:Ⅰ度:14例;11度:60例;Ⅲ度:22例。B组:Ⅰ度:20例;11度:70例;Ⅲ度:45例。两组均排除外阴与阴道炎症、宫颈结核、急性宫颈炎、急性子宫内膜炎、急性附件炎、急性盆腔炎等。

1.2治疗方法治疗时间均为经后3~7天内。A组CO2激光治疗:所用仪器均系中外合资高频电离子手术治疗仪,电源电压200V,输出功率49W,激光波长7.6~8.8cm。患者排尿后膀胱截石位,外阴阴道常规消毒后用窥器暴露宫颈,再用无菌干棉球擦净宫颈黏液,以免黏液过多影响治疗效果。打开电源,调节电流,将激光束对准宫颈外口,手持激光刀头与病变之间距离20~30mm,以宫颈外口为中心,由内向外做环形烧灼,烧灼深度1~2.5mm,对增生较重的型糜烂烧灼深度可至4mm,烧灼范围一般要超出病灶1~1.5cm,烧灼时间根据糜烂程度决定,一般3~5分钟。术毕宫颈表面形成干燥的深褐色焦痂,在烧灼过程中,如发生出血,可继续烧灼至不出血为止,术后宫颈涂消炎粉,术后60天内禁止及盆浴,术后2个月复查。B组微波治疗:手术选择在月经干净后3~7天。患者取膀胱截石卧位,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及宫颈,暴露手术视野。微波输出功率10~20mA,电凝固时间调节3s自动控制。将微波辐射器与子宫颈糜烂面接触,由宫颈下唇开始,从由宫颈外口向外扩展到正常宫颈组织1~2mm,然后同法处理宫颈上唇,最后由子宫颈外口深入颈管0.3~0.5cm辐射凝固1周,以达到组织凝固发白,较均匀平坦为度。术后禁、禁盆浴,直到创面愈合。术后2个月复查。

1.3治疗后处理保持外阴清洁,2个月内禁止盆浴、、阴道冲洗及阴道用药,治疗后15天、1个月、2个月、3个月随诊,了解治疗后情况,确定疗效。

1.4疗效评定标准以治疗后3个月随诊结果为准。治愈:子宫颈光滑,宫颈糜烂面消失,无充血及瘢痕;好转:宫颈糜烂面缩小,深度变浅;无效:宫颈糜烂面及深度无明显变化。

1.5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B组患者于手术即日起白带为水样,术后第2周明显减少,但部分患者随脱痂开始,出现少量血性白带,持续到术后4周上皮修复。宫颈糜烂者术后1周宫颈创面呈水肿及组织凝固性的痂膜形成。轻度糜烂者脱痂较早,自术后1周开始,3周基本脱完,1个月后患者宫颈病变全部为新生上皮覆盖,较为光滑。中、重度糜烂者,术后2周开始脱痂,术后3个月见患者宫颈变光滑,治愈率达到97.0%。A组对于Ⅰ度糜烂的治疗,不如B组微波治疗的效果明显(B组治愈率100%)。从整体治愈率看,A组81.2%的治愈率也低于B组的97.0%。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宫颈糜烂程度与治疗后效果(例)

组别 程度 例数 治愈 有效 无效 治愈率(%)

A组 Ⅰ 14 12 2 0 85.7

Ⅱ 60 52 8 0 86.7

Ⅲ 22 12 10 0 54.5

合计 96 78 18 81.2

B组 Ⅰ 20 20 0 0 100

Ⅱ 70 69 1 0 98.6

Ⅲ 45 42 3 0 93.3

合计 135 131 4 97.0

3讨论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子宫腺体囊肿、宫颈息肉等。宫颈糜烂经常处于重复和修复的过程中,一直是柱状上皮和扁平上皮相互争夺的场所。这种反复愈合的过程,受卵巢的内分泌、感染、损伤及酸碱度的影响。这两种上皮细胞在争夺中不断的增生、增殖而引起不同的变化。因此宫颈糜烂常久治不愈,反复发生[2]。微波治疗宫颈糜烂,在国内外已应用多年,国内外均有报道,其操作简便,一般医务人员均可掌握手术,时间短,术中病人无痛苦及出血情况,对医务人员无溅射、无组织烧焦的臭味及雾气。目前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两种,药物治疗即阴道用药无创伤、方便、易被患者接受,仅适用于轻度单纯性宫颈糜烂者。对于轻度宫颈糜烂合并纳氏囊肿,中、重度宫颈糜烂以及合并HPV感染的患者,进行物理治疗效果更好。治疗慢性宫颈炎常采用以生物物理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微波、电熨、电灼、冷冻和激光等,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是用微波产生热效应,促使组织蛋白凝固,起到烧灼、凝固和止血的目的,达到理想的消炎、灭菌和创面愈合的效果。对重度宫颈糜烂伴状瘤病毒(HPV)感染,纳氏囊肿的患者行微波治疗,视野清晰,操作简便,术中疼痛无出血、无不良气味,仅少数人有轻微坠胀感,器械接触病损的宫颈组织,不损伤周围组织,治疗面深浅均匀,术后伤口细胞修复快,阴道出血少。

微波凝固治疗的机制:利用微波独有的非热效应和内生热效应,在人体感觉不到热的情况下,用微波的电极接触局部病变组织,瞬间产生高热效应(41~61℃)而达到组织凝固的目的,并可出现凝固性血栓而止血[3]。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糜烂局部创面表浅,易愈合,一次性治愈率高[4],本组病例3个月内痊愈达97.0%,优于我院以前激光治愈率81.2%。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手术时间短、安全、病人术中无痛苦、治疗费少等特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5-294.

[2] 何应夔.临床妇产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265.

[3] 张惜明.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64-566.

[4] 张俊发,陈锡玲.介绍慢性宫颈炎一种新疗法,微波治疗261例临床研究[J].铁道医学,1991:19-18.

上一篇: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7例临床体... 下一篇:新活素治疗心肌梗死后难治性心力衰竭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