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时间:2022-09-21 11:42:38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计划的实施,当下的课堂教学就是要解决“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这一非常突出的问题。让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本文探讨的就是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选择问题。

【关键词】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策略;化学教学策略

探索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是为了使教育更好地回归教育的本质,体现教育的意义。选择与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教育的品质,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之所以值得研究是因为它门是教育理念的载体,是教育过程的真实,也是每个学生时时面对,每位教师天天经历的生活。如今,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习者固定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型的自由人格。新课程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放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科学素养的各个领域都能得到不断提高。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综合体现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主阵地,是师生活动、学生获取新知识、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主渠道,是学生的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组成部分。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策略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青少年时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良好科学品质的关键时期,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从低效、无效或根本不讲成效的教学中解放出来,给学生发展以空间,而且要使教师从所谓的教学效果中解放出来,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的有较强操作性的有效教学策略。

“化学是一门中心、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地分析与设计,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实施一些对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高效率的化学课堂教学,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而且能最大程度地一步一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培养目标,最终完成教育目的。

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的话题。笔者认为,提高教学效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和实施高效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培养全面发展、适应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是现阶段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整个课程体系共同的重要目标,化学新课程必须承担它应有的责任。教学是教育活动的核心,课堂教学是教学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要实现高效率的化学课堂教学,首先必须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动态的,而不是固定的程式,它将因不同的课型和内容而不同,受到教学内容、学生认知水平和物质条件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不能强求一律,不能生搬硬套,要从动态上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从发展的角度看,超越或突破教学模式是有效教学的本质所在,超越模式则是为了高效地教学。高效教学必须有利于学生的有效学习,意味着学生以相对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多的“产出”。选择与实施有效教学策略,目的是使学生有效地积累知识、发展能力,相对节约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可能有相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主动发展”,去形成个人的兴趣和优势。

教学策略应该是复杂多样的,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和实施必须坚持“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原则。制定和选择了适当的教学策略,还要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地运用。虽然教学策略有明确的指向性和一套实施的操作程序,具有可模仿性,但由于具体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变量,教学策略的运用并不能照抄照搬,而要在实施中有所变化,有所创造。教师在选择与实施教学策略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取向:

(1) 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策略总是受一定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支配和规范的,教学策略的实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关键在于是否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在错误的教学思想干扰下,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都不可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 教学策略要有完整的观点。每一种教学策略都有各自的功能、特点及应用范围和具体条件,而且又有各自的局限性。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坚持完整的观点,随教学的进程、环节及具体情况的变化,注意各种教学策略之间的有机配合,充分发挥教学策略体系的整体综合功能。

(3) 坚持以学生的主动自主学习为主。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是为了学生学会学习。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做学习的主人,能自觉主动地学习,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实施应以此为根本指导思想,应通过采用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智力活动去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完善人格。

(4) 教学策略要多样化和变通性。教学过程是具体而复杂的,教学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学要完成的任务又是多方面的。因此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情境、不同的教学环节,创造性地组织教学,融会贯通地选择和实施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准备、认知风格、学习进度、学习技能等方面的个别差异来调整教学策略,为每个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使教学策略呈现动态可调的结构。

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笔者深深地意识到必须打破原有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以灌输知识为目的的教学套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探究创新、发展能力,成为学习的主人。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质疑问难 下一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