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9-21 11:10:37

除草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化学除草具有省时、省工、高效等特点,在大田作物上使用面积越来越大,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使用技术不过关,化学除草产生的药害事故时有发生,而且药害发生面积在增大、发生程度在加重,不仅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对生态环境、人畜安全也带来隐患。因此,总结除草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很有必要。

一、除草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种类不当 有些农民不分作物、杂草品种,盲目选用除草剂,如有人把小麦除草剂用在大豆、烤烟上,导致大豆、烤烟死亡,损失惨重。

2. 用量不当 每一种除草剂因除草种类、时期、环境不同,用药量都不相同,实际生产中常见有些人配药时不用量具,只用瓶盖等器具估量,造成用药剂量不当。

3. 时间不当 有些农户把苗前土壤处理的除草剂用在苗后,而把苗后用的除草剂用在了苗前;有些在小麦4叶期以前和拔节以后喷施2,4-D丁酯:这些都很容易引起作物药害的发生。

4. 环境不当 往往有人在土壤干旱、高温、强光、大风等不良环境下施药,结果造成植株药害。

5. 重复使用 农民有个习惯,就是一旦发现某种农药防效好,就长期使用,即使防效下降也不轻易更换,而是采取加大用药量的方法继续使用,结果是药量越大,杂草抗药性越强,不仅防效不好,还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6. 忽视了部分药剂有药害残留 有的除草剂具有较长的持效期,对当季作物安全,而对后茬作物有一定的危害作用。如喷过绿磺隆、甲磺隆等药剂的麦田,对麦田双子叶杂草防除效果好,对麦苗也安全,但是对后茬作物如玉米、马铃薯、棉花、大豆等会产生药害,导致作物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7. 药械清洗不当 不少农民在喷施除草剂后,药械没有及时清洗,再用来喷施其他药剂,就容易产生药害。如喷过苄嘧磺隆(农得时)、吡嘧磺隆(草克星)等高效除草剂的喷雾器械,未及时清洗就喷施其他杀虫、杀菌剂防治蔬菜或烤烟病虫,引起严重药害。

8. 操作不当 喷雾器械有问题或喷雾人员技术不过关,喷雾时忽大忽小、忽快忽慢,漏喷、重喷,致使喷雾不均匀,也常常会产生药害。

二、对策

1. 科学使用除草剂

①选用对路药剂。每种除草剂都有严格限定的适用作物种类,在使用前必须弄清喷施作物、田间主要杂草种类,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如选用2,4-D丁酯防除麦田阔叶杂草,既安全效果又好,但不能用于油菜、大豆、菠菜、番茄等作物的草害防除;乙草胺适用于玉米、油菜、大豆等阔叶类作物的除草,但对小麦却易产生药害。

②严格掌握用量。施药前必须根据农田中杂草的种类和生育时期等严格掌握适当的药量。如麦田喷施的2,4-D丁酯,一般亩用量40~50毫升,低于40毫升时除草效果较差,而高于50毫升时往往能使小麦植株畸形,发生药害、影响产量,量过大时也会杀死小麦。

③掌握适时用药。坚持在最佳时间用药,以提高除草效果。如土壤处理剂要在作物播前或播种后出苗前,土表杂草种子萌发前施药,等到出苗后用药,不但灭草效果差,还会影响作物生长。

④最佳环境用药。除草剂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使用,才能收到理想的除草效果。如多数除草剂在温度低时效果差,但在温度过高时又容易发生药害;土壤干旱时封闭处理剂药效降低,甚至无效,适宜的土壤湿度能发挥土壤处理剂的药效;光照的强弱对除草剂也有一定的影响,百草枯在强光下除草效果好,但2,4-D丁酯等大多数除草剂不宜在强光高温下使用;除草剂也不宜在大风天、雨天使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2%的砂质土壤封闭处理易出现药害,有机质含量高于5%的药效很低,必须增加用药量;整地质量不好时封闭处理效果不佳。

⑤交替混合用药。田间防除杂草时最好进行交替轮换用药或混合用药,既降低抗药性又经济环保。混用时必须注意除草剂的理化性质、使用时期、使用方法是否相同,如将防除单子叶杂草与双子叶杂草的除草剂混合使用,能消灭田间绝大部分杂草。

⑥考虑后茬作物。近年来,由于忽视除草剂土壤残留而造成后茬敏感作物受害的现象时有发生。目前我县大面积使用的长残留性除草剂主要是莠去津、异 草松(广灭灵)、唑嘧磺草胺(阔草清)等,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它们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和后茬不同作物的敏感性,尤其后茬为大豆、瓜类、蔬菜等作物时。在轮作区,前作喷过甲磺隆、氯磺隆的麦田,后茬不宜种植油菜、棉花、辣椒等作物。

⑦彻底清洗器械。喷过除草剂的喷雾器械,用后及时用碱水洗涤2~3次,再用清水冲洗1~2次,以清除药剂残留。喷过2,4-D丁酯等除草剂的喷雾器械即便清洗过后再使用,也容易引起油菜、蔬菜、果树等敏感作物的药害,因此最好专用。

⑧操作方法得当。使用除草剂之前一定要修理好喷雾器械,使气压充足,喷雾均匀,防止跑、冒、漏现象的发生;配药时先配成母液,再进行第二次稀释,使药液浓度一致;在使用土壤处理剂时要求有较大的喷液量。

2. 药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①中耕松土。在作物受药害较轻或不太严重的情况下,可采取中耕松土措施,提高地温和土壤通气性,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其抗逆能力。

②及时灌溉。及时浇水,补充作物水分,加快生长,可减轻药害发生。

③防病治虫。适时防治作物已发生的病虫害,也有利于缓解药害,减少损失。

④叶面喷水。及时用喷雾器械向受害作物叶面喷洒清水,冲洗药液,降低浓度,也能减轻药害。

⑤追施化肥。追施速效性化肥或优质叶面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提高植株抗逆性,增强自身恢复能力。

⑥喷调节剂。作物受害后及时喷施赤霉素、芸薹素内酯(天丰素)、硕丰481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利于解除药害。

(作者联系地址:陕西省陇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邮编:721200)

上一篇:苹果炭疽病的发生及其防治方法 下一篇:黄花菜栽培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