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接地气 文有才气

时间:2022-09-21 09:58:38

【前言】人接地气 文有才气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济南电台作品《公安微博危机公关十小时》所陈述的“8·17”事件发生的当天下午17:15,正值下班高峰期,有四位听众接连拨打新闻热线称,在山大南路与闵子骞路路口发生一起因为修车纠纷导致警察打人事件。本是一起普通的治安事件,可当事人的警察身份使矛盾升级。得知这...

提要:文风,不只关乎语言风格和语态,它能够折射出媒体的思想、价值和立场。记者的责任不仅仅在于简单地报道事实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度挖掘,在无形中传播和传递一种人性态度,一种思考方式和一种价值判断。而这,也正是媒体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得到的最大收获。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 广播 作品 评析

人接地气,文有才气。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广播消息《公安微博危机公关十小时》,只有短短三分钟时间,但有现场、有故事、有冲突、有评论,既有速度的赛跑、又有深度的挖掘,既有突发事件处置的高效反应,又有媒体担当的价值体现。这些,通过记者“讲故事”般地形象记录和讲述,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微型剧向听众立体化一一呈现,成就了广播新闻的精彩。而这,恰恰是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带给我们的“耳目一新”。

一、速度——直达现场,连续跟进,第一时间抢占突发事件的舆论制高点,提升广播公信力

新闻工作者的位置应当是“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百姓,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有责任。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获取最真实、客观的事实本相,对记者来说是职业素养要求,也是职业作风使然。

济南电台作品《公安微博危机公关十小时》所陈述的“8·17”事件发生的当天下午17:15,正值下班高峰期,有四位听众接连拨打新闻热线称,在山大南路与闵子骞路路口发生一起因为修车纠纷导致警察打人事件。本是一起普通的治安事件,可当事人的警察身份使矛盾升级。得知这一线索并通过“交警直播室”证实事件发生地交通状况开始堵塞的消息确凿后,多路记者迅速赶往现场,了解事件来龙去脉,采访现场群众与出警民警。而此时,“警察打人”的网络传言开始铺天盖地,微博上不少网友情绪激动。相关记者立即把目光投向微博最新动态,紧密关注网络声音。同时根据网民的发帖,多方联系采访,通过多个信息源的相互印证,力求最大限度还原真相。在详尽了解事实的第一时间,记者及时进行了连线报道,满足听众对事件的认知需求。

19点31分,济南公安通过官方微博介入,随后连续七次利用政务微博事实,通报处置情况。记者同时“第一时间”跟进了七次权威连线报道。在这一过程中,记者始终保持从容理性的传播方式。真实反映现场情况,还原突发事件真相。随着公安调查进展的不断以及记者客观准确的连线报道,现实和网络谣言渐渐平息,为这一突发事件的顺利处置营造了积极氛围。次日凌晨4点07分,济南公安微博再次发出“打人者已被连夜拘留”的进展,10小时成功疏导了网民的负面情绪,平息了一起随时可能会扩大事态的。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有冲击力的新闻作品必然会听到下基层、到现场的“脚步声”。从事件发生到公安通过微博解决处置的十个小时里,记者都在现场:三名记者第一时间赶赴事发现场,并且坚守到人群散去。一名记者始终盯着网络微博,随事件进展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次日一早,很多媒体仅仅报道了事件的最后结果,而济南电台的记者已连夜整合了八次记者连线采访内容,紧紧抓住“时间”节点。将汹涌的网络声浪、紧张的现场情景以及政务微博不断公布的真相等有机融合,制作了一篇富有感染力的广播消息《公安微博危机公关十小时》,在早八点的新闻节目中播出,整个过程丝丝入扣,步步惊心,引人入胜。虽然只是一篇只有3分多钟的消息,但其背后是记者多次“第一时间连线报道”的集合,广播作为权威媒介的“速度”优势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新闻记者的职业敏锐和工作作风在与新闻事件“速度”竞跑的过程中得到了体现和升华。

主动权决定话语权。在这一突发事件的发生、处理、平息和解决过程中,媒体的“速度”起到重要作用。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中,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权威信息、还原事实真相、深度分析评论,第一时间抢占舆论的制高点,扩大正面信息的影响,抑制杂音噪音的传播,从而强化舆论的引导力,这是主流媒体赢得百姓信任、赢得话语权、赢得公信力的关键所在,更是主流媒体必须坚持的责任担当。

二、深度——挖掘价值,明确立意,在突发事件中发现本质,增强广播生命力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杂交稻之父袁隆平的一句感言。一部好的新闻作品,绝不是记者在电脑键盘前凭空敲击而成的闭门造车,也不是对新闻素材简单堆砌而成的隔窗看景,而是在深入基层、直击现场中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用积淀智慧去洞察的深度挖掘。

在强调直达现场、新闻快速的同时,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更需要对纷繁的多元信息进行科学梳理,透过表象碎片,挖掘其深度价值,透视其折射出的本质,这样才能使报道避免流于形式。

“8·17”事件不是一起普通的突发,它的处理模式有着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在一些省的突发事件处理中,都曾出现过由于相关部门信息公开迟滞,导致谣言四起、传言发酵、最终酿成冲突导致处理被动的情况发生。而在济南“8·17”事件中,济南公安不仅没有“捂盖子”,封锁消息,反而主动借助微博实现社会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透明,让谣言止于公开,这无疑是政府处理突发事件、创新社会管理的一大进步,具有典型的示范价值。

基于这些判断,记者将济南公安及时公开信息和应对公共事件的“微博式”社会管理做法,作为广播消息《公安微博危机公关十小时》报道的落脚点,使其立意高远,深刻鲜明。而山东大学教授王忠武关于“济南公安以微博应对微博,效率、公正性可圈可点,是政务微博发展的方向”的点评,精当准确,剖析深刻,增强了这篇消息的现实意义。

文风,不只关平语言风格和语态,它能够折射出媒体的思想、价值和立场。记者的责任不仅仅在于简单地报道事实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度挖掘,在无形中传播和传递一种人性态度,一种思考方式和一种价值判断。而这,也正是媒体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得到的最大的收获。

三、温度——画面思维,立体呈现,以“讲述故事”的现场感和如临其境的画面感,提升广播感染力

好文风就是要用百姓的语言讲述百姓身边的故事,对于广播来说,用百姓能懂的话“讲述故事”,用音响还原现场,追求广播的画面感,“有温度”也就是“生动形象”地呈现,成为广播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

广播的弱点是没有直观的画面,通过音响元素的恰当应用、记者语言的生动描述和音乐音效的灵活运用,广播同样会为听众构筑丰富立体的现场感和画面感。从全景的收录到细节的捕捉,如同镜头扫过,使原本平面和线性的声音符号立体化、视觉化,既是可听的又是可感的。广播消息《公安微博危机公关十小时》的采制也正是突出了“事件”的画面感,而其中16段音响的充分运用,立体、现场感强。

3分多钟的时间不长,但整篇报道所承载的主题不少,它所包含的信息量也不能衰减,如何立体式、画面感呈现?首先在声音的采集上,现场群众、出警民警、微博动态、网络声浪、政府官员、有关专家,记者收集了各方声音,为完成这篇稿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材料。而在声音的使用上,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现场部分,选取典型音响,原汁原味地展现最初的现场冲突。用音响打动听众,比记者用大量的文字描述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由于“8·17”事件现场人员众多,冲突激烈,这些音响非常有震撼力。整篇报道的悬念、发展、冲突和高潮“一听无余”;第二部分通过对网络声浪的截取,展现了另一个现场的间不容发。由于这部分音响大多是以“时间”为节点的短句,所以节奏很快,实现了变化自如、有方向性地随时间递进;第三部分以官员和专家的音响作为结束,既点明主题,又使节奏为之一缓,使得结尾更加有力。由于记者精于取舍、巧于剪裁,声音的色彩于是在这里就有了“有层次、多侧面”的呈现,一部以描述“公安微博危机公关十小时”内容的迭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微型剧向听众立体化地一一展开,让听众通过生动形象的声音就可触摸到广播带来的“温度”。

而灵活运用音效,通过多人分饰角色、配音情景再现、模拟特种音效等多种手法,将网络声浪、现场情景以及政务微博公布真相立体式呈现,是广播消息《公安微博危机公关十小时》一次大胆尝试。这些音效激活的情景记忆,绘制了一个以时间为纵轴,以空间为横轴的坐标系,让听众产生了色彩鲜明、具有典型特征的画面,清晰了解整个事件的全貌,非但不会影响新闻的真实特性,反而增强了新闻的传播效果。广播消息《公安微博危机公关十小时》通篇的表现以“时间”为主线,所以模拟“时钟”有节奏的嘀嗒运转音效,更加强调“突发事件的紧张跌宕、步步跟进”,生动,鲜活,富有表现力,也紧扣和吻合了“十小时快速化解危机”的主题,场景更加鲜明、真实。

悬念迭起、快节奏但有条理地“讲述故事”,更是作品文风清新朴实、富有感染力、真正走进百姓内心的成功呈现形式。因为人接地气,所以作品才有了才气和灵性。(作者分别是:济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济南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总监)

上一篇:“烂尾新闻”何以养患成祸? 下一篇:提高新闻价值 保证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