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的实施路径分析

时间:2022-09-21 09:10:23

小学作文教学的实施路径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口语与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我们重视作文教学,逐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学生怕写、厌写,这就影响了作文教学效果。因此,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教师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习作热情,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积累,使其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一、营造良好写作氛围,引情激趣

在作文教学中,若要促使学生积极写作,则需营造轻松、愉悦的写作氛围,帮助学生消除怕写的消极情绪,并引发学生写作情感与兴趣,使其有感而发,有话可写。

1.发掘课本趣味因子,唤起学生写作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本身就是良好的写作素材,给学生提供了写作方向。同时,语文教材还蕴含着丰富的趣味因子,教师若能充分发掘,则可为写作教学增添趣味与活力,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快乐写作。如结合课文,指导学生想象,进行诗歌改写、故事改编等写作活动。例如:学习《螳螂捕蝉》后,引导学结合课文,将其扩写或改写成一篇白话文,并提示学生结合人物特点,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这样,可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写作热情,使其创作出一篇篇独具个性的习作。

2.注意写作形式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开放教学氛围,让学生自由写作。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语文写作。如利用图片、漫画等,引导学生看图写作,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与创造能力。如写一种植物时,可不限作文内容或体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喜好自由写作。这样,既可调动学生写作热情,也可发挥学生自身潜能,彰显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灵动发展。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创作。或者小组交流讨论,组员独立写作。如学习描述大自然美景的课文后,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几个写作话题,比如“走进音响世界”“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暑假生活回顾(以浏览名胜风景后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为主)”等。学生任选话题,明确写作材料。然后师生一起讨论写作题目:《赏花游×××》《春的自述》《鱼和小河的对话》等,然后指导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手法,发挥丰富想象,试写初稿。初稿完成,学生自我修改,组员互读互改,而后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二、提供丰富写作素材,有话可写

在写作过程中,素材是基础所在。若缺乏写作素材,学生写出的作文则会变得空洞,没有真情实感。因此,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善于利用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作文素材,组织多种活动,丰富学生生活经验,使其有话可写,有情可发。

1.指导学生关注生活,发掘写作素材。

生活是大课堂,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这需要我们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如学校、班级等变化;注意关注生活,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如《我的小制作不倒翁》《我学会了写诗》《找春天》《课间十分钟》等等,这样,学生习作才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感。

2.组织多种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在学习过程中,经过亲自实践体验,才更能触发学生情感,丰富学生生活经验。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设计多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体验,丰富学生素材积累。如优选生活场景,诱导学生在观察与实践中写作。比如指导动手制作,写写制作体会。或者将学生引入社会生活,为写作注入“活水”。如组织野外活动、游游乐园、感受农田生活、实践调查等,然后要求学生写写自己的感受与体会。如学习《游天然动物园》后,可引导学生利用周末与家长去当地动物园,写篇游记作文。如组织春游,让学生观察春天的美丽景色,感受鸟语花香,写篇有关春天的作文,题目可自拟,如《春天来了》《我爱春天》等等。

3.注重课外阅读,丰富作文素材。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但需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开发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美,善于捕捉美。同时,还需要注重课外阅读,指导学生由课外书籍、报刊、影视等媒介中汲取营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与素材积累。如教师可设置“读书角”,让学生相互借阅课外读物,交流读书体会,以书面形式记录下来;设计板报,收集各种生活图片、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或小故事等。此外,还可引导学生探讨生活热点问题、讲故事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丰富学生写作素材积累。

4.注重学生经历,收集回忆性写作素材。

文章不是无情物。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们回忆脑海中已有的生活场景,唤醒学生生活经历,学生则能娓娓道来,语文作文习作便会更加富有真情实感,更灵动。如游记作文教学,不少学生都有外出游玩的经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要求学生讨论交流,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游玩体验,回顾教材中的游记例文或者一些课外材料,然后提炼出所需素材,借鉴写作方法,如恰当使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创作内容多样、形式各异、风格不同的游记作文,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描绘之景,这样,可增强作文文采与可读性,让读者有如临其境之感。再如写写体现人们互相关心的事,教师可引导学生打开记忆闸门,回顾那些令你感动的故事,并提示学生由时间(去年、上周末)、地点(公交车上、学校、家中)、人物(爸爸妈妈、售票阿姨)等角度来搜索题材,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上一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尝试 下一篇:小学语文“对话”教学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