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甘肃省GDP质量的系统分析及改善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21 07:28:20

对甘肃省GDP质量的系统分析及改善对策研究

内容提要:GDP的增长包括量与质两个方面。甘肃GDP数量的增长是否与质的增长相一致,直接关系到甘肃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此,本文从GDP的稳定性、GDP区域之间的离散程度、GDP产业之间的分布、科技对GDP的贡献度、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等综合指标对甘肃GDP质量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GDP质量;系统分析;改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136-04

甘肃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间,GDP增长率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GDP的增长包括量与质两个方面。甘肃GDP数量的增长是否与质的增长相一致,直接关系到甘肃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GDP质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界定:如果引入时间因素,就是持久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如果引入劳动与资本等投入要素,就是用最少的投放、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多的商品与服务的经济增长;如果引入结构因素,就是结构优化,经济规模合理条件下实现的经济增长;如果引入目的因素,就是能给社会成员带来更多的商品和服务,带来生活质量提高和生活环境改善的经济增长;如果引入增长的动力因素,就是主要发挥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作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为此,本文从GDP的稳定性、GDP区域之间的离散程度、GDP产业之间的分布、科技对GDP的贡献度、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等综合指标对甘肃GDP质量分析的同时,提出了对应的改善对策。

1.对甘肃GDP质量的系统分析

1.1 甘肃GDP的增长速度较快,波幅趋于平缓,区域GDP离散度降低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生产总值总量上逐年增加,但平均为全国总值的1.12%,人均生产总值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6.36%。“六五”―“十五”期间甘肃GDP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8.5%、9.6%、9.8%、9.9%和10.7%。甘肃省的生产总值增长率起伏较大,从1978年至今共经历了四次经济增长周期,分别是1979~1983年,1984~1988年,1989~1996年,1997年至今。GDP增长的稳定性表示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区经济的相对波动幅度,反映了经济持续增长能力。GDP增长率的过度波动会造成经济资源的浪费,影响经济增长的长期绩效。从图1看到GDP的增长率的波动系数递减,经济增长的周期逐渐延长,在政府宏观调控的制约下波动的幅度逐渐减弱,经济增长速度稳定在10%左右。

区域GDP离散系数是衡量某一年区域之间GDP水平差异的重要指标,离散系数越大说明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越大,越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从图2中可以发现区域离散系数的变化和GDP的增长率的变化是相反的,即当区域离散系数减少时,GDP的增长加快,当区域离散系数增大时,GDP的增速减慢。可见区域离散系数的变化对GDP的增长有很大的约束作用,若想甘肃GDP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加强区域间的协调发展能力。

1.2 从支出法构成看,“八五”―“十五”期间甘肃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拉动率比较低,而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拉动率远远大于资本形成总额的拉动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包括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我们选取“八五”―“十五”期间的甘肃省生产总值数据,依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关于测算经济贡献率和拉动率的方法,从需求角度分析消费、投资、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计算公式为:

某一需求项目的贡献度(%)=某一需求项目的新增额/GDP的新增额×100%

某一需求项目的拉动率(%)=某一需求项目的贡献度×GDP的增长速度

计算可得“八五”―“十五”期间最终消费形成的需求对GDP的拉动率为6.72%、4.98%和7.09%,资本形成的需求对GDP的拉动率为3.63%、4.62%和5.65%,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拉动率为-0.51%、0.25和-2%,明显看出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远远大于资本形成总额的拉动率。1996年后亚洲金融危机对国内消费和投资影响较大,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势头受到阻碍,尤其是消费对经济拉动率的急剧下降基本与资本形成总额的拉动率持平。2000年以后,经济开始复苏,消费和资本形成总额同时增加,对经济增长拉动率呈上升趋势。在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主要地位约占3/4,政府消费占1/4,居民消费扮演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角。甘肃省正处于居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阶段,消费水平和结构升级为消费需求的增长提供了新的空间,消费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会有效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继续扩大内需是经济的主要增长点。由于近几年投资的持续增长,在资本形成总额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率上升趋势明显。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在数量上为负值即进口额大于出口额,它对经济增长拉动率为负值,这对于甘肃省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不利的。

1.3 从收入法构成看,“八五”―“十五”期间甘肃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盈余在GDP中所占比重持续降低,固定资产折旧的比重持续上升,生产税净额比重基本维持不变

收入法是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总和,用要素收入以及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具体核算内容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

“八五”以来甘肃省生产总值一直位于全国的倒数第五位,仅高于海南、青海、宁夏和四省区。1995年~2005年甘肃省生产总值构成要素中,劳动者报酬和营业盈余的比重持续降低,分别从50.02%和20.96%降至48.48%和14.04%,固定资产折旧的比重持续上升,从12.80%增加到21.04%,生产税净额比重基本维持不变。劳动者报酬较低,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引起内需不足。同时由于生产税净额较高而企业营业盈余较低,使得企业再生产的投资和科研资金不足,影响投资对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固定资产更新较慢,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而计提的折旧越来越多,引起生产总值总量的虚增。从2000~2004年全国及西北五省统计数据计算的生产总值波动系数及构成比重可以看出,甘肃省生产总值平均水平低于陕西和新疆,波动系数是最小的,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甘肃省经济增长波动不大,但同时也说明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后劲不足。甘肃省劳动者报酬占GDP的53.35%位于西北五省的第四位,仅高于新疆,生产税净额占17.85%是五省中最高的,固定资产折旧比重为16.62%是五省中最低的,营业盈余位于第二名,比第一名新疆低5.33%。整体看来,甘肃省生产总值构成的合理程度低于青海和新疆,与陕西构成水平相当,比宁夏稍好。但与全国水平相比GDP各构成项目的结构极不合理,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净额的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03%和3.4%,而营业盈余比重低于全国平均的7.16%。

1.4 甘肃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过低,产业结构偏离度较高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产业和部门之间的技术变动和扩散的相互联系,是经济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三次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过程是分析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是最原始、最低水平的农业社会特征;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的是工业社会的主要特征;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是后工业或信息化社会的主要特征。1995年至2005年甘肃省三产比重平均为20.79%、45.47%和33.74%,相比较全国水平来说,第一产业比重较大,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甘肃省处于工业社会阶段,和信息化社会距离很远;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大,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约占GDP的70%一80%,甘肃省只占30%~40%。

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就业的比重与该产业占增加值的比重之差。一般来说,结构偏离度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结构偏离度大于零为正偏离,则该产业的就业比重大于增加值比重,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反之,负偏离则意味着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较高,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由负偏离状态向零状态接近,表明该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增强。如果国民经济各产业都是开放的,产业间没有行政壁垒,即呈完全竞争状态,那么通过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重新配置,会使各产业的生产率逐步趋于一致,各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也就逐步趋于零。从实际情况看,1991~2005年期间甘肃长期存在较高的结构偏离度。第一产业长期处于高正偏离状态,平均偏离程度高达41.85% ,表明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在三次产业中处于最低状态,第二产业长期处于高负偏离状态,平均偏离程度低至-24.11%,表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在三次产业中最高,第三产业也处于负偏离,但是其水平低于第二产业,平均偏离程度-17.74%,说明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远低于第二产业。综合来看,甘肃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表现出高度的不协调,说明劳动力资源远未能得到有效配置,劳动力在各产业间不能顺利地进入或退出,这必然影响各产业劳动生产率,造成隐性的或显性的失业人口的增加。

1.5 甘肃科技进步贡献率显著提高,但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差距

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P.H.Douglas)和数学家查理・柯布(C.W.Cobb)研究20世纪初美国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对产量的影响时,得出的一种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表达为:

Y=A0emtLαKβ

式中L是投入的劳动,一般用从业人数表示,K是投入的资本,一般用固定资本投资表示,α(或β)是劳动(或资本)边际产出弹性,其经济意义是在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劳动(或资本)要素的投入每增加1%,产出增加的百分比。

假设技术进步是希克斯中性的,α+β=1,则索洛增长速度方程如下:

产出增长率=技术进步率+α×劳动投入增长率+β×资本投入增长率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产出的增长率,即得劳动、资本投入和科技进步的贡献率。

因为α=1-β,将上式变形为 y/L=A0 + mt +βK/L

根据最小二乘法,通过甘肃省1991年至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从业人数和固定资产投入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Eviews 3.0计算得:

R2=0.9881说明劳动和资本投入以98.815程度解释因变量GDP的变化。甘肃省工业产出的劳动投入弹性和资本投入弹性分别是0.607和0.393。换言之,在1991年~2005年间,保持资本投入不变,劳动投入增加1%,平均导致产出增加0.607%,保持劳动投入不变,资本投入增加1%,平均导致产出增加约0.393%。利用索罗余值法计算甘肃省劳动、资本和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的结果如下:

表1 1991~2005年甘肃省三大要素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

指标 劳动投入增长率资本投入增长率劳动贡献份额资本贡献份额科技贡献份额八五2.84%27.15%9.52%59.95%30.53%九五-0.07%17.91%-3.78%65.80%37.98%十五-11.09%14.66%-3.61%50.42%53.20%

“八五”和“九五”时期,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资本的贡献份额约占60%,科技的贡献率仅为30%,“十五”时期,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科技和资本的贡献份额均为50%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显著提高,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一定差距,九五时期全国科技贡献份额已达到50%,实证表明甘肃的科技进步贡献份额只占全国水平的76%,甘肃的经济增长质量还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从企业和行业内部构成看,产值总量中资本密集型行业的产值占较大比重,在以资本密集型为主体的工业经济中,资本投入的高弹性势必带来高强度的产出。因此甘肃经济仍属于粗放型增长,处于要素推动增长阶段。随着要素资源投入量的增加,在经济规律自身的支配下,存在着显著的要素投入产出的边际效用递减,即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减,按现有技术扩大生产规模是不能长久的。若想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技术水平,进行技术和管理创新,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6 甘肃单位GDP能源消费水平在波动中上升,能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剧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的指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相应能源消耗需要增长多少个百分点,如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小于1,则本年单位不变价GDP能耗比上年降低。因此,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意味着经济增长利用能源效率越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耗能工业的发展,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会普遍下降。

甘肃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一直处于剧烈的波动之中。十年来,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有两年(2003和2004年)大于1,有两年(1996年和1997年)小于0,其余七年是大于0且小于1。1996年和1997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小于0,主要是因为亚洲金融危机造成内需不足,及国内产业政策的调整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中轻工业比重上升使能源的消费量下降。2003年和2004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意味着单位产出量的耗能增加。投资高速增长导致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迅速扩张,从而造成能源消费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消费的能源快速增长是导致整个能源消费增长加快的另一原因。甘肃省经济快速增长是在消耗大量能源和原材料基础上取得的,并由此造成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扩大,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和运输紧张,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显然甘肃省的经济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2.甘肃GDP质量的改善对策

2.1 积极培育欠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实现省域内经济的协调发展

缩小地区差异,不是缩小GDP的差异,而是各地人均GDP和居民收入的差异,最终是缩小各地区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的差异。首先,政府应根据各地区地理优势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对于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实施异地搬迁工程。其次,加强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健全扶持机制,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欠发达地区自身的发展能力。其三,应按照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目的,培育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其四,应加快县域和城镇建设,使之成为吸纳产业、集聚发展要素的重要载体。其五,应提高贫困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教育、文化和技能的培训,加快劳动力的输出,将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优势。其六,应进一步搞好贫困地区农业综合开发,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乡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2.2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生产要素组合质量,促进经济增长质量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要从提高投入产出质量、生产要素组合质量、效益质量以及再配置质量入手。显然,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而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有赖于科技进步,技术进步对GDP的贡献率是生产要素效率的集中体现。虽然甘肃的科技进步贡献份额达到50%,但与发达国家70%~80%相比,差距甚远,因此,加快科技进步是未来甘肃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根本途径。另外要加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质量,生产要素的组合质量表现为劳动力的资本装备程度。一般的说,劳动力的资本装备程度越高,经济增长质量越高。甘肃省的人均资本装备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8.09%,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角度应多发展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促进劳动力装备程度快速提高。

2.3 依靠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以及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甘肃进出口规模小、水平低、结构不合理导致对外贸易对GDP增长效应的拉动不明显。2004年甘肃省的进口和出口总额仅占全国平均的0.1383%和0.1678%。与此同时,甘肃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资源密集型的工矿产品、农、副和土特产等是出口产品的主导,而技术密集型产品一直比较滞后。技术差距论认为国际间的技术差别会产生比较优势,从而导致国际贸易的产生。当一国或地区在生产某种产品具有领先技术时,能获得垄断地位和垄断利润,其他国家通过技术合作等方式掌握先进技术以后,原技术领先国退出该产品的生产转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从而获得新的垄断地位,贸易得以进行。所以,甘肃省要想改变在贸易中的落后地位,就必须重视技术创新问题。因为,加大投资,探索新技术和新工艺,是实现提高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率的根本途径。

2.4 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蛙跳发展,同时依据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

甘肃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第三产业要迅速发展必须以非常的方式跳跃式发展,否则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只能是越拉越大。新兴第三产业,如信息产业、咨询业、科技服务、物流等行业,进入门槛低,所需的前期投资不多,甘肃作为落后地区,沉没成本小,后发优势大,可以取得蛙跳发展。蛙跳理论认为,新兴的行业采用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式,所有的地区都处于同一起跑线,进入门槛低,落后地区不需要太多的经验,同时落后地区在传统技术上投资少,而发达地区在传统技术上有优势,投资多,技术创新后这些投资都成为沉没成本,转型代价太大,而落后地区却有后发优势,可以不经过传统技术阶段直接进入新技术领域。第三产业中许多行业的技术创新与传统技术联系不大,较适合蛙跳理论的条件,可以取得蛙跳发展。同时甘肃的资源、技术、资金、人才都比较缺乏,不可能同时发展各个行业,必须把有限资源和资金投入到产出效益最好,联系效应最大的行业,培育主导产业,实现非均衡发展。主导产业的确立,要选择符合甘肃省情、联系效应大、相对生产率高、就业吸纳弹性高的行业,如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物流业、旅游业、科学技术综合研究服务业等。不能盲目地跟风提出发展新兴第三产业的口号,要以快速发展甘肃经济为目标,只要符合这一目标,不管是新兴还是传统的第三产业都可以确立为主导产业,这是由甘肃的落后现状决定的。同时,甘肃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一定要局限于与落后的第一、二产业相适应的发展水平,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日益发展的大环境下,市场需求不必只局限在本省的范围内,可以超前发展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以快于一、二产业的速度发展。

2.5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减轻能源消耗

“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称为3R原则。减量化作用于循环经济反馈系统的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领域的物质量和能源流量,从源头上预防废弃物的产生;再利用原则作为过程性方法,目的是通过反复使用提高产品的利用效率,避免物品过早成为垃圾;再循环原则作为输出端方法,要求把上游企业的废弃物转化为下游企业的生产原料,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甘肃省作为资源输出大省,更应该注重资源的循环使用。环境容量测算工作对于确保总量控制计划和排污许可证总量核定的合理性有重要意义。应定期进行全省容量核查,依据核查结果,优化调整全省产业结构和布局。同时鼓励企业将通过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措施减下来的污染物排放量指标进行交易,使企业获利。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产品的标志制度,鼓励公众购买循环经济产品,在政府采购中也要购买循环经济产品,推动政府绿色采购,通过政策调整,使得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有利可图,使企业和个人对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确保循环经济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2006年甘肃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对甘肃省GDP质量的系统分析及改善对策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邱东,蒋萍,杨仲山.国民经济核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向蓉美,杨作廪,王青华.国民经济核算及分析[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3]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于红英.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综合评估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5]施发启.对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变化及成因的初步分析[J].统计研究,2005,(5).

[6]于素慧.甘肃经济增长质量实证分析[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2,(1).

[7]程红莉.我国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离及对失业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6,(2).

[作者简介]杨立勋(1965 -),男,甘肃武山人,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研究方向:统计理论及应用研究。

邢莉(1980-),女,山东省单县人,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5级数量经济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核算及应用。

[收稿日期]2007-07-0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青藏高原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总体构想 下一篇: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与人口集聚的交互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