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配合中频脉冲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

时间:2022-09-21 07:20:07

【摘 要】目的:观察超短波配合中频脉冲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发病1周内单用超短波治疗,第2周开始加用中频脉冲治疗,一个疗程(20次)后评价疗效。结果:60例患者,治愈51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结论:超短波配合中频脉冲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无痛苦、显效快、后遗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超短波;中频脉冲;周围性面瘫

【中图分类号】R7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97-01

面瘫也称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单纯性面瘫,通常受风受寒急性起病,主要特征是面部表情肌功能障碍,患者表现为口角流涎、口角歪斜,患侧眼脸闭合不全,额纹消失,不能鼓腮、吹口哨等。面瘫不仅影响容貌,还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如咀嚼障碍、口角漏水等。本文采用超短波配合中频脉冲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来我科就诊的面瘫患者60例,其中女24例,男36例;年龄16~60岁,平均30.4±4.2岁;病程1天~1月,平均10.2±1.4天;其中右侧34例,左侧26例,均为单侧发病,所有患者均临床确诊,且排除其他原因所致面瘫。

1.2 诊断标准[1] ① 病前常有受凉、受潮、吹风或咽炎史,少数患者于病前几天可有耳后、耳内疼痛或面部不适等前驱症状;②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出现一侧周围性面瘫,可伴有2/3味觉障碍,少数可有耳鸣、听觉过敏或耳部疱疹;③已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性面瘫,如小脑桥脑角病变、脑干病变、手术损伤、腮腺病变,格林―巴利综合症等。

1.3 方法

1.3.1 超短波治疗:采用上海医疗器械高科技公司生产的WG-1五官超短波电疗机,波长7.37m,功率50W,预热5分钟后,取直径7cm的两圆型电极并置于患侧耳前区和乳突处,间隙0.5cm。发病1周内的患者给予无热量,时间为10分钟,每日一次;发病第2周的患者给予微热量,时间为15分钟,每日一次;发病第3周或3周以上的患者给予微热量,时间为20分钟,每日一次。20次为一疗程。未愈者,需休息一周后继续治疗。

1.3.2 中频脉冲治疗:发病第2周的患者开始加用中频脉冲治疗。采用北京翔云电子设备厂生产的K8832-T型电脑中频治疗仪,电极片面积为30cm?,将两电极片置于耳前区和乳突处,选取8号处方(面神经麻痹,周围神经损伤),强度为:发病第2周内的患者给微弱刺激(18~25之间),第3周或3周以上的患者,稍加强度(20~30之间),以病人感觉舒适且不引起面肌痉挛为度(20~30之间),每次2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2天后继续。

1.3.3 疗效标准[2] 治愈:病人无任何不适感,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显效:病人无特殊不适感,面部运动恢复较好,颜面双侧外观静态对称,但面部做表情动作时有轻度不对称。好转:主观感觉好转,面部活动有进步,做表情动作时出现较明显的不对称。无效:病状体征无改善。

2 结果

60例患者治疗一个疗程(20次)后,治愈51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是茎乳孔内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经调查多数患者在发病前曾有过度疲劳、受风、受寒史。通常认为人在疲劳状态下,免疫力低下,受风寒侵袭,营养面神经的血管痉挛,导致局部组织缺血、水肿,面神经受压迫而致病。因此急性期(发病2周内)控制炎症,消除水肿,减少神经受压至关重要。而小剂量(无热量)超短波不仅有消炎、消肿作用,而且作用于受损的神经,可加速神经再生(剂量过大则抑制再生)[4]。随着治疗,水肿渐消,增加超短波剂量为微热量,以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增强局部组织代谢,促进渗出物吸收,进一步消除炎症、水肿,恢复期的治疗主要是恢复神经的传导功能,加强肌肉收缩为主[3]。而中频脉冲电流不仅能引起肌肉收缩,它的微弱刺激也可以提高面神经的兴奋性,改善神经的抑制状态,激活神经的传导功能,同时还能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消散局部炎症。但在发病1周内不主张使用中频脉冲治疗。因为在发病1周内(水肿显著期)使用超短波热效应或加用中频脉冲治疗,都会因局部组织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渗出增多,水肿加重,不利于面瘫的恢复,甚至加重病情。所以在周围性面瘫发病后的不同时期,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不同的治疗剂量[5],使超短波与中频脉冲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两者作用互补,效果显著,后遗症少,患者还无痛苦,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标―第2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98。

[2] 马利军、王艳,滞针加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57例.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3):103。

[3] 王荧屏,现代医院理疗科临床新技术操作规程与康复护理操作规范实用手册,北京:中国卫生出版社,2007:1172~1173。

[4] 郭新娜、汪玉萍,实用理疗技术手册_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36~137

[5] 杨连松、王京善、杨莎莎,分期针刺加TDP中频电治疗周围性面瘫282例,山东中医杂志,2006,25(9):612.

上一篇:热性惊厥临床诊治进展 下一篇:肺心病心衰长期应用利尿剂并发糖尿病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