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五法”速提初中英语阅读能力

时间:2022-09-21 05:35:24

借用“五法”速提初中英语阅读能力

一、“积”“扩”词汇,提高阅读能力

每一位英语教师都懂得:词汇和语法是阅读的基础,一旦离开了这个基础,阅读能力的提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词汇量积累得越丰富、语法知识掌握得越多,阅读的障碍就会越来越少。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基本词汇外,还要有意识地积累一些新的、常用的词汇,给我们已有的词汇表注入新鲜的“血液”。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吸收新鲜的“血液”――获取新的词汇:1.鼓励学生处处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皆学问”,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可以找到新的英语词汇。例如,在一些广告、一些路标、一些店牌、一些商品、一些歌曲中……处处都能见到英语词汇的影子,一般来说,这些词汇更具有实用性和时代性,我们应该择优吸收。2.在平时的练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新的生词,一旦出现了,我们就要将其及时记下来,加以解决,并做到经常复习,让其变成自己的词汇。

二、“听”“说”结合,提高阅读能力

听说结合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一年一度的英语高考和中考,其试题中总离不开听力的测试,因此,我们就不妨通过训练学生的听力来提高其阅读的能力。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步骤来进行:1.教师在放录音前,要把学生将要听的课一简单的讲解。2.给学生放两至三遍录音。3.在学生听过两到三遍后,要求他们必须对所听到的内容进行相互间的交流,并进行提问(这种方法对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例如初中二年级第二学期和初中三年级学生听说方面能力的提高将会有较大的帮助)。4.学生可以结合听到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思维方式进行回答(不同学生的经验不同,思维方式也不同)。这种以理解为主的听说训练的方法,不仅能让学生比较准确地表达,还能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不可分割的有机系统,听说结合,互为促进,就能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实乃一举两得。

三、“精”“泛”并举,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有两种主要的方法:其一曰精读,其二曰泛读。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应两者并举,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更不可相互替代。1.泛读。只有广见才能多识,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积累大量的词汇、结构和句型,才能扩大知识面,培养语感,才能提高对文字的反应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生阅读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给学生推荐多样化的材料,涉及面一定要广,诸如叙事类的、科普类的、议论类的、说明类的、广告类的,书札类的等,既要注重文章的实用性,又要注意文章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还可以给他们推荐幽默风趣的故事、寓言、人物传记、小品等,如“Alfred Nobel”“UFOS”“Coffee history”“Air Jordan”“The Sahara”“Edward’s trip Advertisement”。2.精读。精读是一种英语教学思想,它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对较小的英语范本(即语料)的深入分析、理解和记忆,较为准确地掌握英语基本知识及使用规则,深入细致地处理文章中的知识点,形成框架,可以是MIND MAP、表格或者图表;再通过演绎法,将所学的英语知识加以反复操练,理清文章的脉络,能够用视图复述的方法消化课文;最后能基于文章的内容,联系我们的生活去设计活动载体,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熟巧程度,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相对于精读,泛读是面;相对于泛读,精读是点。泛读是精读的基础,精读是泛读的升华,只有精泛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四、“朗”“默”并重,提高阅读能力

对于内容和结构特征不同的阅读材料,我们要多角度地进行研究,阅读方法也可灵活运用,可以默读,也可以朗读。在默读过程中,人的大脑在进行着积极的活动,思维的活跃也是空前的,其理解率和阅读速率是朗读所无法媲美的。但是,在阅读一些故事情节比较丰富生动的内容时,带有表情的朗读更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更能打动听众的心弦。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时,一定要因材施教,朗读和默读灵活运用。以8B《Blind man and eyes in a fire drama》这篇以故事情节发展为顺序的文章为例,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快速地浏览(默读的一种方式),迅速地找出文中的人物及他们的身份,然后再找出他们所说的话;接着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的身份,认真地揣摩人物的性格,想象他们说话的语气,模拟他们的语调,进行反复的朗读,最后再进行课本剧表演。这样的课堂,虽然不对文章做过多的讲解和分析,但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在形象的模拟语境中,就已然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运用默读和朗读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间的互动,锻炼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五、“猜”“断”并用,提高阅读能力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生疏的词语,通常的情况下,我们不赞同一见到生疏词语就查阅词典,因为这样不利于保持阅读的连贯性,同时也会影响阅读的速度以及对文章的整体理解。那么,我们在阅读中遇到生疏的词语怎么办呢?我们提倡用以下的方法进行处理:1.假如是专有名词,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来猜测判断它是人名还是地名,抑或其他名称,认不认识这些词关系不大,只要知道它代表什么就行。2.通过构词法来猜测判断。譬如,有些词的词干是我们已经学过并且掌握了的,有时候会因为加了前缀或者是加了后缀,使得它们的词性或者词义发生了转换,还有的是因为两个单词合在一起而变成了合成词,这些因素都会使我们对这样的生词一时难以判别,但是,只要我们掌握了构词法的知识,用它进行猜测,就能马上判断出它们的词性或者词义了。3.另外还有一些单词,对于它们的含义,我们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和语气来加以猜测和判断即可。4.如果真的遇到了运用上述方法仍然不能猜测和判断、且影响到对文章内容分析理解的个别的词语,我们也还是会求助工具书的。

上一篇:浅谈大学英语的听力教学 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或者提升学生的逻辑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