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莉事件所引发的思考

时间:2022-09-21 04:26:00

张丽莉事件所引发的思考

2012年,火红的5月,一位普通教师的名字——张丽莉,成为全社会,特别是广大的中小学教师的关注焦点。

从现场的目击者,到许许多多闻讯的人;从广大百姓的口碑,到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众多媒体,大家一致地将“最美丽教师”的称号送给了她。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妇联授予她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国家教育部授予她“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张丽莉,女,汉族,1984年1月出生,黑龙江佳木斯人,2007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教师。2007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她全身心扑在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业务,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深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和爱戴。2012年5月8日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张丽莉同志在失控汽车冲向学生的危急关头,奋不顾身勇救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下遭到碾轧,造成双腿高位截肢。迄今,我们都在祝福她能够战胜死神和病魔,早日康复。

“最美丽教师”张丽莉用生命诠释了师德的力量。这让我们在深深为之感动的同时,更促使我们对“最美”的含义做深入的思考进而从内心深处产生敬爱。在那个学校的门前,在那生死攸关之际,如果有些许闪念、丝毫胆怯,都足以让人选择逃避。然而,“最美丽教师”的壮举所体现的厚存于师者心中的这份爱、这份情,闪现出极为炽热和耀眼的人性光辉!这光辉足以穿透灾难的阴影,创造生命的奇迹。在这样的壮举面前,任何言词的夸赞都显得很苍白。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立足于自己的岗位,学习“最美丽教师”的英雄事迹所体现出来的伟大精神。是的,三尺讲台,浇灌的是汗水,铸造的是师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就是要以师德关爱学生。这种爱不似父母的爱,更胜似父母之爱。这是一种更加无私的爱,是对社会、对民族、对祖国的大爱。正如鲁迅所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最美丽教师”的壮举为“脊梁”的含义做了极好的展示和印证。

当然,我们还应当想到,“最美丽教师”的壮举是在出现了险情的学校门前做出的。英雄的业绩极为辉煌,而那代价也是十分惨重的。我们掀起了学习“最美丽教师”英雄壮举伟大精神的热潮。我们的执法机关还应当对这场危急事件的肇事者施以应有的制裁。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通过这一事件,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的法制建设和教育工作,避免以至杜绝在我们的学校门前出现那些不该出现的险情,切实营造理智、秩序、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让每一个公民富裕、健康、快乐地工作和生活,让每一个孩子幸福、健康、愉快地学习和成长。这将是一个艰巨而又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广大的教师,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其中也承担着各自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者单位:江西日报社)

上一篇:享受数学 快乐学习 下一篇:物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