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结构、建构

时间:2022-09-21 04:20:38

解构、结构、建构

【摘要】 以“空间与图形”一课为例,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解构知识、优化课堂结构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多元互动,旨在为广大教师打造高效课堂而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解构;建构主义

小学生的心智水平和认知能力等都处于一个较低的阶段,对事物的理解单一、片面,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缺少自主学习的经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将知识细化分解,转化为易于被小学生接受的信息,从而帮助小学生吸收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解构知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教师需要优化课堂结构,科学配置知识量的渗透,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教学资源的互动,利用解构、结构和建构主义理论来提升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对此,本文以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一课为例,对如何有效组织课堂进行了探索.

一、解构知识,变抽象为具体

数学的抽象性为小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变抽象为具体,解构教学目标和知识内容,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易于被小学生接受的知识,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空间与图形”一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小学生认识图形、掌握图形的测量、了解图形的变化等等,而这些教学目标是较为抽象的概念,要想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对目标进行细致的解构,分解为以下几项核心内容.

第一,如何认识图形. 在“空间与图形”一课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认识图形的相关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开篇阶段,教师需要结合目标的设定,从已学知识入手引入课题. 例如:以多媒体给出几组图形,让学生们分组对图形进行辨别和定义,从而调动学生的记忆表象,激发参与热情.

第二,如何测量图形. 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们提供水杯、牙膏盒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引导学生运用“认识图形”的所学知识,运用工具对物品进行测量,将测量方法记录下来,最后进行总结.

第三,如何掌握图形的变化. 借助两个教学资源来转化抽象的概念,一是多媒体视频和图片,二是图形的模型.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图形变化的视频和图片,继而利用模型让学生进行实验,感受图形变化的过程.

在解构目标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观察小学生的反应,听取小学生对自己所学的感受,以此来作为调整教学方法的依据,从而不断优化知识,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优化课堂结构

课堂是小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课堂结构的安排代表了知识渗透的模式与方法,要让小学生在课堂“阵地”上学到更多的知识,优化课堂结构是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

以“空间与图形”第2课时“平面图形”一课为例,在教学中,笔者将课堂结构设计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导入课题. 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平面图形,继而提出问题:① 能否举例说明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代表了什么?② 在以前的学习中同学们接触到了哪些立体图形?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具有哪些差别,又有哪些类同?③ 依照平面图形的测量方法,是否也能够测量立体图形?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解答. 如此,则在问题情境中引出课题:“平面图形”的概念.

第二阶段,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 首先导入千米、米、厘米等测量单位,继而引导学生利用测量单位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其次采用“代入法”引出概念:图形是否也能够测量?该怎样测量?在此基础上导入图形与变换的概念. 再次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地主用100根木桩围成了一个羊圈,最后却发现羊圈里放不下50只羊,最后只好请教聪明的阿凡提. 阿凡提将木桩重新排列,围成了一个图形,奇妙的是,同样数量的木桩,不仅围进了50只羊,而且剩下了很大的空间. 那么,阿凡提运用了怎样的图形知识呢?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动手操作,用剪刀剪出图形、用尺子测量周长,用面积公式计算面积.

第三阶段,讨论并引导学生说出学习心得. 在上述基础上导入讨论环节,由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讨论回答,例如:在这节课上你学到了什么?能否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该怎样解决实际问题?等等.

在课堂最后结合本课的教学情况,为学生布置课外探究作业. 综合来说,这种课堂结构旨在向学生明确学习内容,从已学知识入手,首先引导学生建立起学习热情,其次用生活问题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以建构主义理论引导学生进行多元互动

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以学习者为个体,在个体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通过外界影响使学习者与多种资源进行互动,是有效学习的重要手段. 在课堂上,建构性教学更加强调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理解,注重加强学生与教学资源、与教师、与学生以及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行大量交流,必要时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性支持”,从而帮助他们建构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某辆汽车从南城向北城以45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2.5个小时停止行驶,此时汽车距离南北两城的中间点有18千米,那么南城与北城之间的距离是多少?”此类问题,很多学生只会进行单方面考虑进行解答,却容易忽略掉题目中重要的信息,即“汽车距离南北两城的中间点有18千米”,这说明汽车停止时是未到达中间点,或者是超过中间点并不明确,所以该题的答案并非只有一个. 而如果读出了该题中的关键词和句,用线段图将文字加以转换,这样问题就会变得十分清楚明晰且直观. 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也是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从一味接纳走向学会创造的必经之路. 建构性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是主宰教学成败的关键,没有学生参与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只有师生之间产生了积极的互动作用,教学过程才会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现象.

结 语

总之,解构、结构、建构是新时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三要素”. 要通过解构将知识变繁为简,通过结构优化知识产生,通过建构加强学生与外界的互动,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打造高效课堂,进而,也才能提升教学质量,满足新课改要求,建立起完善的课堂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任艳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立足建构主义,有效开展教学[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2014,(1):96.

上一篇: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下一篇:教无定法计算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