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胎盘胎膜病理改变与妊娠结局关系探讨

时间:2022-09-21 12:51:53

胎膜早破胎盘胎膜病理改变与妊娠结局关系探讨

摘要:目的 为探究胎膜早破时胎盘胎膜的病理变化和妊娠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12月收治的54例胎膜早破患者,分析其胎盘胎膜的病理变化情况与妊娠结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经过病理检查,发现在该54例胎膜早破患者中,第一组胎盘胎膜出现炎性改变的有6例,第二组胎盘组织形态学发生改变的有18例,第三组同时有炎性和形态学改变的有17例,第四组为正常的胎盘胎膜病理情况有13例。通过比较发现,有炎性和形态学改变的第一、三组患者比正常的胎盘胎膜病理第四组发生阴道感染、早产、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的几率有显著升高(P0.05)。分娩时间超多12h时胎膜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少于12h(P

关键词:胎盘胎膜病理;胎膜早破;炎性改变;形态学改变;妊娠结果

胎盘作为母体孕育胎儿的地方,它的内环境及本身健康状况会时时刻刻影响着孕妇的身体状况和胎儿的发育情况[1]。胎膜早破是指临产前的胎膜破裂,是一种围生期常见的并发症,会对母体与胎儿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2]。孕周越小胎儿或新生儿的预后情况越差[3]。胎膜早破会导致胎儿的早产、母体宫内感染及产褥期感染等不良后果。造成胎膜早破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有生殖道病原体微生物的上行性感染,羊膜腔高压力,缺乏营养素等[4]。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发生胎膜早破时孕妇会产生突然性的阴道排液且排液呈现持续性。为探究胎膜早破时胎盘胎膜的病理变化会对妊娠产生何种结果,分析了我院自2013年4月~12月收治的54例胎膜早破患者胎盘胎膜的病理变化情况,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12月收治的54例胎膜早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9.3±4.2)岁,早产13例,足月产41例,无延期产。所有产妇的胎盘胎膜在产后均送病理分析,结果显示发生炎性改变的有6例,发生形态学改变的有18例,合并有炎性和形态学改变的有17例,胎盘胎膜正常病理改变的有13例。将这四种改变分别设为一、二、三、四组,通过电镜下观察其病理改变后结合临床症状分析比较。

1.2方法 对所有产妇行自然分娩或剖腹产,产后将胎盘组织立即放入福尔马林中进行固定之后进行病理检查。

1.3观察项目 电镜下观察产妇胎盘胎膜切片的病理变化,观察母体感染情况,妊娠期并发症情况和新生儿感染情况以及新生儿窘迫情况,并将这些问题与产妇的病理切片显示联系起来。

1.4统计分析 对各组标本使用 x±s表示,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用方差x2表示。P

2结果

2.1胎盘的病理变化情况 在所送检的54例胎盘胎膜标本中,第一组胎盘胎膜出现炎性改变的有6例,占11.11%;第二组胎盘组织形态学发生改变的有18例,占33.33%;第三组同时有炎性和形态学改变的有17例,占31.48%;第四组为正常的胎盘胎膜病理情况有13例,占24.07%。见表1。

2.2 胎盘胎膜的病理变化和母体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析比较显示,存在胎盘胎膜炎性改变的产妇发生阴道炎、产褥期感染的几率明显升高(P0.05)。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胎盘形态异常的第二组和第三组与正常组比较,妊娠期并发症发生几率明显增高并存在显著差异(P

2.3胎盘胎膜的炎性改变和产儿的关系 通过分析比较,发现第一、三组新生儿与第四组新生儿比较发生早产、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感染的几率都显著增加(P

3讨论

胎盘胎膜是胎儿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组织,母体会将营养物质通过血运透过胎盘供给给胎儿。如果胎盘胎膜在发育的过程中发生异常改变,将对母体和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妊娠。所以胎盘作为母体与胎儿之间的桥梁,近年来临床中对胎盘和胎膜的研究也愈加升温[5]。胎膜早破明显增加了异常妊娠结果的发生。笔者选择性分析了我院自2013年4月~12月收治的54例胎膜早破患者,分析其胎盘胎膜的病理变化情况与妊娠结果之间的关系,发现胎盘胎膜炎性改变有6例,占总数的11.11%,形态学改变有18例,占总数的33.33%,同时存在胎盘胎膜炎性改变和形态学改变的有17例,占31.48%,胎盘胎膜正常病理改变的有13例,占24.07%。发生病理炎性改变的产妇发生阴道炎和产褥期感染的几率明显升高(P

综上所述,胎膜早破是一种危险性伤害性很大的妊娠并发症,会增加母体和胎儿的感染几率,使母体和胎儿发生一系列不正常的情况。希望在以后的临床研究中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使这一情况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罗彩虹,卢海英,刘正平.胎膜早破胎盘胎膜病理改变与妊娠结局关系探讨(附953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353-3355.

[2]耿晓慧.213例胎膜早破者胎盘病理改变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探讨[J].海南医学,2013,24(11):1596-1598.

[3]索冬梅,曾萌,吴雪莉.259例胎膜早破胎盘病理改变及妊娠结局[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2(15):302-304.

[4]邵春云,宋靖.检测宫颈分泌物中的胎盘α1微球蛋白诊断胎膜早破的价值[J].重庆医学,2012,16(11):32-34.

[5]林怀忠,齐朝阳,唐莉,等.早产胎膜早破胎盘病理变化与早产儿缺氧的相关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1):143-145.

上一篇: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对比 下一篇: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的家庭护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