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加工剩余板皮高效利用分析与展望

时间:2022-09-21 11:41:04

木材加工剩余板皮高效利用分析与展望

摘 要:木材加工在高新技术的应用中提高了利用率,但是不可不免的还会有原材料的剩余,在剩余板皮的应用中,我国科技人员加大了研发的热情,通过人造板材的生产,实现了木材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利用。文章对我国木材板皮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板材制作过程中木丝的制造和胶凝剂的使用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以后的研究方向,通过木材加工技术的提高,促进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木材加工;剩余板皮;高效利用;展望

在木材的加工中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材料,根据材料的大小,部分木块可以进行小体积再加工,制作成特定要求的半成品等。但是部分木屑、板条和截头等没有再打磨的意义,在传统的工作中都是通过焚烧方式供给热量,实现材料的高效利用。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过木丝板材和胶凝剂的应用,能够将剩余板料进行再利用,供给生活和生产需求,提高了木材的应用价值。

一、我国木材剩余板皮利用情况

目前,我国在木材加工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木材也逐渐成为跨多个领域的工程原料,造纸、制作建筑施工材料、工业生产等都需用到木材。针对板皮高效利用的解决问题,科研人员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制作工艺将材料压平,并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提高木材的脱水率和分离度。经过细化结构的板皮在使用环境和性能上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高效分丝制成的人造板材不仅具有很高的强度,还能够适用于多种复杂环境的使用。由此可见,剩余板皮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发展意义,未来几年,我国会逐渐加大研究力度,提高剩余板皮高效利用的研究项目在工程材料研究中的发展地位。

二、剩余板皮回收利用方式

1、木丝板材

(1)木丝单元制备:木材在使用过程中,其材料结构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针对这一变性的剩余板皮的使用特性,要想稳固其内部结构,首先要对木材进行去皮处理,将木材分制成多个单元结构,在切削辊装置的帮助下,将剩余板皮材料进行横向、纵向分离,综合性质属性相同的单元结构,组织性能大体相同的木丝单元。

(2)单元结构分析:木丝单元的稳定结构可以将其引入多种胶合板与单板层的夹层当中,因刨花板的花纹是定向基准内容,所以当纤维板出现结构变化时,木丝单元结构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一般情况下,木丝单元结构的长度小于50毫米,高度小于500毫米,在引入回收利用工程时,剩余板皮都会先转化成这种木丝单元结构,以便更好的回收利用。

(3)制备方法:木丝在材料选择上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其主要制备依据是根据木丝长度和结构硬度分辨木丝单元结构的构成比。定向强度、硬度要求较高的回收利用材料,木丝单元结构的密度必须非常高,并能充分表现出材料的质感和强度。定向强度、硬度化学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回收利用材料,木丝单元结构的分子结构必须具有一定的融合性。由此可见,分层铺装方式的制备技术可以增加木丝单元结构的表面质感,通过拉伸纵向和横向的木丝分子结构,提高木丝的回收利用率。将剩余板皮放置在太阳下自然晒干,之后将其导入干燥机内干燥,充分干燥后,将搅碎的木质材料放入分子定量装置,把多个材料单元按照质量大小、密度大小进行精确划分,之后再利用胶黏剂将木质材料进行压板处理。

2、胶粘剂的使用问题

(1)胶粘剂的选择:剩余的板皮木丝单元结构一般都比较稳定,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的直接应用并不够改变木丝的特性,必须要通过借助其他物质进行结构的粘连。而酚醛树脂胶黏剂具有稳定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在促进木丝结构紧密连接的同时,还能够保证板材的重塑质量。根据工程材料用途为基础制作而成的酚醛树脂胶黏剂还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增加了木丝单元不同于传统木材的应用性质。

(2)使用方法:酚醛树脂胶黏剂的使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喷胶、一种是浸胶。两种使用方法对木丝单元结构的缩合影响不同,因其制成的木丝结构表现的物理性能也大不相同。喷胶的胶黏性质没有浸胶表现的完全,木质材料中的胶黏剂成分很少,胶黏剂对木质材料的性质影响很小,成本相对较低,但是易发生施胶不均匀现象;浸胶的胶黏性质很好,但是其回收使用成本很高,使用的胶黏剂数量非常多,但是因其施胶均匀,胶合后产品稳定性好,所以在业内通过浸胶而获得的木丝回收材料的零售价格更高,因为它更适用于防水、阻燃要求高的工程施工项目。

3、铺装与定向铺装方法与装置的确定

铺装的方式有定向与不定向两种。一般短丝采用不定向铺装,长丝采用定向铺装;不定向铺装可采用手工进行,定向铺装采用机械。

4、木丝集成材成型工艺

浸渍酚醛树脂胶工艺:木丝干燥浸胶干燥定向铺装预压热压胶合冷却裁边砂光成品。喷洒脲醛树脂胶工艺:木丝干燥喷胶陈放定向铺装预压热压胶合冷却裁边砂光成品。经过试验,已经初步研制的木丝集成人造板具有良好的性能,可以作为许多目前价格较为昂贵人造板的替代品,既能节约木材

三、剩余板皮高效利用发展展望

木材加工通过对木丝集成人造板的应用,为社会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利用空间,提高了木材在实际中的利用率,与以往相比,减少了木材使用数量的相对值。在未来的发展中,还要通过两个方向进行剩余板皮的再利用。

1、木丝的彩色装饰应用方向

在进行剩余板皮的再加工中,不仅要提高加工的实用性,还要通过工艺的改造提高板材的使用价值。如在对木丝的制作中,可以通过染色的方式提高板芯的装饰效果,由于板芯材质具有良好的定向效果,能够应用到艺术品再创作中,而经过染色的板芯材质,提高了应用的价值和应用范畴,保证了艺术品在具有较高稳定性的同时,也增添了更多的艺术色彩。

2、人造原木的应用方向

木丝材料具有稳定的纤维结构,不容易受外界的温度产生结构变形等,因此,在利用胶凝剂固定形态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在通过压缩后具有较高的使用强度,与原木不同的是在外力的冲击中不容易变形,并且在温度和外力的影响中,不容易发生开裂的现象。目前人造板材已经在家具等市场中有了广泛的应用前景。人造原木是在人造板材上的进一步升级,通过木丝模具的应用,减少了胶体的使用量,提高了人造原木的环保水平,同时在模具的应用中,更能够顺应木丝的结构进行黏合厚度的增加,提高了人造原木的使用范围。但是此种工艺制作出的原木成本较高,需要通过进一步技术的革新,降低资本的投入,尽早的投入市场经济中。

结语:通过对上文木材剩余板皮回收利用内容和应用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可知,我国木材市场,工程材料需求量与材料利用情况之间的矛盾日益恶劣。结合地域性的木材回收技术可以增进木材回收市场的发展,先后对小径木材、枝丫材、加工剩余物进行综合利用,生产出刨花板、纤维板、木质复合板等木质材料,广泛应用于家具、装饰材料、建筑结构材料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剩余板皮的利用价值,还能从研究发展上提高剩余板材的综合应用性能,所以开发先进的木质材料回收技术是提高板皮利用率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李文姬.木材加工剩余板皮高效利用分析与展望[J].生物技术世界,2013(10).

[2] 王政,赵伟.关于木材加工剩余板皮利用分析和展望的研究[J].民营科技,2011(01).

上一篇:矿山火灾的防治措施研究 下一篇:煤矿井下采矿技术及采矿方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