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分散式毕业实习的过程控制和成绩评定

时间:2022-09-21 07:38:14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分散式毕业实习的过程控制和成绩评定

摘要:本文结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了传统毕业实习模式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近年来湖北工业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基于校企协同的分散式毕业实习的改革思路和实施方式,并重点对分散实习的过程管理和监控措施及分散实习的成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分散实习;过程控制;成绩评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8-0031-02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个专业,其范围涵盖焊接、铸造和塑性加工等专业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多数服务于工厂企业,对于毕业生的要求是既有良好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专业能力。

毕业实习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前的一门主要实践性课程,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对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综合我校和其他高校毕业实习情况来看,传统的毕业实习中存在着难以联系稳定的实习单位;实习模式单一,学生难以得到一对一指导;难以亲自动手参与实践,实习效果欠佳;学生的工程能力难于得到真正的培养等问题。因此,如何在毕业实习中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相结合是困扰一线专业教师多年的大难题。本文结合我校2009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铸造方向本科生开始实施的分散式毕业实习,通过对校企协同分散式毕业实习模式近4年的探索,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的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一、分散式毕业实习模式的构建和实施

自2009级铸造方向毕业生开始,其毕业实习模式由传统的集中制实习改成分散实习模式。学校和多家铸造企业联系后,将全班同学分散成若干小组,一个小组对应分配至一家企业,并由企业指定专人负责指导学生的现场实习操作和解答学生再生产实践中的各种疑问,在四周的实习期内确保每名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充分掌握生产流程。表1为我校自2009级以来的多届毕业生分散式毕业实习安排情况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分散式毕业实习的实施需要每年至少4个企业以上,从4届的毕业实习情况来看,分散式实习的实施以1~2个骨干合作企业为主体,每年增加新的企业支持。

二、分散式毕业实习的过程控制

从分散式毕业实习目前实施的情况来看,实习企业可以通过多年的建设逐步稳定成为校企合作产学研基地,从而保证实习企业的数量。但是对于学生来讲,获得良好的实践锻炼需要全过程控制,包括学校和企业方面的多重组织管理和互相配合实施。笔者认为,对于分散毕业实习的过程控制,有以下措施可以实施。

1.建立完善健全的分散实习规章制度。学生开始实习前,制定完备的规章制度,包括实纲、实习考核方式、实习安全规定、指导人员确定、实习内容的审核等涉及到实习的全方面规章制度。只有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并在实习过程中严格执行,才能保证实习的正常进行。

2.分散实习过程中的科学管理与控制。分散毕业实习的时间是4周,为了让学生把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必须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纲制定实习计划,实习计划应尽量具体、详尽。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实习指导老师应该实时把控实习过程,掌握学生的实习动态,加强实习过程的监督、检查和相关实习信息收集。(1)实习指导老师的不定期巡视。学生到达企业后,实习指导老师应和企业指导人员及时联系沟通,根据企业反馈回来的学生状态,到各个实习企业开展不定期的巡视,一方面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便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实习信息,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2)实习指导老师的日常联系和检查。当前,有着QQ、微信、电话、短信等多种实时联系工具。在学生实习期间,可以通过电话随机抽查来检查学生的实习情况,通过建立QQ群和微信群,利用网络资源和学生开展在线实时交流,督促学生做好实习记录,填写实习日志。(3)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管理。实习前,给每个实习小组制定一名有责任心的小组长,负责该组的学生在企业期间的相关实习事宜,并对同组实习同学起到监督作用。整个实习期间,小组长需对同组的同学的实习状态进行比较详尽的记录,实习结束后,由小组长收齐其所在小组的实习日志和实习记录并提交,小组长的实习状态记录将作为学生实习成绩的一项依据。(4)加强和企业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学生在企业实习,企业将会掌握学生的第一手实习状态信息。及时地加强与企业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实习的过程控制。同时,可以和企业开展一些学术交流等活动,增强与企业的关系,为后续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基地奠定基础。

三、分散式毕业实习的成绩评定

分散毕业实习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由于老师不能像集中实习那样全程跟随学生,所以实习结束后的成绩评定需要科学合理,尽可能地涵括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根据我校铸造专业方向近4年的分散毕业实习经验来看,学生的分散实习成绩课由实习日志、实习过程记录、实习答辩、企业评价四部分组成是较为合理的。实习成绩评定具体如下:

1.实习日志。实习日志占实成绩的30%。实习日志主要包括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对于企业生产工艺、产品设计、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的记录,实习日志最后应附上一篇实结,要求学生对本专业所在实习企业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办法、新的行业做法等进行了解和总结,并在现场互动的情况下,在调查的基础上提交小结。

2.实习过程记录。实习过程记录占实成绩的10%。这部分数据由小组长提供,主要记录小组成员在实习过程中的出勤率、遵守规章制度等方面的过程状态数据。

3.实习答辩。实习答辩成绩占总成绩的20%。主要由实习综合介绍、实习问题回答两部分组成。其中实习介绍占40%,实习问题回答占60%。

4.企业评价。企业评价占实成绩的40%。该部分成绩主要以实习接收单位给予的评价和反馈为依据,根据实习的规定和指导老师的要求,由企业对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做出评价并给出具体的分值。

四、结束语

毕业实习是大学本科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毕业实习过程中的实践锻炼,可以使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互相结合,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的发挥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提出的分散式毕业实习过程控制和成绩评定,是对分散性实习的一种探索,采用分散性毕业实习必然可以作为教学环节必要补充,不断强化实践教学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上一篇:浅谈高中学生学习能力 下一篇: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问题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