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六黄汤治盗汗1例

时间:2022-09-21 05:59:13

关键词 当归六黄汤 盗汗 医案

岳某某,男,63岁。2007年4月13日初诊。患者盗汗经年,遍治罔效,遂求诊于我处。患者曾做冠心病支架手术,并有慢性咽炎,常感咽喉疼痛。近来又增夜寐多汗,且多在后半夜,夜间燥热3~4次,醒后汗出,汗液凉,口稍干,脘痞。舌质红偏黯、苔中黄腻,脉濡。证属湿热内蕴,阴不敛阳。治当清热化湿,滋阴敛阳。处方以当归六黄汤加减:生地黄、丹参、生黄芪、白薇、酸枣仁各15g,炒黄芩、炒黄柏、麻黄根、玄参、法半夏、碧桃干、麦冬、功劳叶各10g,炒当归、黄连各6g,煅龙骨(先煎)、煅牡蛎(先煎)各30g,糯稻根20g。7剂。每日1剂。水煎,分上下午2次温服。

2007年4月19日二诊:半夜以后盗汗仍未控制,出汗2~3次,烘热频作,白天无不适,口干不苦,尿不黄,大便正常,纳食健旺。舌质黯红、苔中后部黄腻,脉小弦。证属湿热内郁,营阴外泄。治当清心泻火,敛阴止汗。上方去生黄芪、麻黄根、法半夏、白薇、功劳叶、酸枣仁,加栀子、牡丹皮各10g,知母、地骨皮各15g。7剂。

2007年4月26日三诊:服药后盗汗明显减少,仅半夜少量盗汗1~2次,但烘热仍频,口干欲饮,胸部不闷。舌质红、苔中后部薄黄腻,脉濡。治守原意,上方加白薇12g,功劳叶10g,天花粉15g。续服半月后病愈。门诊随访1年未复发。

按:本例患者盗汗经年,从其夜间燥热、脘痞、口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濡,不难辨为湿热内蕴,营阴外泄,故初诊用当归六黄汤加减,方中黄芩、黄连、黄柏、半夏清热燥湿;白薇、功劳叶清热除烦;当归、生地黄、玄参、麦冬养阴清热,同时又能制黄芩、黄连、黄柏、半夏燥而伤阴之弊;龙骨、牡蛎、碧桃干、麻黄根、糯稻根收敛止汗;又因汗为心液,故用生黄芪益气固表,丹参清心安神,酸枣仁养心敛汗。综观诸药,于症似无所误,却何以不效,细析其因,方中黄芪一味,虽有益气固表之功,但其性属甘温,益气升阳,难免有助湿生热升火之嫌,故二诊先去生黄芪,加栀子、知母、牡丹皮、地骨皮以加强清热泻火之力而获效。可见药虽一味之差,其效却有千里之遥,中医理法方药之妙,不得不叹,不可不慎。

上一篇:湿热性久泻验案一则 下一篇:陈颖异妙用大黄治疗母婴ABO血型不合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