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互联网走向:用户说了算

时间:2022-09-21 03:54:19

中国移动互联网走向:用户说了算

【 智囊导读 】

经过2012年的狂飙突进,“扩散和蔓延”将不再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下一步发展的关键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和渗透,“分化和差异”将主导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未来走向,这越来越体现在用户的使用方式、应用体验、审美取向和价值理念上。

关键词:移动互联、社会文化

移动互联网是今后十年全球最重要的技术变革因素,人类的工作、生活、市场营销、经济组织形式和政治表达方式将因此产生根本性的变革。

近日,由点心、友盟以及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的移动互联网研究联盟,在京了首份年度研究报告,研究认为,分化和重组是理解当下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主线。

北京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主任王汉生分析说,中国移动互联网是在中国特定制度、社会及文化背景下发展的,理解中国移动互联网,必须首先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行为特征。中国社会的高流动性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增长的社会基础。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这种高流动性仍将存在,构成了中国移动互联网持续发展的动力。

人口的高流动性成为主要“推手”

根据友盟最新提供的数据,截止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移动设备保有量超过2亿部,其中,iOS终端6000万部,Android终端1.4亿部。

而根据媒体公开报道,中国智能手机在2012年第二季度的出货量超过4200万部,占全球总出货量的27%,比美国多50%以上。2012年,全球Android和iOS市场平均增长率为33%和12%;而在中国,这个数字是159%和87%;在App应用市场,中国市场2012年第二季度的激活增长率是870%,远远超越全球平均水平。

为什么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增速远超全球?这种繁荣是暂时的虚火,还是长期的趋势?

友盟CEO蒋凡认为,从表面看,千元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为中国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降低了门槛。但从深层次看,移动互联网在中国有着强大的社会基础。

研究表明,中国在近10年有近2亿人口从农村涌向城市,大部分是青壮年人口。而户籍制度导致大量隐性城市人口和半城市化人口的存在,中国特有的城市化进程造成了中国人口的高度流动性,周期性的城乡流动、城市扩张带来的通勤时间增加、以及越来越频繁的旅游和公务出行,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增长提供了最坚实的社会需求,这就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不同于欧美诸国的最大特点,也是中国移动互联网一枝独秀的根本原因。

“分化与差异”成为未来趋势

移动互联网研究联盟的报告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数字鸿沟依然存在:10%的安卓手机用户拥有除智能手机以外的多种上网工具;12%的安卓手机用户则只拥有手机一种上网工具。其中,高价位智能手机(3000元以上)拥有者拥有多种上网设备的比例高出平均值一倍以上,而村镇用户只拥有手机一种上网工具的比例也高出平均值近一倍。

点心COO黄庄分析说,中国移动互联网在2012年的快速扩散,使得用户智能手机的拥有机会趋向均等化。但是,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分化和差异越来越体现在用户的使用方式、应用体验、审美取向和价值理念上。

在他看来,细分更有价值,分化更是机遇。强调移动互联网的差异与分化,不仅有利于移动互联网本身的可持续发展,更有利于细化和明确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传播价值,从而吸引更多行业的关注,加速移动互联网产业商业价值的货币变现。

移动互联网研究联盟执行总监陈刚认为,中国近十年的社会分化趋势是,社会地位越高的群体,越倾向于“结盟”与“资源互通”,移动社交网络打破了空间限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社会地位越高的群体和90后群体可能率先试水移动社交网络。

上一篇:读懂“非理性消费” 下一篇:和中国分享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