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屏下的邢质斌

时间:2022-09-21 03:43:03

邢质斌退休了,观众们留恋她那清爽稳健的形象和铿锵悦耳的声音。大家喜欢荧屏上的邢质斌,荧屏下的邢质斌又是什么样子呢?我不禁想起和邢质斌几十年来的交往经历。

1971年底,我从亦庄借调到南郊农场文艺宣传队。在农场宣传组看到一个喜笑、活泼的姑娘。领导介绍说:这是管广播的小邢。在以后的来往中,我一直称她“小邢”。

小邢1967年高中毕业,正逢“”,下乡插队是唯一的出路。她的父亲曾在鹿圈、大粮台一带(现属亦庄开发区)教书多年,在那里有许多学生和朋友。1968年,邢老师送大女儿质斌到南郊农场鹿圈分场隆盛场村插队。小邢在村里劳动了一段时间,被选调到分场任播音员。后来又调至南郊农场宣传组任干事,以播音为主要工作。

文宣队一度驻在场部后院,我们和小邢在工作中多有配合,也常常一块聊天。当时她二十二三岁,性格开朗,作风泼辣,说话直爽,没有一般女孩子的矜持,很好接近。小邢爱开玩笑,别人也常和她开玩笑,她的人缘很好。

当时,基层播音员文化程度普遍比较低,也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播音时常常是阴阳顿挫不分,而且错字连篇,闹过不少笑话。小邢是高中生,爱学习,素质比较高,又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她的广播字正腔圆,段落分明,停顿得当,富有感情。但小邢不满足,“”期间无处向人请教,她就自己下功夫。她注意收听中央台播音,分析、品味人家的长处;她练习绕口令,提高发音水平。听说人民艺术剧院的演员们到大白楼村体验生活,她就提早做好录音工作,登上自行车,骑十多里去向艺术家们求教。小邢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深深感动了我国台词最好的话剧表演艺术家朱琳先生,她很耐心很认真地教了小邢好几天,小邢受益匪浅。

大家都说小邢的播音好,可小邢并没有丝毫的优越感。有时有人夸小邢的播音清晰、动听。小邢开玩笑说:“你就吹我吧,反正也不上税。”随即又笑了,说:“这算什么呀,女播音员满地都是,一撮一大筐。”

小邢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对其他事情并不太在意,也不怎么靠近领导,对于领导干部的错误敢于批评。在场部工作的女孩子有好几个,年龄都没有小邢大,学历也不如小邢,人家纷纷入党、提干,小邢却只是一个普通的宣传员。

这一年,场部有一个上大学的名额,年轻人都很高兴,可是农场有关领导给了一位下属工厂的青年。小邢对我说:“太不合理。我们一定得争,不争(蒸)馒头争口气儿。”过了几天,我看小邢没有什么行动,就随便问了问她,她说:“算了吧,不争了,那人也不容易,我大了,该找对象嫁人了。”我说:“到大学不也可以找对象吗?”小邢说:“工农兵学员大多是初中毕业生,还多半是外地人,我才不找他们呢。”我说:“不是还有青年教师吗?”“都什么年头了,哪儿还有青年老师没结婚?”“这里有合适的吗?”她指了指南边方向说:“七机部有。”几个月后,小邢就结婚了,她的爱人朴赞宏是不远处七机部首都机械厂的年轻大学毕业生。不久,我和两个同事到他们的新房去看望,他们住在一个单间里,房子不大,收拾得很整洁。新郎是位英俊的朝鲜族小伙子。小邢的婚后生活很幸福。

小邢成了电视台的正式播音员,她的年轻形象传遍了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她那带有金属质感的动听声音响彻了祖国大地,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电视台有个邢质斌。而小邢仍然是小邢,她对老朋友、老同事、还是那么真挚、随便、亲切。我多次见她登着自行车来农场探访老同事,她还买了点心水果长途跋涉去曾经插队的隆成场村看望农民朋友。

我的同院有个叫张谊的女孩,在山西农村插队,喜爱文学和朗诵,当时已借往县城当广播员。她是邢质斌的崇拜者。一年,张谊回京探亲,向我提出想拜访小邢。我在电话中和小邢讲了此事,她很痛快地说:“不要让她麻烦了,后天我休息,我去你们家看她。”两天后,小邢果然骑着自行车来到了我位于西直门的家里。她听了张谊的朗诵和播音,肯定了张谊的优点,也指出张谊的不足。她认为张谊的个人条件是很不错的,如果是一个男孩很有希望到一家大台工作,但女播音员机会少。她鼓励张谊继续努力。张谊后来调至西安当了话剧演员,几年后辗转回到北京。她很感谢邢质斌。

1996年暑假过后,北京师大附中举行95周年校庆,我和小邢在母校不期而遇。小邢是名人,应邀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主持校庆纪念会,应该到贵宾室,可小邢却来到校园里会见老同学。一群中年女士围住了她,大家纷纷提着要求:帮助孩子上大学,帮助调动工作,帮助把爱人从外地调回来。有人还把写好的材料递到小邢手里。小邢答应着、解释着,半个小时才挤出人群和我说话。我调侃道:“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么多问题你都能解决吗?”她笑着说:“解决多少算多少,大家都不容易。”

第二年春,我们老同事在亦庄聚会。小邢开着新买的本田车,中途接上我们两个没车者,直达开发区的一家饭店。朋友们多年不见,大家都很亲热,无拘无束地海聊一气。我们劝小邢是不是应该写本书。小邢断然拒绝说:“有什么可写的,你们知道我的一切都很简单,没什么大成绩,也没有什么大挫折,没有婚变,也没有绯闻。写出来也没人看。”小邢的个人生活是很美满的,爱人朴先生是位很优秀的技术干部,己升任首都机械厂副厂长。他们的儿子朴宁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在银行工作,一家三口人其乐融融。小邢说:“现在是新时代、新风尚,不少人见了面不是问出国了吗,旅游了吗,而是问离了吗?”大家哈哈大笑。小邢说:“可是我那位打都打不走。”言语中洋溢着快乐和幸福。小邢对夫君、对儿子充满了自豪感。

如今,小邢退休了,她将过得更充实,更愉快。

上一篇:NZ内置管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技术探讨 下一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