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毕业生就业过程的遭遇角度论就业困难的改善

时间:2022-09-21 01:23:32

从毕业生就业过程的遭遇角度论就业困难的改善

摘 要: 毕业生的就业过程是一个学生与自我、制度、社会、现实等不断碰撞然后就业的过程,要改变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必须正确认识就业过程的内在机理。本文从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遭遇角度着手进行讨论,找出改善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途径,那就是发挥个人、高校、政府和社会等各个主体在每一环节中的作用,使其在一个动态过程中即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协调实现。

关键词: 毕业生 就业困难 改善措施

拥有690万毕业生的2013年被人们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因为受到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宏观就业压力和结构性矛盾等因素的影响。从宏观来看,缓解我国就业难的形势应着力于加快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着力于高等教育改革。近年来,学界越来越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路集中到高等教育改革中。

高校毕业生就业并不是一个瞬时事件,而是毕业生经历教育和求职活动之后,从学校到工作的转移过程。转移的效果取决于学校、毕业生和企业,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1]。毕业生就业过程包括毕业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前对学校、专业的选择,在学校中的学习和为就业所做的努力,以及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开展工作搜寻,参加应聘面试,进入工作场合等一系列内容。毕业生是在与自我和社会不断的碰撞中就业的。这种碰撞对毕业生来说有一定的客观意义,比如说使他们内心强大起来,抗压耐挫的能力得到锻炼等,尽管如此,其更多的是对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造成阻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本文是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的,从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遭遇角度着手,讨论以寻求改变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途径。

一、遭遇:碰撞中就业

毕业生就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在就业过程中不断遭遇自我和社会、理想和现实的落差,是在与各种因素的碰撞中实现就业的。这些因素从不同方面阻碍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一)个人受教育和就业缺乏理性选择的能力。

一般来说,个人在选择接受高等教育之前会对教育的投资收益有一个预期,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在接受一定的教育之后到劳动力市场求职。这是一个对教育进行选择的过程,也是一个就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要进行理性的选择才能实现自己的预期。然而,人的理性总是有限的,由于个体特征、信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个人缺乏理性选择的能力,在这种不完全理性指导下的教育选择和求职行为最终会影响个人的就业。

首先个体特征对个人选择的影响。个人的利己动机使他有可能选择与别人不一样的。接受高等教育可以找到较好的工作,有较高的收入,从而改变社会地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传统观念告诉人们,接受高等教育总是好的。人们进行高等教育选择时,首先想的是能否上大学,然后才会想就业如何。不考虑就业的教育选择往往会让他们失去学习的目标、努力的方向,增加就业的不确定性。个人选择还会受到学习偏好、风险态度、家庭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未来事件的估计是以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结论。学生还没有多少经验性认识,他们对教育的选择依赖于自己的知识基础,是在一定的理性估算下做出的。另外,个人往往出于对某种教育的喜好、对自己的认知,甚至是为了躲避恐惧等原因,而对自己的教育选择进行利益或效用方面的计算。从调查情况可以很容易看出,大部分毕业生缺少对学校、专业等的认识,对教育成本收益、社会需求和现实就更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对教育和工作很难有理性的选择。

其次,信息条件对个人的影响。个人理性选择的发挥的另一个条件就是充分的信息条件。个人与所受教育之间、个人与就业市场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因此,个人不易做出理性的选择。一方面,个人不具有搜集和整理教育和就业方面所有信息的能力,也无法获得足够的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并进行完全的估计或重新估计。另一方面,教育和就业市场出于机会主义动机,会阻碍个人获得他所要的信息。例如学校为了吸引更多更好的生源,会夸大教学质量、专业与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等方面的私有信息。个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选择,最终造成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需失衡、结构矛盾。因此,在信息条件的影响下,个人的理性选择能力受到限制。

(二)个人选择只能在既定的制度范围内进行。

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中,他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任意选择教育和求职,他总要受到制度方面的限制。在受限情况下做出的选择,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不确定因素。一方面,资源有限,社会分配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尽管高等教育扩张大大增加了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但是优质教育资源仍旧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受教育者要根据一定的规则选择,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愿望接受一定程度和类型的教育。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程度的紧缩,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毕业生人数和就业岗位数量之间的矛盾使得受教育者的选择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制度环境会影响个人的教育和就业选择。制度会影响交往的对象、参与的任务、行动的可能过程及联合行动的后果[3]。招生考试制度、大学运行机制、劳动力市场制度等一些现有的体制、规则和习俗等制度的不完善引起非公平性,留给个人选择的余地有限,人们只能“戴着脚镣跳舞”。首先,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和一些教育政策法规的限制。在教育选择阶段,学生只能根据分数在有限的范围内选择,有时候还要面临是否调剂的尴尬。尽管学校开设了各种必修课、选修课,学生的课程选择仍旧缺乏自由。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听到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学校专业设置很少听从学生的意见,即使有问题也碍于规定而不作为或少作为。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其次,劳动力市场制度和工作场合相关制度的阻碍。毕业生就业选择受到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的阻碍。用人制度、工资制度、户籍福利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严重分割了劳动力市场。这种制度性分割导致劳动力初始配置的扭曲,抑制劳动力的流动和生产能力发挥[4]。最后,一些传统习惯、观念或行为规则等非正式制度的限制。这些非正式制度影响个人对教育、就业的预期,左右或限制其选择。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更新滞后,我国传统的男强女弱、追崇名牌、关系当道等思想观念使毕业生遭遇到各种就业歧视。个人对教育和就业的选择缺少充分性,就算有理性的能力也只能在既定的制度环境下进行。

(三)没有不实际的理想,只有不理想的实际。

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并不一帆风顺,他们会遭遇很多不理想的社会现实,而这些现实不是毕业生有了正确的求职观念和就业预期就能避免或降低其影响。

“不实际的理想”中的“理想”是指毕业生的就业预期、就业选择和对就业困难的认识。当前社会认为毕业生就业困难有部分原因是毕业生过高的预期造成的。毕业生宁愿暂时失业也不肯降低择业标准,抱有不实际的幻想,希望找到待遇好、前景好、地位高的岗位,不愿降低身段去基层或中等地区工作。但是,在经历了就业的低潮期后,部分毕业生的就业趋于理性,他们明白自己处于什么位置、适合什么岗位,减少盲目行为,对教育的收益有理性的比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毕业生的高就业预期可以看成是一种投资行为,而不是盲目行为。调查中,部分毕业生对就业困难和压力的感受与态度较为合理,能够以较平和的心态认识现实并做出相应的调整。“没有不实际的理想”不是说绝对没有,这是一种相对理解。我们不排除一些不切实际的追求和观点的存在,但是要看到这种趋势,企图通过道德说教和人为手段来抑制这些毕业生的预期是不现实的。

“没有不实际的理想,只有不理想的实际”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但我们需要对这个“不理想的实际”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说在就业过程中,前面的环节都没有正面毕业生的顺利就业,那么,劳动力市场上遭遇的就业陷阱、就业假象和就业歧视的现实确确切切地阻碍了毕业生顺利就业。再加上求职过程中的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真切地感受到社会关系的重要。毕业生就业对社会资本要求的提高,让一些来自农村贫困家庭的、或者社会关系没有竞争力的毕业生感到很无奈。这些现象反映了如今毕业生就业市场运行混乱、不规范,劳动力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存在信息不灵、沟通不畅、监督不力等问题。这些不理想的现实成了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绕不开的绊脚石,不仅影响就业,还对毕业生的就业理念带来极大的挑战。

(四)个人的有限理性得不到充分的引导和服务。

个人的理性能力受自身因素、信息条件、制度环境等的制约,其对教育和就业的选择往往会出现偏差,对就业产生不利影响。首先,个人对教育的选择缺乏正确的引导。个人对自身的评价总是难以做到客观,职业选择又总是在个人缺乏经验的年轻阶段做出的。在成绩至上的教育现实之下,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等落后地区的学生,对自己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能力倾向等都不够了解,他们只会埋头苦读书而缺乏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由于学校或政府没有提供正确科学的引导,这些学生对教育的选择只能依靠自己或家长的判断,这种判断很可能缺乏可靠的依据。其次,信息服务不到位。一方面,学生无法掌握学校特征、专业特点、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方面的信息,学校没有主动提供相关信息为学生解惑,甚至有意隐瞒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对大量的就业、职业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的能力,未能在就业机会、职业状况、求职条件等方面获得较大的帮助。最后,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现阶段,政府的支持难以细致到毕业生身上,高校就业指导水平参差不齐,社会中介就业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从供求匹配角度看,就业服务是关键。毕业生就业属于初次就业,他们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了解不充分,又没有适当的职业服务体系提供就业信息与职业指导,则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就会碰壁,多走弯路。

二、改善:多主体合力

就业过程中的遭遇都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障碍。大学生就业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每一个因素对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都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各因素之间的协调很重要[5]。我们不能说哪个因素更重要,哪个因素更好解决,我们能做的便是处理好很这个过程中的每一环节,解决好一环就多一层胜算。因此,要改善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需正确认识就业过程的内在机理,发挥各个主体在每一环节中的作用,在动态过程中协调实现。

(一)毕业生自我提升。

社会的浮躁、年轻人的年龄特点、时代特性及受过的教育都让处于就业选择期的大学生感到困惑,压力很大。很多人在毕业找工作时才发现体面的工作、丰厚的薪水、满意的环境是一个多么遥不可及的梦。当现实的难题摆在眼前时才知道,自己在大学期间浪费了多少光阴、多少机会,但为时已晚。对每个学生来说,自我的未来设计,自己的发展可能性,以及实现的方式等,必须有明确的认识,然后以此说服别人,除此以外别无选择,这不但是自我宣传的技术问题,而且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必须具备的能力和觉悟[6]。

保证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机制是高校要对劳动力市场做出正确的反应,以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但是,高校的教育目标与毕业生的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这个机制不能良好的运行。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与高校的培养息息相关,但更重要的是毕业生自身的特征与努力。学校不可能对毕业生的就业负全责,大学生自己必须了解,只有自己才能对自己负责,不能完全依赖别人或学校。要靠自己的积极主动去争取而不是等待谁来帮助。现在社会要求的不是一定环境下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而是具有一般性的能力和态度。现在,人们更多地期望毕业生具备一般能力、社交技巧和灵活性。在大学期间,大学生要有意识、全方位、循序渐进地培养与锻炼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包括创造性、适应性、责任心、终身学习兴趣、社会意识和团队合作、交往技能等,为今后的就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及早明确自我的定位,合理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把握求职期望,灵活应对就业压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二)高校深化改革加强服务。

高校是政府、社会和个人教育投资、教师和学生的劳动与学习等要素集合形成的提供教育服务的机构。首先,高校要明确自身教育和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特别是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高等教育扩张的,最为明显的结果是其独特地位的丧失,受教育者感到失望,学术界也感到在系统知识的生产和传播方面丧失专有地位[7]。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越来越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批量产物”,脱离市场需要、缺乏竞争力。这不仅影响到毕业生就业,更是对高等教育的地位挑战。高校必须有具体的、独特的目标和与之相匹配的课程和运行方式。其次,高校要协调与政府、社会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明确自身在促进就业方面的责任。人的能力及构成它的意志和知识、思维方法这样的结构是极为深奥和难以评价的。大学教育和职业的关系并不是通过市场机制就会向更有效率的方向变化。在这种意义上,作为知识中心的大学,必须成为找出系结大学教育和职业的理论与方法的核心[8]。尽管很难与工作世界保持恰当的平衡和距离,但是高校在面对工作时,不能再像鸵鸟一样把头埋进沙子里,而是要深刻了解社会对高等教育责任方面有哪些需要。最后,高校作为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中坚力量,必须重视职业指导,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指导学生认识所学专业和自己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范围和要求,了解自身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根据实际情况,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指导其提高自己的素质。高校应建立一支专业化队伍、开设行之有效的课程、努力与用人单位联系开拓就业市场,拓宽实习、就业渠道,保障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切实、有力地展开。

(三)政府加强调控和指导。

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政府应首先明确自己的责任,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而不是把责任转嫁给学校和社会,要着眼于宏观管理,调控劳动力市场和毕业生就业行为,区别对待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对高校的直接控制,提高高校自主化程度。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政府的职能应从“权力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应减少对高校办学的过多干预,政校分开,落实高校办学自,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从限制管理高校转变为引导和激励,为高校服务,改进评价机制,鼓励高校提高效率、重视声誉和毕业生就业。其次,政府要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并不是统一、规范的,依然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度的缺失使毕业生的就业更困难。政府必须从宏观上进行管理和规范,促进毕业生公平就业;杜绝和防范就业市场上的陷阱、假象和歧视等现象对毕业生就业的阻碍,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建立相应的约束和惩戒机制。最后,应当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可靠的、免费的、信息广的、公正无私的、方便及时的就业指导服务。搜集、分析和传播高校办学、就业职业信息,包括不同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职业能力要求、近期各种职业岗位需求数量和未来需求预测,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对毕业生教育选择和就业的影响;创造良好的就业社会环境,提供职业咨询、建议、培训和相关政策服务;建立全国统一、竞争有序的就业市场和网络。

(四)社会各界积极配合。

政府、高校、社会和毕业生等多主体合力促进毕业生就业,还必须有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首先,要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毕业生就业是关系家庭、学校及社会的热点问题,应当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通过新闻媒体、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宣传手段,增强全民关注毕业生就业的意识和热情,激励更多的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9]。其次,用人单位转变观念,提高招聘效率。用人单位作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需求者,其人才观和人才招聘使用制度会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用人单位必须转变观念,不能一味重视高学历、名牌学校,而要多关注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用人单位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该拓宽人才录用渠道,加强供求双方的信息交流,并且诚信招聘方能广纳贤才。最后,就业指导中介、咨询、评估等机构合力。如今,在市场化的导向下,就业中介等机构逐渐成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力量。这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和政府转变职能的现实。国外的就业指导中介机构对促进毕业生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要形成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完整体系就必须发展相对独立、成熟的就业指导中介、咨询、评估等机构,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人员和完善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通过系统连贯的测试、咨询、培训等方式,为促进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更有帮助的指导服务。

参考文献:

[1]卿石松,曾湘泉.就业能力、实习经历与高校毕业生就业[J].中国人口科学,2009.6.

[2]叶忠.教育与就业的不确定性[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125.

[3][美]萨缪·鲍尔斯.江艇等译.微观经济学:行为,制度和演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5.

[4]赖德胜.教育与收入分配[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6.

[6][8][日]金子元久著.刘文君编译.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85,179.

[7][英]亨克尔,里特主编.谷贤林等译.国家、高等教育与市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66.

[9]张光辉,高耀明.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240.

上一篇:教您几招 健康过节 下一篇:系统功能语法在英语教材评价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