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攀鞍绝尘骑 花袍束带竞风流奔腾红颜马背上的优雅与性感

时间:2022-09-20 11:54:29

驾――

红颜宝马 蹄间春花

巷陌青石 蹄印盘结为谁画

章台故柳 惭颜扶风论俊雅

哒――

明月关山 青骢鞭下

千秋史话 掠过蹄间溢春花

如今重提 绝尘妖娆骋天涯

身穿飒爽骑马装的靓女、气质飘逸的枣红马,择一根质地厚实而又略显磨损的马鞭,然后在烂漫野花的香味里静静上马……这从前仅仅出现在英美描写十八、九世纪生活电影中的一幕,如今来却早已到了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从武则天马球队到茜茜公主

骏马娇仍稳,春风灞岸晴。促来金镫短,扶上玉人轻。帽束云鬟乱,鞭笼翠袖明。不知从此去,何处更倾城-----唐代无名氏《咏美人骑马》

从无名氏的这首《美人骑马》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知到当女性优雅与马匹骏野结合时独特的性感风韵。柔情与野性,优雅与狂放,妩媚与粗犷,相得益彰。也只有当女人与马有了反差,才有了世上对女性骑马不吝的赞美之词。比如,在许多古代文学作品中,花木兰、樊梨花、杨门女等等巾帼英雄形象屡见不鲜,其中,必然少不了御马的飒爽画面。由此也见,其实在中国古代,女性骑马其实从来就未受过限制,反而一直是史书中华美的一页。在唐代,一项由西域传来的马上运动――马球,也一直备受豪门氏族的追捧,贵族子弟闲暇时候,都以马球为乐。而这项充满技巧性和危险性的体育运动,自然也没让有豪放之风的唐朝女子望而却步。那时宫廷中的马球比赛竞技性并不强,因为主要是表演给皇帝权贵看的,所以具有十分浓厚的观赏性和审美性。

相传,杨贵妃和武则天都是打马球的好手,而武则天在她还是“武才人”的时候,就开始参加宫中的马球活动,她在接受训练后,凭借着良好的身体条件和运动素质,很快成为了宫廷女子马球队队长。不仅如此,现藏于故宫博物馆的马球花棱铜镜,也是当时马球之风的印证――八棱形的镜钮周围刻有四名女子驱马疾驰、挥杖击球的婀娜姿态,栩栩如生的再现了唐代女子“殿前香骑逐飞球”的风姿。

除此之外,《全唐诗》中有许多关于唐代女子打马球的描绘,例如王健《又送裴相公上太原诗》载:“千群白刃兵迎节,十对红妆妓打球”;花蕊夫人笔下“自教宫娥学打球,玉鞍初跨柳腰柔”,说的就是初学马球的宫娥不仅娇媚,更有一分憨态可掬。《杨太后宫词》记载:“牵缰绝尾施新巧,背打星球一点飞”表明那时技艺精湛的女子,能够打出一种叫做“背身球”的高难度动作。

一直到宋代,关于女子马球的记载都还时有现之,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翔实描绘了金明池(今开封金明池公园)宝津楼下一年一度的“百戏”活动,着重介绍了“妙法院女童”,她们个个“妙龄翘楚,结束如男子”,骑在马上“玉羁金勒,宝蹬花鞍,艳色耀日,香风袭人”。令人遗憾的是,南宋之后,一直到金、元、明诸代,男子马球仍然可以在有关史籍中找到一些材料,而女子马球队却在史籍中却消失了。

相比于中国女子骑马悠久的历史,欧洲女性与马的结缘却晚了许多。在19世纪以前的欧洲,女性不被允许骑马,直到19世纪20年代,许多上流社会的女性才开始为这项权利而斗争。

那时,女性的流行衣饰还是裙子,无法像男人那样跨骑在马背上,于是聪明的女性们创造性地选择侧骑的姿势,为了配合这样的骑姿,一种用于侧骑的马鞍――“淑女鞍”诞生了。淑女鞍的马镫向外侧张开,适合侧骑时脚尖向外踩镫,另外一侧有两个犄角,用来卡在两腿中间,防止从马鞍滑下来。

“淑女鞍”的发明,促成了欧洲女性与马的缘分,于是我们在电影《茜茜公主》中,看到了这样的画面:美丽的巴伐利亚草原上,身着宫廷长裙的女主人公策马奔腾,裙摆与马鬃一起飘扬,美得令人窒息。但是,大多数女性骑马不会像这样奔腾飞驰,她们通常身着剪裁得体的长裙,头戴软呢帽,纤细的双手带着黑色的软皮手套,左手扯着马缰,右手扶马鞍,微侧身体优雅从容地骑马而来,裙裾因迎风微微摆动,伴随着马踏的步伐发出沙沙的响声。但同样,也透露出了另一番风味,令人沉醉。

盛装舞步女王的“亲密伴侣”

到了现代,在世界级的马术竞技场里很多顶尖的骑士都是女性。她们寻求技术上的进步和突破,逐渐在专业领域占据半壁江山,大放异彩。

女性对韵律感与生俱来的天赋,使得其在对马匹的驾驭上更加富有技巧性。因此,随着现代马术事业不断发展,不少国家都成立了自己的专业女子马术队。而红颜骑士们在赛场上展现的实力,也令人叹为观止。在2009年马术障碍世界排名中,高居榜首的就是一位名叫Meredith・Michaels・Beerbaum的女骑手。在中国,来自新疆塔城的刘丽娜,便是我国马术运动员中的佼佼者。她被称为我国奥运马术史上的第一人,在业界有着“盛装舞步女王”的称号,被誉为“巾帼不让须眉”的典范。

自从15岁开始被新疆马术队选中,刘丽娜就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新疆到吉尔吉斯斯坦,再辗转到丹麦,后踏上德国,她的青春岁月绽放在马背上。日复一日的比赛和训练,让刘丽娜备尝孤独和苦涩,她把全部精力和情感寄托在了爱马身上。马术运动员要找到一匹适合自己的马,其难度往往不低于寻觅一个婚姻伴侣,有时还要看天意。而刘丽娜与爱马“华彬之星”的相遇,也许就是上天的安排。2003年刘丽娜训练时不慎从马背上跌下,她的脖子、颈椎都受了伤,因此与雅典奥运会擦身而过。但人世间的缘分就是如此阴差阳错。那时刘丽娜因为摔伤停止了备战奥运,因此有更多的时间到欧洲探访,她和教练去过无数个马场,最终,在德国卡斯尔曼马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伙伴。刘丽娜说,她相信缘分和直觉,在看到“华彬之星”第一眼的时候,这种感觉就特别强烈,好像心底有一个声音在告诉她“这就是属于你的”。

事实的确如此,经过长期的训练和配合,她与“华彬之星”已经成为了最默契的伙伴。2008年,这对组合在北京奥运会上一经亮相,就惊艳全场。这个面庞清秀,眉宇间透着英气,长相颇具异国色彩的俄罗斯族姑娘曾说“马儿就是我的另一半”。在她看来,要成为一个好的骑手,除了要有良好的体力,掌握必要的骑术技巧以外,更重要的就是和爱马心心相印。骑手们需要学习如何让马体会到安全感,必须时刻了解与把握它的情感状态,必须学会读懂它的表情与身体每一所传达出的讯息。在刘丽娜看来,华彬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对刘丽娜也很依恋,偶尔还会表现出小小的“嫉妒”,如果刘丽娜对其它马表现出关心和喜爱,华彬就会“吃醋”,生气地把头背过去,非得安慰一下,它才竖起耳朵,重新变得亲热。

“塑身教练”和“心灵治疗师”

骑马健身被称作所有运动中“唯一没有死角的运动”,能让人的五脏六腑都达到运动的效果。因此,骑马除了可以享受御风驰骋的豪迈,还可以使女人更加窈窕多姿。

现代马术逐渐演化出它的另一个功能分支――以健身和医疗为主的骑行。退却了竞赛性质的马术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它代表着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对自然的向往。温驯的马匹因其沉稳和富有安全感的特质,被广泛的运用在了心理疾病的治疗上,由于马匹的饲养和维护,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马术运动一直以来被视为是“贵族”运动。拥有一匹马,甚至拥有一匹血统纯正的马,是十足“贵族范”的一件事。欧美上流社会的贵族们历来都有养马的习惯,以彰显自己的身份。

尽管马术如此“奢华”,但依然阻止不了的女性对于骑马健身的热爱。美剧《tow broke girls》里来自上流社会的落难公主Caroline Channing的房产被没收,在面对警察局只允许带走一件东西的禁令时,这个惯于奢华的公主义无反顾的选择她的爱马Chestnut。收腹、提臀、丰胸,获得完美的“S”曲线,骑马对女性体型的塑造不言而喻为了能够保持背部的挺拔,腰部必须发挥柔韧的力量,使小腹自始至终都保持紧绷,身体随着马浪抬起、放下,久而久之脂肪最难消除的小腹由于长期用力,就会变得平坦。除此之外,骑马还可以培养女性高贵的气质,每年的世界选美小姐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选择的健康运动都是骑马。据统计,骑马10分钟等于普通按摩1000次的效果,骑马半小时相当于打一场篮球所消耗的热量。

长期骑马有利于女性培养敏捷的思维,形成坚毅果敢的意志品质。让女性的柔美与刚强相得益彰,迸发格外的魅力。人们相信“人和马应该有共同的语言”,并且有许多临床研究表明,通过骑马可以对孤独症及创伤后遗症患者进行治愈。马术强调的“人马合一”讲求骑手与马相互了解和熟悉,而女性的柔情与敏感在与马的沟通上有着比男性显著的优势,所以在这个在国外许多医疗康复机构都与马术俱乐部联动中,女性和马一起扮演着“心灵治疗师”的角色。

如今,骑马早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而女人骑马,已不再是革命,它代表着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代表着对自然的向往。女人与马,这不仅是一个话题,更是一种“高踞红尘上”的逍遥与浪漫……

上一篇:父亲独自去旅行 下一篇:印章史与篆刻史两条观察的路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