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撒哈拉风情”的85后女孩

时间:2022-07-14 11:24:30

撒“撒哈拉风情”的85后女孩

如果不是家庭突遇变故,合肥女孩李小然还会继续做她的白领“月光族”。

月光白领迷上“约旦魔瓶”

2008年从北京联合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李小然应聘到中关村一家网络公司工作,虽专业不对口,但她凭着机灵能干拿到了五六千元的薪水。为了排遣身在异乡的孤独感,约朋友去咖啡厅,或者泡吧网购,成了李小然的生活乐趣所在,往往离发薪的日子还很遥远,她已经捉襟见肘了。

2010年5月,母亲的一场重病使家里负债30多万元。不能帮农村老爹一把,李小然对父母满怀愧疚,她忽然明白,要趁年轻多赚些钱,于是她有了创业的冲动。

2010年7月,公司组织员工游览上海世博会。在约旦馆参观时,沙画瓶这种在约旦、埃及等阿拉伯国家极受宠的工艺品,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李小然的目光。一只只晶莹剔透的玻璃瓶中,是一幅幅由蓝天、黄沙、骆驼、胡杨林等组成的沙漠奇观,画面辽阔苍凉,色彩绚丽如梦幻。李小然简直难以置信:这些奇妙的瓶中画,竟是用五颜六色的细沙堆成的!

紧盯着他们魔力十足的双手,李小然如醉如痴。 “哇,太神奇了!”李小然禁不住感叹。她身边的同事说:“赚钱更神速呀,10分钟就能做一个,竟然卖几百元!”

是呀,这钱赚得太轻松太文艺了!李小然买下了几只不同图案的“魔力瓶”,准备带回北京细细研究。

回京后,李小然便想拜师学艺,但打听来打听去,所有的人都摇头,就连无所不能的互联网,也未能为她提供一位中国师傅的讯息。李小然非但不气馁,反而因此看到了灿烂的“钱景”:鲜有人涉足的行业,竞争就小。于是工作之余,她开始通过查阅相关文字和视频资料,学着制作沙画瓶。

但看似简单的技艺,做起来其实并不简单。一开始,李小然根本驾驭不了手中的长嘴沙漏,因为沙子流淌的速度太快,如果另一只手转动空瓶的速度稍慢,瓶内的沙子就聚成了一堆。

熟能生巧,苦练了一个多月后,李小然渐渐让柔软的沙子变得听话起来。

不过李小然随即发现,她找到的原材料根本用不成!她先后用河沙、海沙、粗沙、细沙,晒干后染成不同的颜色并逐一试验,但均告失败,因为这些沙子很难在瓶子里固化。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鼓捣出一幅稍有些模样的《大漠落日》,可一拿起瓶子来欣赏,图案瞬间便化为散沙,李小然欲哭无泪。

拜师,受挫,苦练

无奈之际,李小然请了假,来到上海世博会的约旦馆,用英语诚恳地向两位沙画瓶大师请教,说自己深爱这门艺术,并有志让它在中国发扬光大。然而对方却连连摇头说:“对不起,我们不教徒弟。”原来,两位大师是一对兄弟,其家族从100年前开始制作沙画瓶,因是祖传手艺,即使在国内他们也不轻易外传。

李小然不死心,每天都“赖”在两位老师身边,帮他们招呼顾客,并免费充当中文翻译。一连几日,李小然的殷勤和真诚,最终打动了其中的大哥沙拉罕。

一天晚上收工后,沙拉罕用英语问李小然:“你在自学中遇到了什么难题?”女孩惊喜不已,赶忙说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原料。“我们用的沙子,是由死海海底的彩矿石、约旦沿海山谷中的砂岩磨制而成,并非在中国司空见惯的沙子。”一语惊醒梦中人!在李小然的央求下,最终向老师购买了20公斤从约旦空运到上海的专用沙子,并请教了几个技术难题后满载而归。

有了原料,李小然开始苦练制作技艺。第一只瓶子做出来,色彩有点乱,倒掉重做;第二只做出来,画面不逼真,推倒重来;第三只做出来,立体感不强,从头再来……她在不知不觉中送走一个个黑夜,随后还要怀着挫败感去公司上班,个中滋味可想而知。

苦苦练了4个多月,直到2011年初的一天,毫无绘画基础的李小然,终于凭借非凡的艺术感悟力和灵巧的双手,找到了美妙的创作感觉:她把长嘴沙漏伸入瓶内,再根据需要把不同颜色的沙子倒进沙漏,然后不停地在瓶内移动“画笔”并转动瓶子,使沙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堆成所需形状。随着沙漏上下左右移动,瓶子底部的沙丘、中部的骆队和阿拉伯男子、顶部的蓝天和飞鹰,逐渐出现在玻璃瓶内!就这样,经过数月的刻苦钻研和无数次失败后,李小然终于制作出了她的第一只沙画瓶:《撒哈拉的梦》。

捧着这件尚显粗糙的艺术品,女孩喜极而泣!

随之而来的另一个惊喜是,因嫌约旦特制沙价格太高,李小然在网友的帮助下,把取自海南的岩石磨制成粉末,成功地替代了稀有的原产地材料!如此一来,她把沙画瓶的制作成本降到了很低。

2011年4月,李小然断然辞职,开启了自己的创业生涯。

此后一个月,李小然拿着精心制作的几十个沙画瓶,向一家家工艺品店、精品屋、商场推销。但因为从没有接触过此类商品,且是售价不菲的纯手工玩意儿,商家大多不愿接手。李小然只得走“免费铺货”的路子,这家店放几件,那家店放几件,这种方式,店主们大多欣然接受。

把一背包沙画瓶送进商店后,李小然一边在家埋头创作,一边展望着美好的未来。

苦苦等了一周,却没有一家店主给李小然打电话要求补货。她按捺不住了,开始逐家打回访电话。店主们的大致反馈是:“看稀奇的人不少,都说挺新鲜,但沙画的线条有些粗糙,瓶子也显得不上档次,所以很少有人买。”

撒“撒哈拉风情”,圆财富梦

找到了症结,李小然开始改进制作工艺。

渐渐有了销量后,李小然又用赚到的第一笔钱,在玻璃器皿厂定做了一些外观别致、晶莹剔透的专用沙画瓶。没想到,由内而外焕然一新的阿拉伯沙画瓶推出后,深受顾客青睐,第一个月就卖出了200多个。

到2012年3月,李小然在北京已经有了20家合作店,但她仍不满足,开始向京城以外的地区销售“撒哈拉风情”。她还开起淘宝店,因是第一个在网上出售阿拉伯沙画瓶的人,毫无竞争对手,一番宣传后,线上生意出奇地好。

因积压的定单越来越多,2012年6月,李小然不得不叫来家乡的弟弟和表妹等人当学徒。一个月后,她又招聘了10多名下岗女工,传授给她们沙画瓶制作技艺,然后让她们为自己代加工。

一味模仿他人,让李小然感觉“有些挺不起腰杆”,从2003年起,她开始在沙画瓶制作中注入中国元素。比如,让五彩斑斓的沙漠奇景,和古老的中国文字相结合,极具视觉冲击效果。她还打造出了“中国文化遗产系列”沙画瓶,将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少林寺等“中国风”装进一个个玻璃瓶中。此外还有“中国帝王系列”、“古诗词系列”,以及孩子们喜爱的“动漫系列”等等。后来,包括故宫和长城脚下的一些旅游纪念品专卖店,都成了李小然的代销商。

到2013年6月,27岁的李小然已经从沙画瓶中掘金170多万元,与她长期合作的商店多达38家,遍布全国10多个省份。如今,李小然和17名员工,每月能制作和销售1000多个色彩绚烂、图案精美的阿拉伯沙画瓶,其中售价最低的仅45元,最昂贵的一只巨型《富村山居图》沙画瓶,则高达5888元。

一只空瓶子,一些沙子,最终在李小然灵巧的手中焕发出绚丽的色彩,她的青春也随之变得光彩夺目。事实上,我们每个人身边都不乏这种“魔瓶”,只要你有善于发现的慧心与眼睛。

上一篇:林怀民舞者的流浪之歌 下一篇:我异性朋友一堆,可是找不到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