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银河星系的认识过程

时间:2022-09-20 11:52:39

人类对银河星系的认识过程

中国人很早就将天空中的白色星带叫做银河。古希腊人约在公元前500年时,认为银河是女神赫拉胸中流出的奶汁,因而称为“乳液状的圈”。

1601年,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后认为,银河是由无数成团的恒星组成的。

1750年,英国天文学家T.赖特在他的《宇宙的新理论》一书中指出,银河可能是扁平的恒星体系在长轴方向的星群密集的外观。

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宇宙发展史概论》一书里、1761年德国数学家H.郎伯特在《宇宙论书简》一书中都曾指出,恒星和银河之间可能组成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

1785年,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根据自己对恒星的观测和统计,绘出了一幅扁平的银河系图,他认为太阳在银河系的中心。

1915~1920年间,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测定了银河系边缘各球状星团的距离,从而确定了银河系的真实大小和形状,并指出太阳在银河系的边缘。

1926年,瑞典天文学家B.林得布拉德在详细研究了恒星的视运动以后指出,银河系也在自转。

1927年,荷兰天文学家H.奥尔特证明银河系绕中心自转,并说明银河系的整体不是固体,银河系的边缘自转慢,越靠近中心自转越快。

随着当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认识到了银河系的大体情况:银河系是一个漩涡星系,它包括银盘和银晕两部分。银盘由旋臂、英仙臂、猎户臂、人马臂、盾牌座臂、毫秒旋臂和矩尺臂等几条旋臂组成,是恒星密集的地方。银河系的1000亿颗以上的恒星,大部分集中在盘中。从侧面看,银盘的形状像铁饼,半径为4万光年,厚3000光年,隆起的核心球状部分是银河系的中心,厚6000光年。

银晕是包裹银盘的球形体,半径5万光年,晕中的恒星稀疏,而且大多是老年恒星和星团。已知140个星团,估计总数达200个,最古老的星团年龄在120亿光年。

银河系的质量为1万亿倍太阳质量,其中恒星、气体、尘埃分别为2000亿倍、200亿倍、2亿倍太阳质量,其余为暗物质的质量。银河系的反光度为140亿倍太阳的发光度。

(摘自广西人民出版社《宇宙简史》 编著:李龙臣)

上一篇:体检,多长时间查一次? 下一篇:古代农业心理文化在汉字中的折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