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婉谢250万“年薪”

时间:2022-09-20 11:39:32

马未都为什么不评价王刚

如果没有《百家讲坛》,哪怕在收藏界,刚入门的“小弟”说不知道马未都也会被严重鄙视。马未都的能耐还不单是这样,他基本上仅凭一己之力在北京大山子建成“观复博物馆”。

那么,他的第一桶金是从哪来的呢?当马未都还仅仅是个文学杂志编辑的时候,那个年代值钱的是文学,而不是古董。曾经写过知青题材的《记忆的河》,颇受好评。当文学青年还在爬格子的时候,他就拿着稿费去收集官窑。“当时东西便宜,我每个月的稿费都有几百元钱,官窑才卖五元钱,当时我觉得我写一篇文章弄个几百元钱还能买个十件八件瓷器。”于是,马未都就开始了他的“收藏事业”。

此后,他一度还是影视圈的幕后精英,早些年前出名的影视作品诸如《编辑部的故事》、《海马歌舞厅》等的剧本都有他的参与,他甚至与刘震云、王朔、冯小刚等人一起成立了“海马工作室”,这些昔日的“顽主”,今天都成了“京腕”,他说最后选择离开的原因是:“对影视已经完全没兴趣,甚至对文学一点兴趣都没有。文学一定是走向没落,影视更没戏了,今天的电影已经没有文学性了。”

马未都啥都懂,啥也都能说。有人问他对盗墓小说和王刚的收藏节目的看法,他回答:“我不知道什么是《鬼吹灯》,不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王刚的节目,我不太想评价,因为涉及到我自己的身份,而且我们关系还不错。这些节目比那些烂七八糟的节目要好得多,它多少提供了一些还算是专业的信息。大众就是这样,他能吸收多少就吸收多少。没关系,无所谓,我们不强求,文化是靠大众去传播的,但文化是精英创造的,就这么回事。”

马未都红了,粉丝叫他“马扎”,虽然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事实上,马先生这些年从来没有间断过接受媒体采访。”马自己也说:“在收藏界,我的地位跟张艺谋差不多,搞收藏的不知道我,就等于搞电影的不知道张艺谋,白混了。”跟易、于二位老师一样,马未都走红也得益于一档叫《百家讲坛》的电视节目。除了《百家讲坛》,他也经常出现在《锵锵三人行》上,他透露:“我是一个万金油,哪都能抹,说什么事都甭担心。他们剧组跟我打电话,都不跟我说什么事,到那儿以后,我进去录制问说什么呢,他告诉我说什么,我说,行,我知道了。”前两天,北京台曾经找他开一档日播节目,开出来的条件是一集最低1万,“相当于你有250万的年薪”,但是马嫌累,还是拒绝了。这件事也间接证明马在电视圈的身价不菲。

上一篇:关锦鹏珍藏着刘嘉玲的小药丸 下一篇:周彩芹道尽父亲周信芳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