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学习材料 消除思维盲点

时间:2022-09-20 11:16:36

巧用学习材料 消除思维盲点

[摘 要]由于学习习惯、注意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解决问题时思维会出现断层现象,表现为思维僵化与凝固,这就是所谓的思维盲点,即思维的空白点。数学课堂上学生出现思维盲点时,教师不应回避,而是巧用学习材料和适时运用方法,减少、消除学生的思维盲点,让他们的思维在广阔的数学海洋中遨游,不仅对知识理解透彻,而且能从多角度获取知识,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关键词]学习材料 消除 思维盲点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3-044

由于学习习惯、注意力等因素的影响,学生解决问题时思维会出现断层现象,表现为思维僵化与凝固,这就是所谓的思维盲点,即思维的空白点。当课堂上学生出现思维盲点时,教师要关注这种学习现象,尽量减少、消除它,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下面,我从巧用学习材料的角度,谈谈消除学生思维盲点的一些做法。

一、提供导航仪,让思维有“径”可循

我们有过开车迷路的体验,如果迷路时有导航仪引领我们,找起路来就会准确得多。学生的思维有时也像开车迷路一样,遇到辨别不清的时候,等于产生思维盲点,此时给学生提供帮助识别方向的导航仪,利于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出示几何直观图,让思维有“径”可循

例如,教学“鸡兔同笼”时,教师先出示题目,如下。

(1)3号选手共抢答8道题,最后得64分,她答对了几题?

(2)1号选手共抢答10道题,最后得36分,他答错了几题?

(3)2号选手共抢答16道题,最后得16分,他答对了几题?

学生基本上采用假设法解答,假设3号选手都做对,那么他就有8×10=80(分),这样就多出了80-64=16(分),这两步列式是没有问题的。但第三步列式时,做对一题比做错一题多10-6=4(分),还是10+6=16(分),学生就搞不清楚了。这时,教师可以出示一条线段,告诉学生这是做对的10分,接着在这条线段后面添上一条线段,告诉学生这是做错扣掉的6分(如图1),然后提出问题:“请观察一下图,两者之间相差多少?”学生借助几何直观图,很快理解了做错一题,10分不但没能加上,反而会被扣掉6分,两者相差16分。

又如,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的练习时,教师出示课堂作业本第7页第1题:三个连续的偶数,和是90,这三个数分别是( )、( )、( )。反馈时,课堂上只有几只小手举得高高的,其他学生无从下手,教师请举手的学生回答。

生1:90÷3=30,30-2=28,30+2=32。

师:谁明白这位同学的想法?(很多学生一脸茫然,师出示线段图,如图2)看着线段图,谁能说说这种方法是怎么意思?(课堂上举起的小手举渐渐多了起来)

生2:把第三个数比第二个数多出的2拿给第一个数,这时三个数的大小相同,因为三个数的和是90,所以第二个数就是90÷3=30;因为第一个数比第二个数少2,所以第一个数就是30-2=28;因为第三个数比第二个数多2,所以第三个数就是30+2=32。

师:想一想,此题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3:90-2-4=84,84÷3=28,28+2=30,30+2=32。

师:她的方法谁懂了?

生4:把第三个数比第一个数多出的4和第二个数比第一个数多出的2分别去掉,这时三个数的大小相同,由于三个数的和是90-2-4=84,所以第一个数就是84÷3=28,第二个数就是28+2=30,第三个数就是28+4=32。

生5:老师,我还想到了一种方法,即把第一个数加4,第二个数加2,这时三个数大小相同,它们的和是90+2+4=96,所以第三个数就是96÷3=32,第一个数就是32-4=28,第二个数就是32-2=30。

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三种方法!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可以先画画草图,借助图帮助我们思考。

……

2.运用学具,让思维有“径”可循

例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教师先出示主题图,然后提问:“从图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1:一顶帽子36元,一双手套28元。

师: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提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生2:一顶帽子和一双手套一共要多少元钱?

师:怎样列式?

生3:36+28。

师:请列竖式计算。(指名学生板演,如下)

师:黑板上出现了两种方法,谁对谁错呢?请拿出小棒,自己验证一下。

生4:答案64是对的。

师:为什么?

生5:因为个位上的6+8=14,满十了,可以从14根小棒里拿出10根捆成1捆,即1个十,这样十位上合起来就有6个十,所以答案是64。

……

上述教学中,学生出现思维盲点时,教师及时出示几何直观图或学具,引导学生通过数形结合,一步一步探究出正确的解题路径,使他们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新知。

二、呈现参照物,让思维有“样”可照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接触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机会比较少,直接让学生目测一些物体的长度、面积和质量是有难度的,从而出现思维盲点。这时,教师可提供参照物,让学生对照参照物看一看、比一比、掂一掂,就会轻松估计出物体的长度、面积和质量。

例如,教学“米的认识”时,教师请学生估一估学校的教学楼有多高,有的学生说40米,有的学生说18米。面对不同的回答,教师没有马上公布答案,而是出示米尺,让学生用手比划有多长,接着估一估教室一层大约有几米。有了米尺做参照,学生就估得非常准确,有的说快3米,有的说3米多一点点。教师再拿米尺量给学生看,果然一层楼大约有3米,然后问学生:“我们的教学楼有几层?”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有4层。”“现在你知道我们教学楼大约有几米了吗?”学生一下子就算出大约是3×4=12(米)。在学生知道准确的答案后,教师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发展学生的迁移能力:“你能估一估这样的5层楼大约有几米吗?10层楼呢?”有了一层楼的高度作参照物,学生立即报出了得数:5层楼大约有3×5=15(米),10层楼大约有15+15=30(米)。

又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准备了三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瓶子,先拿出1号瓶请学生估一估里面大约有多少颗豆子,学生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答案。这时,教师拿出参照物2号瓶,告诉学生这有10颗豆子,接着拿出3号瓶问学生:“根据2号瓶豆子的颗数,请你估一估3号瓶里有多少颗豆子?”因为有2号瓶的豆子颗数做参照,学生马上估出了准确的答案――3号瓶有100颗豆子,再根据3号瓶豆子的颗数,重新估一估1号瓶有多少颗豆子就比较容易了。

上述教学,第一个案例中的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米尺这个参照物,让学生先估一层教学楼的高度,再以一层教学楼的高度为参照,估整幢教学楼的高度;第二个案例中的教师先以10颗豆子为参照物,让学生估3号瓶有多少颗豆子,再以100颗豆子为参照,估1号瓶有多少颗豆子,使学生的探究水到渠成。这样教学,使学生的估计能力在课堂的有效时间里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

三、通过岔路口,让思维有“机”可辩

有些题目非常相似,有时仅一字之差,就会导致学生对题意的理解产生困难,从而出现思维盲点。教师教学时可以把这些题目设计成题组,如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引导学生抓住联系,辨别异同,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教学“分数对比”的练习时,教师呈现题组(如下),先让学生画图列式独立解答,再交流反馈。

(1)果园里有橘树180棵,苹果树占橘树的1/3,苹果树有多少棵?

(2)园里里有橘树180棵,占苹果树的1/3,苹果树有多少棵?

(3)果园里有橘树180棵,苹果树比橘树少1/3,苹果树有多少棵?

(4)果园里有橘树180棵,比苹果树少1/3,苹果树有多少棵?

(5)果园里有橘树180棵,苹果树比橘树多1/3,苹果树有多少棵?

(6)果园里有橘树180棵,比苹果树多1/3,苹果树有多少棵?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各题的第一个信息一样,都是“果园里有橘树180棵”,问题也一样,都是求“苹果树有多少棵”。

生2:都是橘树和苹果树的棵数在比较。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从第二个信息中观察到的。

师:哪几题以苹果树的棵数为标准量,哪几题以橘树的棵数为标准量?

生3:第2和第4、第6题以苹果树的棵数为标准量,第1、第3和第5题以橘树的棵数为标准量。

师:前一类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后一类题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4:前一类题用除法计算,后一类题用乘法计算。

……

通过题组的训练,学生很快知道了这六道题的联系和区别,正确理清了解题思路。经常对学生进行变式题组、对比练习的训练,他们就能形成习惯。长此以往,做一些容易混淆的练习,学生就会想到一些相关的练习,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

四、展示瑕疵品,让思维有“误”可导

企业生产中,一些产品难免会出现瑕疵,有些瑕疵品如果进行二次加工,就变为了正品,有的甚至成为精品。学生由于思维盲点形成的错题就好比瑕疵品,教师要及时发现和利用好这些学习材料,寻找学生形成思维盲点的原因,然后进行疏导,让错题变废为宝。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在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后,让学生在本子上简单画出或写出自己见过的轴对称图形。教师巡视时发现一个学生的本子上写的是“人”,教师把学生的错题拿到展台上,问:“这位同学举的例子是人,老师就是一个人,请问老师有长度吗?”“有。”学生大声地回答。“那有宽度和厚度吗?”教师边说边在身上比划宽度和厚度。学生见状,纷纷说:“有。”教师边指着板书上的两个字边说:“既然人有长度、宽度、厚度,那么人就是一个立体图形。请看板书,轴对称图形概念中的‘图形’指的是平面上表示出来的物体的形状,它只有长度和宽度,是没有厚度的,所以‘人’不能说是轴对称图形。”

又如,教学“平行与垂直”一课时,教师提问:“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平行,看一看,这两根小棒有什么关系?”教师巡视时发现有一个学生摆成图4的情况,于是先出示图3并提问:“同学们,这是××同学的作品,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图3 图4

生1:他把两根小棒都摆成和第三根小棒平行,所以这两根小棒互相平行。

师:谁还听明白了?

……

师(出示图4):这是×××同学的作品,这三根小棒是线段还是直线?

生:线段。

师:如果将这3根小棒看成直线,图4上的两条直线会怎样?

生:重合在一起。

师:重合后变成了几条直线?

生:一条直线。

师:一条直线能叫两条直线吗?

生:不能。

师:图4的小棒应怎样移一移符合题目要求?

……

上述教学中,学生没有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导致解题时出现了错误,出现思维盲点。如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师先出示正确的作品,再出示错误的作品,目的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平行线的概念,为修正图4埋下伏笔。摆出图4的学生没有理解平行线的内涵,因为平行线指的是两条线直线,直线可以无限延长,而图4摆成的两条直线无限延长后会重合成一条直线,不符合题目要求。又如,教学“平行与垂直”一课,学生没有弄清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范围,导致作业出现了“瑕疵”,教师没有避开,而是充分利用这些学习材料,和学生一起由“误”寻找出原因,最后进行反思、疏导,消除学生的思维盲点。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反思能力。

总之,数学课堂上学生出现思维盲点时,教师不应回避,而是巧用学习材料和适时运用方法,减少、消除学生的思维盲点,让他们的思维在广阔的数学海洋中遨游,不仅对知识理解透彻,而且能从多角度获取知识,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责编 杜 华)

上一篇:数学阅读打开学习视界 下一篇:呼唤数学学业质量绿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