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楷模 千古流芳

时间:2022-09-20 10:36:04

廉政与否,自古以来即是一个关系到百姓人心向背、社会安定繁荣、国家长治久安、政权生死存亡的根本性问题。在中国古代,历代都有一批忧国忧民、深明大义、忠廉清正的贤臣廉吏。他们深知,为官之道必须清正廉明,只有这样,才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持国家的安定繁荣,人民群众才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为此,他们不仅发表了许多发人深省的廉政名言和廉政诗文,提出了许多激励心志、精辟深刻的廉政思想和廉政主张,而且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对廉政躬亲实践,一生高风亮节,正气浩然,公正廉明,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令人感佩不已的动人事迹。历代贤臣廉吏受到广大人民群众世世代代的衷心敬仰和爱戴,名垂青史,流芳千古。他们清正廉明的高尚情怀和崇高风范,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给人以深刻的教益和启迪,为人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国历史上的廉政文化值得借鉴。历代贤臣廉吏清正廉明的高尚情怀和崇高风范,无疑是我们今天在加强廉政建设中应该加以认真学习借鉴的,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到丰富的精神营养。

清廉正直,“为民兴利”:汉代召信臣的崇高风范

召信臣是汉代最著名的廉吏之一,汉元帝时,历任零陵太守、南阳太守。史籍记载,他一生清廉正直,勤劳刻苦,关心民间疾苦,“好为民兴利”。召信臣从不摆什么官架子,在当南阳太守时,很少在衙门里呆着,经常出入田间地头“躬耕劝农”,还时常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忙碌时就在地里吃饭和休息。他总是用各种机会体会民间疾苦,尽力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通过深入调查,他发现南阳郡河流湍急,又挟带了大量泥沙,河流极易改道,于是带领大家因地制宜修堤筑坝,把河道固定下来,并且在两岸开沟凿渠,引水灌田。为了防止流沙淤塞河道,便于旱涝时调节水量,他又让人们在各条沟渠里都筑上了“水门”,并订立灌溉用水制度,使宝贵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溉田面积超过三万顷,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南阳当时有一大批秦灭韩后迁来的世家大族、豪民富户,这些人及其子女生活奢华浪费,不愿从事农业生产,热衷于经商牟利,还有一些当地官家富户,世世代代不从事农业生产,其子弟成天游手好闲。召信臣不畏权势,对游手好闲、横行乡里的官宦富豪子弟严加训斥,对那些破坏农业生产的人,按情节轻重依法制裁。南阳郡所辖的府县官吏,如不重视农业生产或放纵子女脱离农业生产劳动,他就撤他们的职,逐渐扭转了务商不务农的社会风气。当时,许多官宦富豪人家办理红白喜事,热衷于讲阔气、摆排场,大宴宾客,糜费无度。召信臣认为这是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便大力倡导节约俭朴之风。在召信臣的努力下,南阳大治,“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倍增,盗贼、狱讼衰止”,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增加,人民生活有较大提高,“民得其利,蓄积有余”。在当时全国官吏政绩考核中,召信臣被评为“治行第一”。召信臣去世后,为了表彰和纪念他的功德,人们在他家乡寿春设立了祠堂,还在南阳为他树立了牌坊,并尊称他为“召父”。

勤政清廉,“鞠躬尽瘁”:三国诸葛亮的崇高风范

在我国,诸葛亮不仅是智慧的化身,也是古代忠廉贤臣最杰出的代表。他所撰写的充满忠廉之情的代表作《出师表》,1800多年来,不知感动和教育了多少人,成为历代忠廉之臣效学的典范。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清楚地表达了诤言直谏、用贤任能、亲贤臣、远小人、刑赏公正、广开言路、不偏私情、“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夙夜忧叹”、勤政为民、赤心报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种种忠廉美德和崇高情怀,给人以深刻的教益。诸葛亮不仅是这样说的,一生也是这样做的。特别是刘备死后,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蜀国之事,事无巨细,每必亲躬。他5次亲率大军北伐曹魏。他严格要求子侄辈,亲派侄儿诸葛乔与诸将子弟一起,率兵转运军粮于深山险谷之中。马谡失街亭后,他引咎自责,上疏后主刘禅,“请自贬三等”,从此更兢兢业业、勤勉有加,“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四升”。长期的废寝忘食使他心力交瘁,积劳成疾,年仅54岁便英年早逝。他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诸葛亮一生不仅勤政为民,而且极其清廉。生前,他在给后主的一份奏章中主动申报了自己的财产:“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去世后,其家中情形确如奏章所言,可谓内无余帛,外无赢财。诸葛亮病危时,留下遗嘱,要求把他的遗体安葬在汉中定军山,丧葬力求节俭简朴,依山造坟,墓穴切不可求大,只要能容纳下一口棺木即可。入殓时,只着平时便服,不放任何陪葬品。这就是为国为民奉献一生的一代名相诸葛亮死后的最高要求,实令人感慨不已。

不畏权势,刚直廉明:唐代宋的崇高风范

宋在唐代武则天、睿宗、玄宗时三度为宰相。他为官一生,清正廉明,生活俭朴,知人善任,不徇私情,守法持正,刑赏公正,敢犯颜直谏,不惧奸邪,大义凛然,刚正不阿,无私无畏,一身浩气,深为世人所敬仰。在当御史时,他曾经不顾个人安危闯宫门,直言不讳地上奏章,弹劾备受武则天宠信、重用的奸佞之徒张易之、张昌宗和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敢于“忤”武则天之“龙鳞”,敢于踩专横跋扈的“二张”和武三思这些奸臣的“虎尾”。在武三思封地河北贝州任刺史时,暴雨成灾,百姓饥馁,而武三思不顾百姓死活派人向封户强征租税。为保护百姓,宋坚决抗拒交纳租税。在吏部尚书时,宋选拔、考核官员,不畏权贵,不徇私情。中宗时期,外戚和诸公主干预朝政,贪污成风,卖官鬻爵,只要出钱三十万,不论何人都给官做,当时人称为“斜封官”。这些斜封官大都是富豪商贾,他们不会理政,但搜括百姓却是心狠手辣。宋便和姚崇上疏睿宗,请求罢免“斜封官”,进忠良,退不肖,先后罢免“斜封官”数千人,震动朝野。宋非常亲民、恤民、爱民,犹如老百姓的父母。身为一方长官,他日常生活十分节俭,穿的衣服非常普通,从不讲究奢华。他清心寡欲,不贪不占,不搞排场,尽量简化各种行政事务,提高办事效率,方便老百姓。他言行端庄,作风正派,对下属要求严格。正因为如此,所以宋威望极高,“不怒而威,不言而信”,大家都十分敬服他。乃至在他生前,人们就给他立了《宋公遗爱碑》,来颂扬他刚正廉明的高尚情怀和崇高风范。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代范仲淹的崇高风范

范仲淹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闻名于世的宋代贤臣廉吏,其一生可赞可叹的清直廉洁、爱民勤民、刚正不阿的事迹不胜枚举。史籍记载,宋仁宗景元年(1034年)春夏之交,范仲淹回到故乡苏州出任知州,刚上任,就遇到了苏州地区连续暴雨,洪水泛滥。为了战胜水患,范仲淹作出了疏通白茆河等五河,疏导太湖水入海的治水决策,并亲临治水工地组织指挥,还亲自挖土抬筐,与民工一样一身汗一身泥。在范仲淹的带领下,经过苏州数万民众齐心协力的奋战,终于完成了这一规模浩大的水利工程。苏州虽被誉为天堂,但范仲淹在主政苏州时却过着“食不重肉,衣不重裘”,“妻子仅给衣食”的俭朴生活。而与此同时,他捐出自己的俸禄兴建府学,把苏州府学办得十分兴旺,时有“苏学天下为第一”的美称。范仲淹又设立了范氏义庄,接济贫困乡亲,还将范家的田地拿出来让无田的乡亲耕种。范仲淹为官极为清正,嫉恶如仇,刚正不阿,勇于诤谏直言,虽因此屡遭诬陷、迫害,三起三落,但他始终不改初衷,上奏《百官图》,对宰相吕夷简任人唯亲,大搞裙带关系,予以淋漓尽致的揭露。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他针对当时存在的种种弊端,与欧阳修等人一起领导发起了“庆历新政”。在十项改革主张中,除了加强农业生产、加强国防建设和减轻徭役外,把重点放在澄清吏治、扫除贪渎上。他明确提出,要“明黜陟”,无功不许升官;“精贡举”,用人要凭真才实学,严把用人关;“抑侥”,不得利用职权为子女谋私利;“推恩信”,加强对官吏的监察、考核等。这些主张突出地反映了范仲淹力求“政治清明”的为政之道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和崇高无私的品格。正因为如此,范仲淹在广大军民中享有极高的威望,“其为政所至,民多立祠画像”,死后为他修庙立碑。

“其清如水”,“至诚无欲”:宋代司马光的崇高风范

以聪颖机智“砸缸”救溺童、编纂《资治通鉴》闻名于世的北宋一代名臣司马光,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诗人、书法家,而且一生极其清廉正直。北宋初年宋太宗曾下令全国各地衙门刻立“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戒石铭》,但到司马光为官时已相隔近一个世纪,许多官员早已将太宗的训诫忘之脑后,吏治腐败日益严重。为此,司马光又重新刻《戒石铭》碑并立于衙署门口,以时时警策自己和下属官吏。司马光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一生也是这样做的。史籍记载,他为官为人“至正至清”、“至诚无欲”,极其清廉。他对金钱财物极为看轻,“于物澹无所好”,一生不贪不占,穿的衣服,盖的被子,“如陋巷之士”,家中“一室萧然”,几乎没有什么摆设,桌子茶几上堆放的都是图书。他一生在日用生活上极为节俭,以至于请范祖禹为他的文集作序时,他叮嘱范祖禹将序言写在他的手稿本末尾余下来的纸上。然而尽管他已“其清如水”,但仍“澄之不已”。司马光不仅自己极其俭朴,而且还严格要求儿子处处节俭,一生节俭。他专门给儿子司马康写了洋洋1200多字的节俭训示《训俭示康》,谆谆告诫儿子说:“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由于司马光从小就训诫儿子崇尚节俭,因此司马康长大后为官极为清廉。《宋史・司马康传》记载:“康字公休,幼端谨,不妄言笑,敏学过人,博通古书,以明经上第……历校书郎、著作佐郎兼侍讲。为人廉洁,口不言财。”

清廉刚正,铁面无私:宋代包拯的崇高风范

宋代名臣包拯,是中国古代清官最杰出的代表。他一生不论在哪儿做官、做什么官,始终廉明公正,不徇私情,不畏权势,铁面无私,一心为民,伸张正义,严明执法。史籍记载,他在家乡庐州(今安徽合肥)任知州时,坚决破除盘根错节的人情关系网,秉公办事,公正执法。他的舅舅仗势欺人,触犯法律,他毫不留情地据法处以极刑。在为官的数十年中,他不仅自己至清至廉,而且毫无畏惧地与贪官污吏作坚决斗争,先后对包括宰相宋庠、国丈张尧佐、封疆大吏王逵等在内的64名贪官进行了弹劾。正因为如此,百姓众称他为“包青天”。包公一生以身作则反腐倡廉,他刚做官时就写了一首明志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每到一处做官就将诗贴在或刻在自己府第壁上,以时时警策告诫自己。诗云:“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诗的意思是:清正廉洁、忠心为民是为官治国的根本,行事公正、刚毅直道是为人应有的品格。秀拔挺直的大树一定会成为栋梁之材,精良的好钢不应该用来做弯钩。要遵循先贤圣哲给我们留下的清正廉明、一心为民的遗训,使粮食堆满仓,田里没荒草,人民生活富足,这样才不会因为受到后人的耻笑唾骂而羞愧。在这首诗中,包公刚廉正直、无私无畏、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怀表露无遗。史籍记载,晚年包拯身患重病辞官回归故里,临终前他特地亲手抄下这首诗留给儿子包绶作遗嘱,并留下遗训:“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并让子孙将这一遗训“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其崇高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无私无畏,至清至廉:明代海瑞的崇高风范

海瑞是明中叶著名贤臣廉吏,以至清至廉、无私无畏、刚正不阿和敢于犯颜直谏而著称于世,史有“海青天”之誉。史籍记载,海瑞自幼家贫,在贤母教育下,养成了节俭朴素的美德,当了淳安知县后,生活十分节俭清廉,“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海瑞平时极少喝酒吃鱼、肉,在母亲70高寿时,至为孝顺的海瑞,破例拿出五钱银子交给家人置办一点酒菜。因海瑞平时爱民如子,百姓知道此事后为表心意便纷纷送来了鱼鲜山珍。海瑞回家后得知这一情况,立即拿出银子,交书办从速退还给了送鱼鲜山珍的渔夫山民。海瑞一生刚直不阿,嫉恶如仇,不畏权势,不阿谀奉迎权贵。大奸臣严嵩的爪牙都御史鄢懋卿视察巡行路过淳安,海瑞招待非常简单,还直言不讳地对鄢说:“淳安县太小,容纳不下都御史的马车。”鄢懋卿非常恼怒,暗中嘱咐巡盐御史袁淳奏劾海瑞,使本来已提升为嘉兴通判的海端又被贬为兴国州判官。海瑞虽一生屡遭诬谄、贬逐、逮捕下狱,乃至差一点被杀掉,但他始终毫无畏惧,不屈不挠地与腐恶势力作斗争。明世宗昏庸无道,一心想修道成仙,朝中上疏劝阻者或被杖杀,或被抓下狱,无一人再敢上奏言时政,那些督抚大臣们还争相呈献“祥瑞”上表庆贺。唯有海瑞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毅然挺身而出,向明世宗上了《治安疏》,严斥明世宗“一意玄修”,“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弛矣”,致使“天下吏贪将弱,民不聊生,水旱靡时,盗贼滋炽”。昏庸暴君明世宗勃然大怒,“遂逮瑞下诏狱”,定为死罪。幸好过了两个多月明世宗驾崩,海瑞这才得以免于一死。海瑞一生不仅无私无畏,刚正不阿,而且至清至廉,从不贪占一分一毫。他去世后,因其无子,佥都御史王用汲为他办理丧事,发现海瑞全部家产只有十多两银子和一顶葛布做的帏帐、一两只破旧竹箱和几件破衣服。可就在海瑞临死前三天,给他送来的俸银多了七钱,还被他退了回去。海瑞穷得连给自己下葬的钱都没有,最后还是由同僚们凑钱为他办了丧事。对海瑞的浩然正气和崇高风范,人民群众由衷敬佩。史籍记载,他去世后,“小民罢市”。在他的棺木用船运回家乡安葬时,“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绝”。

一代明君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伟大的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历史使人明智。”历代严以自律、清正廉明、勤政为民的贤臣廉吏,用他们的高尚情怀和崇高风范为我们树起了一面镜子。今天,在全党全国大力加强廉政建设之时,各级领导干部认真照一照这面镜子,大有裨益。难道在这些百世楷模面前,我们不应该追古思今,好好地想一想自己应该怎样做官为政吗?难道能让古人在冥冥之中嗤笑他们的不肖子孙吗?

(作者系江南大学教授)

上一篇:法治思维:领导干部治国理政的新要求 下一篇:国内学习绩效研究发展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