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科学的隐性知识挖掘与共享研究

时间:2022-09-20 10:14:05

基于行为科学的隐性知识挖掘与共享研究

[摘要]重点探讨隐性知识在行为科学的指导下,依托于个体的隐性知识在挖掘和共享方面的内在行为动因和外部刺激手段,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隐性知识挖掘和分享机制,设计隐性知识显性化和实现隐性知识的编码和分享模式,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隐性知识的价值。

[关键词]隐性知识 知识挖掘 知识共享 行为科学

[分类号]G203

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中显性知识只占10%,另外90%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蕴含了巨大财富,但隐性知识以非口语化、难以表达、难以编码的知识和经验、高度个人化的重要特点,隐藏在个体的头脑中。隐性知识不仅对于学习和知识积累过程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其在集体学习和组织知识创造过程中同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隐性知识还是支持组织革新的要素。采用行为学的原理,通过对外部环境变量的调节,调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因,促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个人隐性知识的共享和转移,是发挥个体的创造力和提升组织竞争力的源泉。

1、隐性知识的含义和研究背景

隐性知识是隐藏在个体大脑中的经验和信念,隐性知识是难以表现、难以通过语言表达进行沟通、难以让他人全面分享和共享的非编码型知识。隐性知识从技能和认识角度可划分为两类:①技能方面的隐性知识,指通过亲自学习并坚持练习才能掌握其中技巧的隐性知识,多为那些需要通过行为和操作才能表现,但语言和文字却难以表达的技能、技巧、经验和诀窍等;②认知和非智力因素构成的隐性知识,指通过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和表现出来的隐性知识,包括需要、动机、洞察力、直觉、感悟、价值观、信念、心智模式、意志、情感、自制力等。

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共享就是隐性知识载体转移的过程,个体通过隐性知识的外显,利用不同的传递方式和介质,让其他个体能够有效地习得和内化的过程。从隐性知识载体的转移目标来看,其转移方向有两个:①隐性知识载体从人的大脑转移到外在可固化的物质载体上,通过隐性知识挖掘,利用其编码实现其共享;②隐性知识的转移方向是其他个体,把隐性知识的载体从人的大脑转移到其他人的大脑中,是对不能编码但可以感受和领会的隐性知识实现共享的过程。从隐性知识的特性来看,隐性知识的共享途径主要是个体向个体之间的转化。

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共享对于组织知识创新和组织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但隐性知识内隐性及个体性特征,令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共享在主观和客观上都具有巨大的难度。隐性知识的研究最早是基于心理学、教育学领域开展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Reber在研究个体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现个体往往以内隐学习方式通过无意识来掌握概念规则。真正开始关注隐性知识个体特征的是日本管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他从“个体”与组织关系视角进行表述和研究,并深入探讨了隐性知识的构成。当前学者们关于隐性知识挖掘和共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隐性知识转移对象和性质、转移方式以及转移机理等方面,而针对隐性知识载体的个人因素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共享及隐性知识习得和外显的内在心理机制与行为规律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2、隐性知识转移的行为科学机制

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或人类集合体的行为,人的行为是由内在的心理机制和外在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从隐性知识的载体(个人角度)来看,隐性知识的输入习得、内化掌握和外显发挥作用三个阶段,都是人在自我意识主导下的主动自觉的个人行为,而人的行为发生往往都受当时外部环境、自我认知和自我意向等不同程度的影响。行为学家创始人华生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刺激一反应”的产物,“我们称之为本能的东西,大多是后天训练的结果——属于人类的习得行为(learned behavior)”。从个体的层次上考虑影响人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包括人的思维方法、归因过程、动机、个性、态度、情感、能力、价值观等方面,所有这些又与实际活动中的需要、兴趣、行为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种带有一定程度功利性的内在心理奖励。

隐性知识携带者和接受者的内在心理因素通过与外部环境的刺激因素互相作用,是影响隐性知识外显和习得内化的主导因素。隐性知识携带者,通过主观上对自身隐性知识的表达态度、意愿、时机和能力等内在心理机制,决定隐性知识外显效果;隐性知识的接收者内在的心理机制对隐性知识的习得和隐性知识挖掘共享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这些起决定作用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出于对所有权、优势地位等的考虑,对提供知识共享需要花费时间、精力与回报的权衡以及个体对隐性知识外显能力和接收能力等因素。

个体在隐性知识挖掘和共享的行为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强烈的多层次交织在一起的内在心理需要和动机,隐性知识的携带者通过外显的过程,希望获得认同感、尊重、友谊乃至自我价值实现;隐性知识的接受者则希望通过知识的习得行为完善自我成长的过程,存在获得群体的认同、尊重和友谊等心理需要和动机。隐性知识携带者和接受者通过共享隐性知识,达到精神共鸣和行为默契的境界。

另外,隐性知识携带者和接受者彼此互为构成个体外部环境的第一要素,隐性知识挖掘和共享的环境因素还包括极其广泛的因素,如机构、组织、团队、制度等。正向的组织机制和个体的情绪、态度、愿望等内在因素刺激和反馈,往往会促进隐性知识挖掘和共享的行为,提高隐性知识挖掘和共享的效果;反之,则抑制和影响其效果。

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共享的关键因素是以个体形式存在的人,个体提示隐性知识的载体,基于个体行为的认知因素、意向因素和环境因素,决定了隐性知识挖掘和共享的核心要素。基于此认识,组织机构在充分掌握行为科学的理论前提下,利用行为科学的规律和手段,把握和引导个体行为,才能真正突破隐性知识挖掘和共享的障碍,实现隐性知识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3、隐性知识挖掘和管理的行为学分析

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分享,需要全方位动用激发个体的隐性知识呈现手段,达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分享目的,以供编码、团队模仿和体验。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人类的学习活动受内部和外部两大类条件制约。内部条件是指以前习得的知识技能、动机和学习能力等;外部条件是指输入刺激的结构和形式,不同的学习类型和学习内容需要不同的外部条件。

3.1 动因强化

人的活动,就是满足某种需要,实现某种动机的活动。行为科学认为,人类的需要是以层次出现并呈阶梯形逐层上升的,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它就失去了对行为的激励作用,需要追求更高层次的满足才能成为激励其行为的驱动力。人的行为过程是一个由内在动机与需求出发,通过行为追求目标的周而复始,不断进行、不断升华的循环过程,人的行为同时受到外界推动力或吸引力的影响。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很难自然而然地实现,只有当人们意识和感受到贡献自己隐性知识所得,比知识囤积和隐藏起

上一篇:基于放射树的《中图法》可视化实现 下一篇:中国式网络团购的现状\问题\趋势